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學院 林緒東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的更新換代非常快。二手車市場發展非常迅猛,201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 572.1萬輛和2 576.9萬輛。按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發展規律,成熟的汽車市場二手車交易量是新車的2倍~3倍,二手車交易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
為了滿足二手車鑒定與評估人才急劇增長的需要,應用型高校與汽車相關的專業基本都開設或新開設有二手車鑒定與評估課程,但與之相配套的應用型教材卻嚴重滯后。絕大部分都是傳統學術型教材,理論性很強,而配套的教學資源又很少,與當前培養應用型的人才理念相差甚遠。
立體化教材應滿足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需求,提供各種學習和教學資源,內容上包括相關案例、題庫、課件、教案等,形式上應包括主教材、輔導教材、教學網站、電子資料等。
從內容呈現方式看,立體化教材可以通過文字、插圖等靜態形式表現,也可以通過在紙質教材中嵌入二維碼的形式,把動畫、視頻等數字資源呈現于教材中。
立體化教材設計要根據不同學科、不同應用對象、不同應用環境來進行設計,以滿足多樣化、個性化、實用化的教與學的需求。同時,教材的各組成部分在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策略上要有機融合,互為補充,形成綜合的知識體系。
通過對機械工業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近5年出版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進行分析,筆者發現對于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的核心技術鑒定部分,大部分教材內容都是二手車靜態檢查、二手車動態檢查、二手車性能儀器檢查、事故車的判斷與檢查。這些教材還是傳統學科思維,大多是學科知識體系的濃縮和再現,教材的核心內容是各門學科中的基本知識結構,章節編排無新意、理論性強、黑白印刷、圖片少,內容沒有根據實際崗位需求知識來選取,吸引力不強,難以理解。教材缺少對實質教學方法的探討、教學設計、現代職業教育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在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大部分教材配套的都是PPT課件,有些甚至連PPT課件都沒有。配套的PPT課件質量差,只是教材上的文字搬到屏幕上,視覺效果差,吸引力不強,和當前的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嚴重脫節,根本談不上立體化教材,針對性不強,不能較好地滿足教學實際需求;不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過程,不利于師生互動;交互性、互動性不強,無法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
通過企業調研了解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的崗位能力需求,分析當前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中存在的問題,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重新編寫符合當前職業教育的紙質教材,制作教學課件、課程標準、實訓指導書、視頻庫及試題庫等教學資源,最后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整合成“互聯網+”創新立體化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具體的開發思路如下。
(1)企業調研與素材的收集。教材開發人員到合作企業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了解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崗位的能力要求、知識要求并收集相關的素材。
(2)對當前使用的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進行分析。根據企業調研得出的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對傳統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分析,找出不適合當前職業教育的內容,并制訂出教材的編寫大綱。
(3)解構和重構教材內容,編寫紙質教材。根據前面的分析及制訂的教材大綱,對二手車鑒定與評估的教材內容進行解構和重構,融入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教學策略、教學思想重新編寫教材。
(4)建設教學資源。編寫完紙質教材,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根據教材內容、企業實踐時收集的素材制作教學課件、視頻、實訓指導書、案例庫、試題庫等教學資源。
(5)整合成“互聯網+”創新立體化教材并上線。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把相關的資源整合成“互聯網+”創新立體化教材,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發布共享。
立體化教材包含紙質教材、微課、課件、題庫互聯網資源等,收集一手資料,根據崗位需求選取教學內容,融合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整合相關資源,是立體化教材開發的基本步驟。
(1)素材的收集。課題組成員利用暑假和平時空余時間到校企合作企業,一邊參加社會實踐,了解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崗位的知識需求,豐富實踐經驗,一邊收集教材編寫所需素材。比如事故鑒定中縱梁、A柱、B柱、C柱等事故圖片、視頻,泡水車痕跡圖片、視頻,調表車的痕跡圖片、視頻等,為教材的編寫做充足的準備。
(2)微課的制作。二手車鑒定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知識難點憑文字描述、圖片展示都無法解決,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對二手車的車漆、縫隙、縱梁、A柱、B柱、C柱、內飾、發動機室、行李箱、汽車底盤等進行檢查鑒定,同時進行視頻拍攝,剪輯制作成貫穿二手車鑒定、評估、收車、銷售全過程的微課視頻,為教學課件和紙質教材制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3)課件的制作。課件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課件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以二手車經營過程為教學設計路線,設計好業務洽談、事故車鑒定、泡水車鑒定、調表車鑒定、動態鑒定、價格評估、交易銷售為課件框架,利用收集到的圖片、案例材料及制作好的微課,制作成集聲、圖、動于一體的教學課件,具有較強視覺沖擊效果,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4)教材的編寫。把職業教育的教學思想、教學設計融入到教材編寫中,首先以崗位知識需求選取、組織教材內容。以二手車鑒定與評估過程設計編排教材內容,把采集到圖片、案例融入到相關的內容中去,編寫成一本融合文字描述和圖片展示的彩色印刷教材。對于文字和圖片都難以描述清楚的鑒定過程,通過嵌入二維碼,實現教學微課、教學視頻和動畫演示等數字化資源與紙質教材的關聯和互動,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并實現更佳的教學效果。
(5)微信公眾號教學資源上線。利用現在流行的微信公眾號平臺,以手機為工具,以互聯網為載體、自媒體快速傳播的特性,整合課件、微課視頻、案例、試題庫等資源建成二手車鑒定與評估微信公眾號教學平臺,供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以二手車經營中的事故車鑒定、泡水車鑒定、調表車鑒定、二手車收車銷售四個主流業務組織教材內容,與現代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融合,把復雜理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呈現,把復雜的鑒定項目進行分解,通過大量彩色圖片進行重難點展示及視頻解說,還配有微信公眾號資源,可以說是真正手把手教你鑒定評估二手車,這是教材的最大特色和創新。
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是汽車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二手車鑒定與評估教材的建設,應以“實踐應用”為導向,強調動手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打造“互聯網+”新形態教材,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為二手車鑒定人才的培養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