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職業學院 魏顯坤
2019年1月,《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以下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工作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1+X”證書制度將“學歷證書”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有機銜接,以職業技能標準為主線,深化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和評價模式的改革。
我院先后派出8名教師和2名企業兼職教師參加了中車行組織的的“1+X”證書產教融合職業技能提升方案培訓,他們都通過了培訓師和考評員認證,對于“1+X”證書制度的實施方案、課程設計、任務工單設計、考核工單設計等教學方法有了系統的認識。
我院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2019年下半年,我院分2個批次,組織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大三、大二共224名學生參加了“1+X”證書培訓與考證工作。
通過“1+X”證書制度的試點實施,檢驗了我院具備進行“1+X”證書的考試組織、場地準備、車輛設備、現場監控等條件要求。在認證培訓的過程中,團隊教師能力得到提升和鍛煉。“1+X”證書考試采用雙機位監控的嚴格考試,給全體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于我院的學風建設、專業內涵建設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高職院校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教師,很大一部分是剛畢業就直接走上講臺的,嚴重缺乏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踐經驗,教學過程多以理論講授為主,自身動手能力較弱,還不能滿足“1+X”證書制度職業能力的要求。
如果學生不進行“1+X”考證專項培訓,而直接參加“1+X”考證,考試通過率較低。我院“1+X”證書試點考證主要是利用晚上和周末等課外時間對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有些院校的課程教學內容與“1+X”證書職業能力標準存在嚴重脫節,課證不融通,學生學習完部分課程之后并不能直接參加“1+X”考證。
“1+X”考證相比以往其他類型的考證,考試過程更加規范、嚴格。但是考試試題難度與真實的職業崗位職業能力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考核題目與訓練內容基本一致,缺乏隨機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證的難度。
以職業需求和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以校企合作培養為途徑,將“1+X”證書制度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師隊伍建設等緊密結合,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探索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
高職教育教學改革,師資能力建設是核心。“1+X”證書制度的實施,對高職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支既懂理論又能實操,還要能夠進行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的師資團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雙師型”師資團隊是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的基礎,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證。通過掛職鍛煉、企業培訓、內部轉訓、集體備課、進修等方式提高專職教師的職業技能,聯合企業技術專家,組建一支專兼結合的專業核心教學團隊。
基于“1+X”職業能力標準,參照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開發教材、實訓工單、考核工單等教學資源,實現課證融通。學生完成相關模塊課程的學習,就可以具備考取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能力,不需要再進行專項強化訓練。課程資源的開發是教學改革的難點,也是教學改革的核心。
基于“1+X”職業能力標準,實施任務驅動的項目化教學改革,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使專業課程教學與職業標準更好地銜接。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手段,積極開展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相結合等教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