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霞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 山西晉中 030600)
運動解剖學是體育專業基礎課,其應用性較強,為學生后期運動人體學科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中涉及人體基本構成、運動系統、脈管系統、感覺器官等知識。隨著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開發及發展,目前在教育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促進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與多樣性的發展?,F在高校教學不僅重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理論講述為主要形式,先理論后實踐,兩者相分離,未能有效銜接。理實一體化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教師進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在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下實現教學目標,實現將理論知識講授與學生技能操作、能力養成有機結合在一起的目標,有效解決了學生理論與實踐無法銜接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1]。
運動解剖學屬于一門專業性較強的學科,在生活中實用性高,是人體解剖學的分支新型學科。但從當前教學實際來看,教學以教師理論講授為主,學生多被動聽講記錄,且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脫離,與目前高師院校培養實用型、技術型、創新型的高質量人員的目標不符[2]。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機結合了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將學生理論學與實踐技能、能力培養做到有效銜接,解決了當前教學中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不僅可提高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同時促進教學改革,實現培養高質量、體育實用性人才的目標。
根據《運動解剖學》教學大綱編寫教案及設計課程,創設教學情境,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可以通過實物、影像資料、實驗演示、案例等方式。例如,在學習運動系統章節內容時,以該章節教學目標為引導,促進學生掌握全身肌肉的名稱、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和伸展性的鍛煉手段。在實際教學中可以設計健身房的教學情境,從肌肉起點、終點、肌肉走向、肌肉收縮與關節運動的關系等方面進行講解,掌握肌肉的功能,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如何通過運動使肌肉力量、伸展性得到鍛煉,在教學情境的逐步推進下,最后實現學生運動解剖學理論知識學習與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3]。
課前引導學生自學,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課前提前布置學習任務,學生通過自學查詢資料,使學生能夠了解該節課的難點及重點,明確教學任務,如觀察內容、需解決的問題、實踐操作等。例如,消化系統學習,首先,教師將授課相關的視頻、PPT、習題等材料, 上傳至超星網絡教學平臺,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要求自主學習;其次,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實驗室觀摩人體組織模型,學生結合網絡教學和實踐操作掌握人體形態結構方面的知識。最后, 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討論, 反饋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對問題在課堂上統一解答。
在教學活動完成后,由學生自己對知識總結歸納。教師結合教學目標及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對教學知識點進行簡單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概念、重難點知識等。主要針對學生實踐中出現的分歧、出現的問題等予以引導,教師對其進行補充、分析并評價。學生在自我實踐操作及結果總結的過程中建立知識理論,教師再予以精講并總結知識點,特別是學生自我探索時所存在的問題之處,引導學生以實踐的方式進行論證。教師提出其他新的問題,以便于學生知識的遷移。課堂后為學生布置作業、體育實踐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引導學生建立知識架構,并在日后的體育鍛煉中融入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知識遷移及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在運動解剖學教學中,采取傳統教學方式,因教學理論知識較為復雜、繁瑣,課堂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實際掌握度不高,同時理論與實踐操作嚴重脫節,影響整體教學效果。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設置教學情境、任務驅動、翻轉課堂等多樣性教學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教學理論與實踐操作技能的結合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師生溝通。同時理實一體化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探索、小組協作能力,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促進知識吸收;另一方面使學生充分認識到運動解剖學在體育實踐中的積極意義,利用課堂知識解決體育實踐中的問題,從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識探索能力、小組協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知識遷移、實踐操作能力等方面鍛煉學生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3]。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可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與學生學習需求更為相符,增強教學效果;理實一體化教學與新課改教學需求更加相符,更加重視學生實踐操作技能及綜合素養的培養,在理論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大綱、教學內容,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滿足課程教學需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此外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助于實現教學相長,可顯著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其要求教師在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可以熟練應用各個運動項目,促進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活動、合理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環節、組織課堂,實現雙師型教師的轉變[4]。
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是實現體育專業運動解剖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推進的基礎,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不僅需要“理論評價+實踐評價”,教師可從對學生實踐活動觀察、小組合作探討、現場提問等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還需重視學生學習態度、情感、學習進步程度的評價,將運動解剖學理論知識、技能動作、學生綜合素養培養與學生自然生命有機融合,在課堂中突出學習與體驗,使其能充分體會到知識技能學習對人生命精神的重要意義,從而逐漸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參與轉變為主動鍛煉,從而培養終身體育鍛煉的能力,進而更好地滿足高校及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結合學校培養目標,根據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求,設置教學大綱與計劃,將理實一體化在教學目標及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理論講授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針對教學結果應制定相應的標準與檢測方法。同時優化教學策略,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手段,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可借助各種多媒體手段,實現教學模式的多樣性與創新性,可采取問題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其主動積極的探索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改變以往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實踐操作,實現“理論+實踐”的教學目標[5-6]。
學校可在國家優秀教材的基礎上,鼓勵教師進行教材自編,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體育專業特色,基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結合的基礎,對教材內容進行優化與重新組合。同時教學應從課堂、體育場中走出來,充分利用學校瑜伽室、健身房等教學場地及設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個體差異性,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時間,從硬件設施及教學環境資源等方面為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推進提供良好的基礎。
通過外部引進、內部加強培養教育等途徑建立一支高質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并通過各種方式促進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在教學中實現教學相長,重視雙師素質,促進傳統理論講授型教師逐漸轉變為雙師型教師,創新教學模式、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優化教學內容[7-8]。
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可借助多媒體、網絡、電子白板等平臺建立創新互動教學模式,增強教學交互性,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設定教學內容,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整合、加工并開展連通開放性的教學課堂,轉變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索,發現處理信息,打破了傳統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了學生實時、實地的學習,進一步增強師生互動的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從課堂延伸至課外。同時從教學效果來看,互動開展創新教學模式運動解剖學教學,明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師生互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了學生學習熱情,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探索、自主思考等綜合能力的發展提供了平臺。
運動解剖學是體育專業的基礎課程,在實踐教學中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及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各大高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及專業特點,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策略,從而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有助于提高整體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