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賓 寧夏中衛市海原縣紅羊鄉人民政府
自國家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發展理念以來,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成為其中首要解決任務,農村飲水安全能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解決人民吃水難的問題,進而提高人民生活質量。農村飲水安全對群眾生活有著重大影響,而當前農村飲水安全還存在許多問題,基于此,相關人員要注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針對當前出現的不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嚴格管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貫徹落實國家相關政策,保障人民用水安全。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在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中起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主要源泉,人類活動離不開水的支持。農村飲水一直是國家高度重視的問題,只有不斷提升農村飲水安全,才能保障人民的身體安全和健康,為解決農村飲水問題,首要解決的是水源尋找。在實際工作中,相關人員要對當地常年降水量、供水難度等進行分析,科學合理的尋找水質符合相關標準的水源,并采用完整的設施設備對水源進行開發,保證水源供水的持續性。與此同時,對水源進行建設時遵循超前性原則,建設時不要被當前形勢所局限,滿足人民正常用水的同時放長眼光看到農村未來發展建設,以便后期飲水安全管理維護工作的進行[2]。
農村飲水工程是繼水源之后重要保障人民用水安全的一大問題,在對農村飲水安全建設工程實施之前,為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相關負責人員要選擇實力、信譽較好的施工團隊。項目施工前相關建設人員要對水源區域進行整體規劃,根據水源所在位置對水源地要進行精心打造設計,設計出具體規劃圖,便于后期進行施工。項目施工過程中要注重水源周圍污染問題,對水源進行加固建設的同時向水源周圍居民進行水源污染宣講,嚴格禁止任何污染水源問題發生,保證人民用水安全。
水質是影響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飲水工程建設完成之后,相關人員要通過專業的水質檢測儀器對水質進行檢測,保證水質安全,若水質不符合相關標準,相關人員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水質進行調整,保證水質符合相關標準,避免因水質產生的不良問題。
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是在農村飲水問題已得到系列解決的基礎上進行的,此階段是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進一步監督與完善,因此,在這段工作上出現了一些典型特征,分別為以下幾點:
農村飲水安全的鞏固提升工作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一般情況下需要對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以這個角度為核心制定鞏固工作方案,這些都促使鞏固工作周期的延長,在對飲水安全進行鞏固提升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方案進行。
由于農村經濟發展的限制,現階段農村飲水問題只考慮到人民用水需求量,忽視農村飲水安全未來發展,因此,在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中相關人員要結合農村飲水工作現狀,對鞏固工作計劃進行完善調整,保障農村飲水安全。
隨著新農村建設政策的提出,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不斷深入,農村飲水管理工作逐漸受到重視,對管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農村多處于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的地方,為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帶來挑戰[5]。
鞏固提升工作在原有飲水安全基礎上擴大了管理范圍,對農村飲水安全有著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大量財力、人力、物力的投入,才能順利落實工作內容。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類生存的環境受到嚴重污染,而環境的污染會對水源水質產生巨大影響。盡管國家對飲用水水質制定了相關標準,但這只能在城市得到落實,農村飲水因缺乏專業水質檢測設備與技術,無法對供水水質進行檢測,對飲水的安全還只能依靠水源環境的安全。當前許多農村水源水質不達標,人民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加上農村居民思想陳舊,沒有用水安全意識,再者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也直接影響人民用水安全,對農村居民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很大的威脅。
當前工業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加劇了水污染問題的發生。盡管國家在大力改善水污染問題,對相關工業提出嚴格標準,但卻對湖泊、河流等污染問題進行根治。在部分農村地區還有大量工廠的聚集,對工業廢水、廢渣不經過任何處理就隨處排放,嚴重污染農村水源,另外部分農村地區大力開展養殖業,但對養殖業的廢物排出關注較少,加劇水的污染。除此之外,大部分農村居民以農作物為主要經濟來源,農業規模大,使用大量化肥和農藥提高農作物產量,而這些都嚴重污染農村水源的水質。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道管材建設不規范,其中體現在建設材料的不規范選擇上,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中管道材料的選取多采用PVC管,這些管道材料對環境的抗壓性較弱,而飲水問題是一個周期性較長的過程,長時間的損耗會破壞管道,致使管道破損,影響農村居民用水的同時增加管道維護工作難度。與此同時,許多農村由于水源地理位置的問題導致管道不能按照相關標準進行鋪設,一旦管道出現故障,修理人員就不能及時找到故障之處,居民持續性用水得不到保障[4]。
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的正常進行離不開水源供水的正常進行,為保障農村水源供水的連續性,相關人員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初期要對所尋找的水源進行詳細評估,確保水源水量能滿足農村居民飲水需求。與此同時,不斷對水源進行合理開發,鼓勵居民節約用水,對水進行合理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當前農村由于各方面發展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村飲用水水源質量的檢測得不到重要保障。許多農村飲水質量不符合相關水質標準,對居民身體健康產生威脅,因此,相關管理人員要加大水質檢測建設,重視水質安全,設置專門檢測團隊定期對農村飲水進行檢測,采取有效措施對水源水質進行調整,確保居民飲水的質量。
農村居民飲水安全需要農村居民的相互配合,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開展中,為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和避免水資源浪費、水污染等問題出現,相關人員要根據農村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用水規章制度,居民的用水要嚴格按照相關條例進行。同時,利用現代化建設設施對農村水源進行建設,保證水源施工的安全以及水源建設的高質量完成。
相對城市飲水建設而言農村飲水安全建設更為復雜,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要以農村水源地理位置為依托,根據農村居民居住位置和用水需求選擇適宜的建設規模進行建設,以最佳方法解決農村居民用水問題。相關管理人員還應在長期管理工作中發現管理工作的不足,并認真分析問題出現原因,尋求創新方法解決存在問題,以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進行。
完善的管理責任制度能促進飲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農村居民用水安全。因此,農村飲水安全管理部門要結合當地水利部門相關政策要求,對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進完善調整,嚴格貫徹三項制度要求,提高對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視,對相關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把管理責任落實到每個管理人員身上,改善管理人員工作態度。
完善管理流程的構建能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開展,相關機構與人員要充分認識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對鞏固提升農村飲水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對飲水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的完善要理論聯系實際,統一整理各區域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模式,完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各管理環節,合理分配管理人員與技術,讓管理工作可視化,高效化[1]。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管理需要各方面人員的共同配合,其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支持,還需要機構人員與農村居民管理意識的加強。因此,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開展初期,相關人員要對農村居民用水安全進行宣傳,讓群眾了解用水安全的保護措施,提高居民飲水安全管理意識,讓每個居民都參與飲水安全的管理工作,達到人人監管的效果。同時,在農村飲水工程實施過程中,項目人員要重視施工安全管理問題,對施工環節進行精細分析,在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開展施工安全講座,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
相關部門要提高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意識,做好管理工作。農村飲水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要結合當地飲水工程實際建設情況來進行,主動挖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不斷完善農村飲水安全管理機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對相關管理人員開展定期培訓,精細劃分管理人員工作內容,確保管理各環節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采用崗位責任制,各管理環節工作人員的工作要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對工作中出現失誤的人員采取相應懲罰,以確保農村飲水工程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明確的產權歸屬能促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良性進行,因此,在飲水安全項目開展前相關機構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明確指出工程產權的主體,將產權分管制度落到實處。明確工程項目建設方和地方政府的建設內容,確保兩方面工作的正常開展,保證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按期完工。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所需資金主要是財政撥款和群眾酬勞為主要的投資方式,因此當地政府要重視資金的籌措,在資金籌措的過程中政府要大力發揮其職能作用,鼓勵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參與到工程建設中,吸引一大批高科技人員和高水平的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到工程的建設和管理中來。在對飲水水源水質保護方面,更要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通過專門的檢測設備,對排放的污水加強檢測力度,從而提高農村飲水的水質質量。另外,各地要大力發展創新科技,通過先進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提高農村飲水安全的信息化水平[3]。
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是農村民生問題的重中之重。本文通過對農村飲水安全意義進行簡單闡述,并對當前農村飲水安全和管理現狀分析可知,當前農村飲水安全中還存在水源水質不達標、水污染嚴重、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不規范等問題。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要重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村居民用水管理意識,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