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春城實驗小學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也使得德育的教育地位愈發凸顯。而體育教學作為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托,是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抓手。所以,在小學這一重要教育階段,廣大體育教師有必要立足于體育學科的育人優勢,圍繞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規律以及道德素質實情,將德育教育滲入到課堂教學之中,從而讓素質教育在體育課堂中落地生根,為小學生身心的健全發展保駕護航。
如今,在新課改旗幟下,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改革趨勢,而這也為體育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啟示,那就是要依托信息手段之便來提高德育滲透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只有在濃厚興趣的驅動下,才會以更熱情的姿態投身到體育運動和德育學習中來,進而獲得更多學習收益。而如果單純依靠以往言語式或說教式模式來滲透德育教育的話,顯然是無法取得好效果。所以,小學體育教師應當時刻把握趣味教學這一主線,將視角放在信息手段之上,依據教學內容,運用圖片、音頻、影像等方式來進行體育教學和德育滲透,從而以小學時熟悉且喜愛的方式來提升德育教育實效。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可將一些著名的足球實際案例引入到教學中來,并以此為契機開展德育教育。如教師首先可講述以下“放棄射門”這個故事并播放相應的影像片段,即“利物浦球星福勒為了防止對方門將受傷而放棄射門,并在裁判出現誤判獲得點球時,故意替丟點球”然后,教師可以學生一同討論一下福勒身上的品質,倡導學生要尊重他人和遵守體育道德。又如,教師可展示一段關于萊斯特城球星瓦爾迪的生涯視頻,讓學生在了解瓦爾迪不懈努力下,一路跨越多個級別聯賽并最終進入國家隊的故事同時,教導學生要時刻懷揣夢想和努力奮斗,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樹立他們正向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為了促進德育教育與體育課程的有機融合,教師要善于抓住德育的滲透時機,通過設置明確的課堂紀律,規范小學生的行為意識,培養他們遵守規則、尊敬師長的道德品質。例如,在組織學生練習三面轉體時,教師要在下達指令的同時,要關注并提醒動作不規范,并對多次犯錯的學生進行點名批評,讓這部分學生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對整個團隊造成了影響,督促他們嚴格約束自身,培養小學生的團隊精神。同時,教師要在其他體育訓練活動中滲透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與頑強拼搏等優秀品質。例如,在組織學生參加障礙跑活動時,部分膽小的學生始終不能迅速跨越障礙,這時教師要將障礙降低到學生可以接受的高度,通過逐漸提升高度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挑戰心理,讓他們在每次突破中收獲成功的喜悅。通過這種方式滲透德育理念,培養學生樂于拼搏的優秀品質。此外,教師要在體育活動與競賽中強調公平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例如,在測試班級學生田徑50 米跑速度時,教師可依據不同學生水平來劃分競賽小組,按照奔跑速度的快慢來劃分A、B、C 三個小組,設置追逐跑的競賽規則:A 組競賽成員要距離終點50 米遠,而B 組競賽成員的距離可控制在35 米外,最后的C 組同學可以距離B 組15 米。通過開展15 米距離追逐競賽,讓學生們在追趕中獲得快樂,有助于激發學生內在運動潛力,還能考驗他們能否在規則范圍內競賽,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圍繞成圈,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與反饋,并鼓勵學生間相互評價,激發他們的體育競爭心理。最后,教師可安排學生輪流歸還體育器材,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與責任心。
第一,樹立名人榜樣。小學生處于思維活躍的階段,他們更樂于通過模仿來學習知識與技巧。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體育領域的運動榜樣,通過宣傳體育名人鄧亞萍的成長經歷,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教師可在室內教學中借助多媒體來呈現中國奧運健兒頑強拼搏、積極進取所獲得的成就:如許海峰獲得中國在奧運會上第一枚金牌;被號稱為“鐵榔頭”的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多次摘得奧運會金牌獎項;劉翔在奧運會的田徑場上實現了中國的飛躍。通過呈現這樣奧運健兒的競賽視頻與訓練經歷,促使學生們向先進的體育榜樣學習,使得他們的道德情感受到感染,在潛移默化中錘煉他們的精神品質,提高他們的道德素養。第二,樹立同齡榜樣。在體育教學中,我們不但可以設置名人榜樣來助力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而且還可積極樹立同齡榜樣,讓小學生能夠著眼于周圍同學,學習他們身上的優良品質。具體來說,教師首先應當關注教學過程,并對于教學過程中在情感態度、積極程度、品質毅力等方面表現優異的學生加以表揚。例如,當某學生遵守規則、訓練認真或虛擬蘭表現較好時,教師一方面可對其進行言語表揚,倡導學生要以該同學的課堂表現為榜樣進行學習,另一方面也可讓該同學講述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并借此契機向學生實施規則意識、堅韌品質等方面的德育教育,從而激發其他學生內心的競爭及自我提升欲望,讓德育教育效果更上層樓。
基于以上闡述可得,德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滲透對小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與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價值意義。因此,教師要在思想上重視德育路徑的開發與探索,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與精神品質,增強他們的應變能力與適應能力。基于立德樹人培養理念,體育教師要依據學生學情,通過創設游戲競賽活動、融入賞識教育觀念、設置體育榜樣等方式,加強學生對道德理念的認知,培養他們良好的品質,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