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 北京 100084)
鐵人三項運動,是綜合性運動競賽項目,奧運會的標準距離為游泳1500m、自行車40km、長跑10km。目前,我國的運動員還沒有爭奪奧運會獎牌的實力,為了不斷提高運動成績,少走彎路,科學的運動選材是必要的手段。
國外研究報告分析了1981年至2007年夏威夷鐵人隊優秀運動員的成績和表現,發現運動員成績出現循環的現象,并在近5年趨于平穩,這說明由于比賽數量增加和訓練手段的開發,競技成績提高的速度放緩。
根據國情,我國競技體育實行“舉國體制”,即國家管理型體制,由國家承辦體育項目。“舉國體制”決定了中國競技訓練的四級培訓體系(四級選材階段)。在我國的鐵人三項青少年運動選材中,一般以中、高級選材階段為主。
最初的選材是由山東省鐵人三項運動隊開始的。選材對象為長跑運動員,可是在實踐中發現,比賽中1500m的游泳,要求運動員具備良好的水感和優秀的柔韌性,尤其是肩關節和踝關節的柔韌性。因此,從田徑運動員中選拔,成績無法快速提升。后來,八一鐵人三項隊將選材對象改為游泳運動員,很快便取得成效,連續包攬全國鐵人三項最高級別賽事的前3名,因為這種選材模式,八一隊依舊占據著霸主地位。
因此,筆者認為應當以12~18歲青少年游泳運動員為選材對象。
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競技水平不能完全體現,因此,遺傳因素往往發揮主導作用。其中,多基因遺傳在人體運動能力的性狀中最為重要,另外,骨齡要與遺傳緊密聯系起來,一般依靠骨齡測試來預測身高。骨齡測試常用“G-P圖譜法”和較為準確的“TW3評分法”,通過骨齡測試,可以預測運動員的身高;同時運用“哈佛利米克”預測公式,即已知我國女子身高遺傳度為0.948,男子身高遺傳度為0.75。公式為“某女孩身高=(父親身高×0.948+母親身高)/2”。為了減小誤差,筆者將兩個方法結合使用。
整體來說,鐵人三項運動員身體形態與長跑運動員最為相似。由于黃種人身材比例的特點,我國優秀運動員相比較國外優秀運動員較矮壯。
2.2.1 身高
身高、體重同比例時,身高越高,身體的消耗越大。優秀的鐵人三項運動員中,男運動員身高在168~182cm,女運動員身高在162~172cm之間。
2.2.2 腿部比例
腿部長度是大轉子上緣最高點與足跟的垂直距離,小腿長度是從脛骨點至內踝點的垂直距離。小腿比例長的運動員更為出色,因為從長跑的技術結構看,主要以髖關節為軸心大腿前后擺動,小腿前送和向后折疊完成。長距離跑時小腿長有利于加大腿部前送的距離,較短的大腿會使前擺速度快且省力,主導大腿彎曲的肌肉群負荷會變小。
2.2.3 克托萊指數
克托萊指數是指每厘米的體重指數,即“體重× 1000/身高”。此數值可以反映出肌肉體積的重量,同時展現出運動員的結實程度。世界上優秀男子鐵人三項運動員平均指數為(386.42±22.99),我國優秀男運動員平均克托萊指數為(392.30±21.53),世界優秀女子鐵人三項運動員平均指數為(333.92±17.79),我國優秀女運動員數值為(353.67±17.90)。所以,在選材時青少年男運動員指數應該在340~400之間,而女子運動員在310~370之間。
2.3.1 力量
我國優秀的鐵人三項運動員相比較國外運動員的身材更為矮壯,需要青少年運動員具備一定的力量基礎。力量以臥推、深蹲、硬拉3項為主,配合小關節力量的測試,要選擇深蹲力量好的運動員以創造自行車成績,同時臥推和硬拉力量好可以創造較好的游泳成績。小關節的力量主要為了保持運動員的身體控制能力,預防傷病。
2.3.2 耐力
耐力水平是鐵人三項運動成績取得的關鍵,測試內容為3000m跑和1500m游。其成績和素質水平越高,潛力越大。同時要測試運動員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的比例,慢肌纖維收縮的潛伏期長,收縮速度慢,張力小,抗疲勞能力強。慢肌纖維比例大,耐力會更強,更適合進行鐵人三項的訓練。
2.3.3 柔韌
自行車項目中,運動員采用破風姿勢,上半身下壓接近水平位置,而提拉腳踏時大腿又接近腹部;同樣,在游泳和長跑時,也都需要通過肩關節、踝關節、髖關節等部位良好的柔韌性來提升運動表現。教練可以利用評估DNS動作測試運動員機能,DNS旨在掌握用最省力的方法完成最高效的動作,提升神經—肌肉運動表現,預防損傷。
2.4.1 安靜時心率
鐵人三項運動員的安靜時心率應該趨同于長距離項目運動員心率,應當低于60次/min,有些運動員可低至36~40次/min,這類運動員在生物學檢測中會呈現竇性心律過緩。安靜時心率低,心肌纖維粗,收縮力強,每搏輸出量大,有利于運動員在長距離比賽中心肌得到充分休息,減小負荷過大導致的疲勞度。
2.4.2 最大攝氧量
在目前有檢測記錄的運動員最大攝氧量中,前10名中有6位自行車運動員和1位長跑運動員。而這兩個項目恰恰就是鐵人三項運動最后的兩個相鄰項,所以VO2Max的數值對于鐵人三項選材意義重大。理論上講,最大攝氧量數值越大,體能越好,在比賽中的表現越佳。
2.4.3 血清睪酮與第二性征
血清睪酮是最主要的雄性激素,維持男性性功能及第二性征的重要激素,可以提升肌肉組織的強度,幫助運動后肌糖原的恢復。青少年男性運動員靜息血睪酮水平(± s,nmol/L),自12~17歲依次為:(0.79±1.3)(3.9±6.61)(6.81±5.95)(12.9±5.47)(19.9±6.45)(19.09±7.55),P<0.01;青少年女性運動員靜息血睪酮水平約為男性的十分之一。優秀女運動員經常表現出第二性征發育較不成熟,因為這類運動員雄性激素高,抑制了自身雌性激素的發展,擁有更強的肌肉組織,運動表現突出,選材時首先選擇靜息血睪酮水平高的青少年,對于女子青少年,可以參考第二性征發育情況。
鐵人三項運動員的培養,需要科學的選材及后天系統的訓練。目前,我國仍然缺乏對鐵人三項運動員選材體系的理論研究;運動員的選材制度不夠嚴謹,應當模仿田徑、體操等成熟優勢項目建立其競技體系的模型,嚴謹對待各項指標對青少年進行科學選材。運動員科學選材應被視為一個動態的過程,從遺傳角度入手,以科學訓練為手段,借鑒國外經驗,不斷實踐,探索出適合我國的選材體系,提高運動員成績,縮小與國際優秀運動員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