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聲
體育教學是高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結合高職院校的職業特點,合理安排體育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由于體育運動其自身所帶有著特殊性,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稍不注意就會發生安全問題。近年來,體育教學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所關注的焦點問題,這就需要學校領導和體育教師必須對體育教學安全問題予以重視,建立體育教學安全預警和應急處理機制,加強對學生的體育安全知識教育,減少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學生的身體安全。
在高職院校體育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其是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等教學要素的主要安排者,因此,體育教師與體育教學活安全有著緊密的關系,換一句話說,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安全情況負有主要的責任。但是,在實際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有一些體育教師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從而導致了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的頻發,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體育教師自身態度不端正,漫不經心,責任感不強,缺乏愛心,沒有對學生的安全放在首位。一些體育教師認為學生已經是成年人,懂得保護自己,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往往正是體育教師這種漠不關心的態度,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事故才有可能發生;其次,體育教師綜合業務能力不過關。沒有安全保護的儲備,在體育教學活動之前,沒有下意識地對體育教學器材進行全方位的檢查,對學生的身體狀況能否依靠體育教學器材輔助判斷不足;最后,體育教師缺乏安全事故的預見能力。對一些不可抗力的影響因素,比如地震和火山爆發等,體育教師預見能力有限。但一些可預見發生的因素,體育教師應該擁有較強的判斷力。一些體育教師缺乏對潛在安全因素的預見能力,沒有將體育教學安全放在首位,因此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是體育教學活動最基礎的保障和常用的輔助教學手段,往往其也是造成體育教學活動安全的最大因素。一些高職院校體育經費有限,遂在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上花費較少,為了購買較多的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滿足日常的體育教學需要,高校采購人員常常購買一些質量較差的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這些器材和設備用時較短,長年累月地使用,極容易出現損壞或老化的情況,為體育教學安全埋下隱患,容易對學生身體安全造成威脅。另外購買后的體育教學基礎設施缺乏定期的保養和維護,對潛在出現的問題缺乏足夠的重視,安全檢查機制并未建立,一些體育教學基礎設施整日在外面風吹日曬,腐蝕生銹,沒有進行明確的標識和及時修理,往往會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發生意外。比如,體育運動場地或操場地面出現損壞、不平整、跑道太滑、沙坑太硬、單雙杠生銹和籃球架不固定等等,這些都對學生的身體安全造成傷害。
高校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的體育
教學管理出現了問題,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安全機制確保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相反,高校上層領導不重視體育教學安全,規范化的安全機制并未建立,對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的預警不足,乃至安全事故發生后,處理不當,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首先,高校體育教學安全機制尚未建立,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對體育教學安全管理的足夠重視,體育課堂教學、安全規章制度及應急處理,都缺乏政策和綱要的指引,相關文件雖然頒布,但沒有很好地執行,政策或安全制度成為擺設,單純地成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的產物。另外,由于學校領導缺乏對體育教學安全的重視,學校各級職能部門沒有對體育教學安全進行廣泛且大力度地宣傳,宣傳手段和形式較為單一,內容不豐富,只張貼海報,沒有大力度地進行宣傳,這導致了上到學校高層領導,下到體育教師和學生,都缺乏體育教學安全意識,久而久之,而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安全問題的一個隱患。
體育課常常在戶外進行,體育運動本身具有強烈的運動性。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活動的掌控者,若不能將安全意識放在首位,學生身體安全則面臨著危險。從另一角度來說,體育教師自身安全意識決定了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安全措施保障地安排,為了使體育教學活動順利地開展,必須切實提高體育教師安全教學意識。首先,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而設定,合理恰當,不應超越學生身體所能承受的范圍。動作示范要準確,指導學生正確地練習體育運動相關技術動作,明確禁止做一些沒學過或高難度的動作,防患未然。加強對體育課堂組織紀律的管理,不允許出現相互追逐打鬧情況,防止學生受傷;其次,體育教師要細致觀察學生的運動行為,對學生的身狀況保持時刻地注意,當發現學生的身體快出現問題,應停止學生的體育運動行為,進行休息,嚴重者,立即送到醫務室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保證學生的身體安全;最后,在體育課教學活動之前,體育教師應對體育教學器材進行詳細地檢查,對出現損壞的教學器材或設備進行報修,排除安全隱患之后,再進行體育教學活動。合理擺放體育教學設備,提醒學生擺放的位置及安全注意事項,避免學生誤撞。
質量合格的體育教學用品是體育教學安全的有力保障,其不僅能使學生又好又快地完成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術動作,而且也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為了切實保障學生的身體安全,學校在購買體育教學器材或設備時,一定要把握好質量關,堅決摒棄不合格或殘次的體育教學用品,防止偽劣產品進入校園,并建立體育教學用品購買負責者,誰購買,出了事,誰負責,學校領導要予以監督,這是對學生身體安全負責。采購體育教學用品之后,學校的設備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定期對體育教學用品進行保養和維護,一經發現體育教學用品出現問題,必須向學校領導匯報相關情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及時解決。體育教師也應對體育教學用品定期進行安全的檢查,有安全隱患的體育教學器材或設備要及時修理或淘汰,建立體育教學用品維修與保養制度,防止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出現安全事故。同時,對體育教學用品的使用應科學合理,延長體育教學用品的使用期限,不應置正確使用方法和步驟不顧,肆意破壞體育教學用品。
學校體育教學管理不僅對日常的體育教學、考試或體測等方面進行安排,而且還應對體育教學安全管理制定相關制度。科學系統規范的體育教學安全管理制度能夠有效地防范體育教學中安全事故的發生,便于體育教學安全管理,提高學生安全意識,保證高校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首先,學校領導應樹立體育教學安全意識,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參考體育教學部門工作人員的建議,聯合學校其他各級職能部門,建立一套完整的體育教學安全管理制度使學校體育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定期對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進行安全排查,保障體育教師和學生在體育教學活動的身體安全。建立體育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不定期地進行演練,當遇到突發體育事故時,做到冷靜處理,將安全事故后果降到最小;其次,大力提高體育教學安全宣傳力度。學校應定期開展體育教學安全宣傳相關活動,利用學校的廣播、海報、宣傳欄和新媒體等多種手段宣傳體育科學安全方面的常識,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對體育教學安全事故的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