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國軍
(河南科技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洛陽 471003)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大眾對健身的重視度越來越高,國家也提出了“全民健身”的號召,同時也將健康中國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目前,我國學校體育設施資源的閑置與社會健身資源的緊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妥善緩解體育設施資源的矛盾,國家出臺了相關的意見和政策促進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的融合與互補,切實提升學校體育設施的利用效率,推動全民健身的高效開展,促進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結合現實情況來看,雖然國家關于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互補方面的整體政策導向是正確的,然而在具體實踐中支持力度較為欠缺,存在執行力不足等問題。很多學校對于自身體育設施和資源的利用極為局限,不能有效地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進行互補,即便是上級有要求,也只是做了表面文章,在實踐操作上缺乏動力和強制,不利于推動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的互補。不同地區教育水平存在差異,各個學校條件也大相徑庭,學校領導的觀念意識也不盡相同,各種因素導致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力度大有不同。由于缺乏明文規定和強制性規范,只能依靠相關部門發布的倡導或建議,由于缺乏權威性與強制力而導致執行效果一般,不利于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的融合與互補。
在促進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互補與融合過程中,首先應當保障校園秩序的穩定及安全,不能擾亂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與安全,現今大部分學校都進行封閉式管理。因此,學校體育設施的對外開放則會打破學校原來的規則,容易帶來安全隱患。這里既包括體育器材設施、校園環境等公共設施,還包括學生與教務人員的安全。如果社會人員在校園里運動過程中產生摩擦或爭執,必然會擾亂校園的秩序。一旦接納外來人員,校園的人流量變多,形形色色的人進入校園,容易制造更多的垃圾,對學校的管理及清潔等方面均會帶來不便。
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關于學校體育設施與外部健身資源互補缺乏強制力和執行力,很多“意見”和“規定”都停留在表面,缺乏硬性的規定和要求。政策和法規的缺失導致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難以高效推進。因此,國家和相關部門應當用嚴格的法律或政策對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融合與互補加以規范,考察實際情況制訂可行的方案,出臺相關管理辦法或政策規定來推動學校體育資源與社會體育資源的優勢互補,從制度、法律等層面形成強有力的約束和規范,從而有效促進學校體育設備的對外開放。與此同時,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應當協調一致、統一步伐、相互協助,有效防止相關部門各自為營、步伐不一致的混亂局面。
促進學校體育設施對社區的開放,應當成為相關部門未來的工作重點和目標。首先,需要增加對學校體育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給予更多的經費支持與扶助,促進場館的建設與基礎設施的完善。凝聚學校、社會與國家的力量,廣泛集資,增加融資渠道,形成多元化的管理體系。
正如前文所言,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的整合與互補在一定程度上給學校的管理工作帶來了麻煩,存在較多的隱患和問題。因此,學校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隱患的發生。科學制定校園體育資源對外開放的管理制度和規章,對外來人員進行嚴格的管控與規范,還可針對潛在的突發狀況和安全事故制訂相應的應急方案,完善校園巡視制度,與公安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取得當地公安部門的支持與幫助。除此之外,還應當增加安全防范舉措,安排專人負責學校體育場館、器材設備的維護、保養和修繕工作,保障學校體育設施的安全使用。在校門口、宣傳欄等地方投放外來人員健身運動的相關要求,可設置外來人員憑卡入內的要求,有效保障學校的秩序與安全。
綜上所述,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互補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相關部門應當綜合考慮多方面問題,積極探尋最佳方法來推動學校體育設施的高效利用,滿足社區群眾的健身需求。該文簡略地分析了學校體育設施與社區全民健身資源互補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對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及全民健身的高效開展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