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
(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遼寧錦州 121000)
體育系開設體育保健專修課的初衷是深化和拓展《體育保健學》課程的學習,實現“一專多能”的辦學理念。讓學生真正掌握自我保健和為他人保健的知識與技能,讓畢業生更好地適應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職務,以及健身教練、社會體育指導員和保健康復師等職務,擴大“低學歷”畢業生的就業途徑。
2000年,隨著我國取消國家分配師范院校畢業生的政策和高校的不斷擴招,處于高考錄取分數末端的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畢業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學生畢業后不能從事教師職業的人數越來越多。特別是近些年,有些地區,如錦州、大連等多個遼寧省內城市,招聘小學教師的學歷起點由過去的專科學歷升到本科及本科以上,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生沒有了報考市級城市小學教師的資格。只有縣級小學和特崗才聘用專科學歷的畢業生。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生的就業出路越來越窄。直接影響到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畢業生就業、創業難,引起學校有關領導和一些有責任心教師的深入思考。為了解決學生就業、創業難的問題,一方面,學校鼓勵幫助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努力學習,畢業后繼續升學,考取本科或研究生,以緩解就業壓力和將來滿足更多區域和更高層次的就業條件。另一方面,校方根據體育系學生所學的專業,開設相關培訓課程,考取就業需要的職業技能證書,如保健按摩師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證書、健身教練證書等,緩解、解決就業、創業難的問題。體育系增設了體育保健專修和定位選修課程,在這項教學創新過程中,得到了校長任明和主管教學副校長周彥良的鼎力支持,筆者曾經2次外出進修學習,不斷提升了教學創新的質量。
隨著科技的進步,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人們體力活動的減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入營養的過剩,生活不規律,節奏快,壓力大,身心長期處于過勞狀態,導致適應力、免疫力下降,一些中老年才得的疾病發病年齡呈現出年輕化趨勢。如高血壓、高血脂、頸椎病、腦血栓、糖尿病等,患者深受疾病之苦,人們的健康理念開始轉變,新興的各種保健職業隨勢而生,迅速普及,如足療店、按摩店、食療店和養生堂等。具有高水準的職業人才供不應求。該校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的內容包括理論和實踐。不論是從體育系開設的專業學科(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訓練學和運動心理學),還是學生本身的身體條件等方面,體育系學生在學習保健技能和運動康復技能等方面都占有很大優勢。
就業率決定招生率。畢業學生的就業走向與所學專業相脫軌,引起了辦學者的高度關注,適應市場需要,就可以解決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一些學校根據自己的辦學優勢,結合市場人才需求,進行了專業微調和創建。師專體育系的領導和老師十分重視學生的就業、創業問題,根據社會需要,及時向學生介紹體育專業畢業生在社會上的就業走向的變化。如做健身館的健身教練、做按摩師等。
1997年,錦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系開設保健專修課的初衷,是為了彌補在強化和拓展《體育保健學》中專業技能學習課時的不足。1999年后,國家取消了畢業分配工作的政策,教師崗位供大于求,很多學生畢業不能及時就業,從事非教師崗位的人數驟增,為了緩解、解決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加其它崗位就業的可能性,在專業學習上進行了大膽創新,并結合當時社會上卷起的保健浪潮,保健按摩和健身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一時良莠不齊,非常缺少擁有經過專業培訓由國家政府部門頒發的職業技能資格證書的專業人才。學校及時調整和增加了保健按摩師和健身教練等資格考試內容培訓。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后,由于家庭體育教育匱乏,學校體育教育不得法,社會全民健身缺少正確的理論引導,全面健身的質量不斷下滑,全民體質下降越來越嚴重,慢性病呈“井噴式”爆發,央視報道,2018年,我國慢性病患者已達3億人,而且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該校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已經為社會培訓了擁有自我保健和為他人保健技能的專門人才300多人。不僅緩解了部分體育生的就業壓力,也為保健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從開設保健專修課十多年以來,在實際教學中,筆者始終堅持體能與專業技能,技能與職業技能相結合,職業技能與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獲取職業資格證書與就業、創業相結合的辦學理念,并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通過傳授基本專業技能,不僅學生的體質和身體素質提高了,而且“術科”成績也明顯提高。在保健職業技能方面,通過課上學練、糾正、提高,課下實踐練習,一些學生達到了可以從事保健專業職業的技能水平。并考取了國家認證的職業保健按摩師證書,先后已有幾十人從事了與保健按摩行業有關的職業,如健身教練、足療師、按摩師等。
大學生在學校就能受到就業的資格培訓是當前高校提高就業率普遍采用的模式,該校體育系如何幫助學生找到一個就業的鍥入點,為學生搭建一個在學校通過訓練,并且獲得從業資格的平臺,是筆者一直以來苦苦探索的重要難題。
近年來,筆者在教學中,直接選用國家職業考試教材,采用了“精講多練、示范操作規范、課上課下互學互練”的教學模式。2011年六月又有26人獲得國家中級保健按摩師資格證書,而且有3人由于拿到按摩師資格證書,現已經從事保健按摩這項職業。經后續的課程培訓,又有20多人考取了中級保健按摩師證書,有幾人自己創業,開了按摩館。
保健專修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對身體的保健知識和保健技能的學習。為了讓學生學習本門課程后,能夠達到國家中級按摩師的標準,筆者采用了國家《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保健按摩師(第2版)(基礎知識)《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保健按摩師第2版》(初級、中級、高級)》教材來進行教學。在原來教學的基礎上,提高了教學標準,強化了動手能力的實踐教學。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直觀教學,通過認真備課,精講教學內容,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實踐操作時,筆者示范規范,分解動作要領,讓學生體會操作程序,找準穴位,并介紹了黃帝內經、中醫基礎理論等相關知識,讓學生全面了解專業和與專業相關的學科。
全面發展身體的各種機能,是人體保健的關鍵。但由于人體機能各有不同,保健方法因人而異。學會終身體育理論和方法,養成科學、平衡的生活習慣,以確保身體的健康。保健專修學習有兩個目的,一是自己保健,二是幫助別人保健。掌握保健專業技能,才能幫助別人保健;學會終身體育理論和方法,養成科學生活習慣,才能使自己有健康的身體。用筆者自創的《108訓練法》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的健身習慣;用《108訓練法》中的考核標準,讓學生自己在訓練中檢查訓練效果;用每日3min背誦(《千字文》等),提高學生的記憶力,使學生的體力和腦力同時提高、全面發展。有的學生畢業后已經堅持3年多了,反饋效果不錯。
針對現在的學生,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筆者主要采用了演示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學生小組合作教學法。這些方法深受學生喜歡,教學效果較好。
按摩技能無止境,雖然筆者教授按摩實踐已有20多年,但在教學中,筆者都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對每個教學動作,力求做到講解清楚、示范準確,對于較難的操作,筆者盡力讓每一位學生都來體驗筆者的按摩示范,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按摩是一項技能,因此,需要經常練習才能保持和提高,技能熟練了才能較好地應用。課下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題,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很快進步。
熟練掌握一項技能,一要靠興趣,二要反復實踐、保持經常。按摩操作必須二人合作才能進行,提倡學生互學互練,熟練技能,掌握按摩要領。反復實踐需要時間,筆者讓學生課后結成學習合作伙伴,回到寢室互相練習,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筆者及時評價反饋信息,表揚實踐操作好的學生,讓他們互為小先生,互教互練,盡快達到能獨立應用的水平。
到目前為止,已有60多名學生獲得國家社會勞動保障部認證的中級保健按摩師職業資格證書,其中20余人從事保健按摩或與之相關的職業。學生只要考取證書,隨時可以就業,因為這個行業就業率很高。
目前看,保健按摩這個行業的市場供不應求,特別是技術熟練的年輕女性,有“證書”就可以就業,收入也很可觀。但是,隨著市場的規范化和職業化,必定會對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提出更嚴格的規范化要求,因此,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就必須不斷總結辦學經驗。在教材選擇上,還要跟上行業發展的步伐。由于學習保健按摩的實用價值很多,尤其還能緩解就業難的壓力,因此,將保健專修課與獲取保健按摩師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這一創新是很有前途,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