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玖林 南京市玄武區特殊教育學校
快速跑中快速力量主要依靠的是肌肉的力量,因此在快速跑訓練中,肌肉的訓練應作為整體訓練之中的第一步。此外,快速跑訓練需要的是學生爆發力的提升,而沒有經過專門訓練的學生,往往比較缺乏這種爆發力。因此,在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根據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特點,制定不同的快速跑訓練方案,堅持做到因材施教。再者,教師還要帶領學生利用一周固定安排訓練時間進行力量性的訓練,來提升肌肉力量。最后,在進行基礎力量提升的同時做好快速力量的跨越,掌握快速跑訓練的技術動作以及訓練方法,實現其短跑能力的不斷提升。以下是關于快速跑訓練方式方法以及注意點的探究。
在進行快速力量提升的過程中,重點需要提升的是學生的肌肉力量。而肌肉力量的訓練則可以通過小杠鈴、障礙跑、負重跑等各種方式開展。教師在快速力量的教學中可以采用這一系列形式為學生進階肌肉力量做準備。通過小杠鈴等形式的訓練設置,學生能更加迅速地領悟快速跑教學中力量提升的感覺,從而促使自己的肌肉力量提升。
例如,在利用小杠鈴進行訓練的時候,學生的手部肌肉和腿部肌肉往往需要承受較大的壓力。正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因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肌肉訓練往往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而當學生的肌肉力量達到一定水平時,學生的快速力量也能夠有所提升。再者,肌肉力量的訓練還可以通過其他跑的方式進行,可如下坡跑、牽引跑、負重跑等。在進行下坡跑活動的時候,一開始,學生往往會出現跑步“剎不住車”的情況,這是因為學生腿部肌肉力量不足,抓地力不夠。而在長期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只有通過反復刻苦的訓練,這樣才能把握技術的要領,從而達到訓練肌肉力量的目的。而在牽引跑或負重跑的過程中,學生的奔跑會受到阻礙。在這樣的訓練情況下,學生承受的壓力較大,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的肌肉鍛煉具有良好的刺激效果,能有效促進學生腿部快速力量的提升。
因此,在進行快速力量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把眼光放在肌肉力量的提升上,以肌肉力量的提升促進快速力量的提升,提升小學生在短跑中的爆發能力,最終達到快速跑訓練的教學目的。
在進行快速跑訓練的過程,尤其是在肌肉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能會更加注重下肢的肌肉力量的訓練,而不注重上肢的肌肉力量的訓練;或者是過分注重訓練的力量程度,而不注重技巧上的訓練,從而出現訓練失誤等等。而針對以上幾點誤區,教師則可以從觀念上的更新進行改進,充分認識到“力氣大的不一定跑得快”這一觀念,在真正做好快速跑訓練的基礎上,設置快速力量的訓練與技巧教學的統一。
例如,在進行跑步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訓練觀察,做好訓練記錄,然后在了解了學生能夠接受的訓練強度之后,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在不斷更新的思想觀念中尋找新的教學方法,從而讓小學生在快速力量不斷提升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快速跑訓練的方法,實現快速跑能力的迅速提升。
髖軸擺動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跑步步幅的增長。尤其是在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步幅的增大往往也能夠增加快速跑的速度,隨之實現快速跑能力的提升。但是,在業余的短跑訓練過程中,關注到髖軸訓練的教練非常少見。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點是因為教師對髖軸訓練的認識不足,導致在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只會對肌肉力量進行訓練,而其他基礎力量方面的訓練明顯比重較小,最終導致力量教學上出現失誤。第二點則是技術動作訓練的脫節。學生步幅的大小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否掌握好教學訓練的方法。在實際教學訓練中,想讓學生的步幅逐漸增大,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時間的反復訓練的過程,需要學生堅持不懈的練習和教師耐心地指導,如此,才能在訓練“量”的不斷增長中實現訓練“質”的提升。
例如,在進行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后蹬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給學生的一個快速跑的力量。但事實上,這一方法并不是適用于所有學生的。學生只有在髖軸訓練過程中,配合其他內容的訓練方式進行專項訓練,才能克服這一方法使用對象的局限性。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力量準備,通過仰臥起坐拉伸腿部和腰部的力量,或者是通過仰臥舉腿,來做好快速跑訓練前的熱身,再通過2-3組的原地或行進間的小步跑、高抬腿練習來提升學生肌肉的快速反應能力,實現在這一訓練中的跑步頻率的提升。此外,也可以通過負重擺臂促進學生的上肢肌肉的增大,再配合髖軸擺動訓練,讓學生能夠具備足夠的力量支撐接下來的強度訓練。
髖軸訓練雖然只是訓練的一個部分,但其主要針對的是學生快速跑步幅與頻率的調整,也就是所謂的專項力量的提升,對學生提升快速跑有著不可忽視的推進作用。在這一過程中,身為教師,要積極地尋找各種方法,研究髖軸擺動的訓練,再把獲得的經驗反饋到教學中去。
在進行快速跑訓練中,體育教師還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時間方面和強度方面的規劃,讓學生在合理的強度、合適的時間以高效的練習下完成相關任務。在此期間,教師首先要注重學生的技術動作質量。在快速跑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的動作出現失誤,教師必須調整課的進度,為學生答疑解惑,從而降低學生對這一系列動作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在一天到兩天的時間內消化知識點。第二,如果在執行訓練計劃的過程中,發現幾天的訓練效果都沒有任何進展的情況,教師則可以考慮轉換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手段。在這樣不斷調整、創新的教學手段中,學生的熱情度以及參與度都能獲得一定的提升。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合理的學習訓練過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對課堂內容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并吸收在自己的腦海里,形成一個固有認知。最后在進行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注重訓練氣氛的營造,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快速跑訓練,避開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從外部環境的改變中提升學生快速跑的訓練效率,能在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同時,促進快速跑訓練的高效進行。
總而言之,在進行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快速力量的提升是首要的一步。而接下來需要做到的是避開教學誤區,進行髖軸擺動訓練,促進跑步步幅的增長。最后,教師還應合理安排訓練時間以及訓練強度,在保證學生健康的前提下進行快速跑訓練,讓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得到保障。此外,在進行快速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注意學生的全面化發展,單純強調學生肌肉力量的增長以及基礎力量的增長都是不可取的,應該在基礎力量增長的同時注重技術動作訓練的提升,在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開展專項教學內容,從而達到快速跑訓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