葉峻言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新城外國語學校 浙江寧波 315000)
隨著素質教育逐漸發展和成熟,小學教學逐漸進入新形勢,不再僅僅強調文化教育,更加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與之對應的,小學體育教學也不再是簡單地引導學生進行身體鍛煉,而是要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從多個方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學生成長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體育核心素養,簡單來說就是小學生在體育方面應當具備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不僅直接關系到他們的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更與他們的成長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對學生而言,他們應當具備的體育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體育情感與品格、運動能力與習慣、健康知識與行為三大部分,現代小學生必須實現這三方面的同步成長,才能形成正確的、科學的體育觀,掌握必要的體育健康知識和要點,同時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以強烈的體育情感和優秀的體育品格支持自身成長發展。與傳統體育教學目標相比,核心素養培養無疑更加關注學生的長期、綜合成長,這不但符合素質教育要求,也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成長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
在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依舊要從興趣著手,引導學生產生強烈的體育和運動興趣,促使學生主動進行體育學習和運動鍛煉,而非以課程需要強制他們被動接受,否則學生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并不愿意認真學習體育知識、鍛煉體育技能和感受體育內涵。而要有效提高學生興趣,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興趣激發,二是興趣維持。一方面,教師需要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課堂導入,盡可能地通過學生本就感興趣的內容引導學生將興趣轉移到體育學習和鍛煉上來;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增強體育教學互動性,讓學生在互動中感受更多樂趣的同時,確保學生能夠通過體育學習與鍛煉感受到成就感及自身綜合素養的提升,這將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正向循環心理,進而促使他們堅持進行體育學習和鍛煉。
健康知識和行為是體育教學的基礎所在,同時也是貫穿學生一生的重要體育素養。學生需要理解科學健身、運動傷病預防、安全防范知識等基礎的體育健康知識,這與他們的成長息息相關,是防止他們在體育鍛煉中受到傷害并維持科學健康觀念的基礎。與此同時,學生還應當理解體育鍛煉的健康行為,在運動前做充分的準備活動,這將有效改善運動效果并預防運動中受傷。但是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學重點往往直接放在體育運動能力方面,對健康知識和行為重視不夠,甚至是直接跳過,這對學生的健康體育有著不小威脅。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健康知識講授,同時做好相應的健康行為引導與示范,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科學的、標準的健康知識和行為要求進行體育鍛煉。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需要在籃球運動知識、技能、規則等內容的教學前做好健康教育,確保學生掌握籃球運動中的健康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在進行籃球運動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從而保障教學安全,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下不斷提高自身體育能力。
核心素養的培養不但要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還要求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傳統教學方法只注重前者,故而不再適用,需要積極創新。教師首先需要對核心素養培養下的運動能力與習慣培養進行科學認知,準確理解學生應當具備的運動能力,包含基本運動能力與專項運動能力兩項,前者是一些基本的走、跑、跳、投等,后者則是與特定體育項目有直接關系的能力,如足球運動中的傳準能力、運射能力乃至實戰比賽能力等。其次,教師需要根據基本運動能力與專項運動能力進行分別及整合訓練,既要通過分別訓練突出訓練重心,也要依靠整合訓練不斷提升學生綜合運動能力。
培養學生良好體育情感與品格也是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的重要任務,需要依靠激勵體系進行有效培養。首先,教師應當優化教學評價機制,將教學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重視過程評價,讓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評價感受自身成長。同時,教師還需要通過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強化學生參與感,提高評價結果客觀性,確保評價真實反映學生體育素養,讓學生能夠根據體育運動的情況及評價保持喜歡體育、熱愛體育的情感。
綜上可知,新形勢下小學體育教學必須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引導學生實現全方位成長及發展。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體育核心素養內涵,掌握學生具體情況,針對性地采取合理手段進行教學引導,高度重視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知識、能力及品格三大方面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在學生核心素養不斷提升的情況下,體育教學水平也將逐漸提升,從而探索出更加符合時代需求的高質量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