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斌 盧延文 嘉應學院醫學院
醫療體育又被稱為康復體育、體育療法,屬于一種醫療性質的體育活動,是運動醫學的一部分。醫療體育能夠很好的進行疾病的預防以及治療,采用醫療體育進行疾病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更快的促進患者各種功能的恢復與提升,這樣能夠有效的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以及疾病痊愈。與體育運動有所不同,醫療體育是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與病情特點來選擇相應的體療方法,進行適當、適量的運動來進行疾病的治療。而體育運動是非患病人員為了增強自身體質以及提升自身運動技能所進行的體育鍛煉。醫療體育在醫學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的融入起著一定的作用與意義,它啟迪和引導著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本文針對醫療體育在醫學院校體育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簡單的闡述,提出了在醫學院校體育教學中融入醫療體育的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在我國,醫療體育可謂是有著非常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經出現了采用體育活動或者是舞蹈等方法來進行疾病治療的史書記載,例如“導引術”,這是在春秋戰國時代被發明的;又例如“太極拳”以及“五禽戲”等健身療法;又例如近代所治療肥胖癥以及心臟病等疾病的“醫療步行”等等。因此,在醫學院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通過醫療體育的融入,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體育教學知識面的拓寬,使學生很好的認識到醫療體育運動療法的方式,例如醫療體操、器械治療以及勞動治療等等[1]。除此之外,通過醫療體育的學習,學生還能夠明確的了解與掌握哪些疾病能夠采用保健的方式來進行輔助治療,這些都是學生們在實際學習課程中所沒有學習到的。
相信在絕大多數學生的眼中以及思想上都單純的認為體育就是簡簡單單的體育活動,既能夠娛樂身心,又能夠增強自身體質健康水平,甚至還有的學生認為體育就是用來增強肌肉的。上述所說這些都是學生自小以來形成的錯誤觀念。而通過醫療體育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則能夠很好的改變學生這一錯誤觀念,使其正確認識到任何疾病的治療不單單是給患者進行打針、手術以及讓患者服藥,更是讓患者能夠更快的恢復以及預防疾病等等。醫療體育的優勢正是如此,不僅能夠很好的幫助患者恢復已經衰退的功能,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環以及營養吸收功能,以此來增強患者的體質以及提升患者自身的抵抗力[2]。總之,通過醫療體育運動療法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學生們能夠對體育教學有著更加深刻的認識。
眾所周知,進行相關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運動方法的傳授是開展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而醫療體育又是醫學院校學生專屬的課程,在一定程度上來將醫療體育是一種包含了體育與醫學的課程,這一點在上面筆者已經向大家說到過了,醫療體育是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以及病情特點來采取、適量的運動來進行疾病的治療。例如一些大病初愈或者是年老體弱的患者可以通過醫療體育來進行疾病的預防以及體質健康水平的增強。但在實際生活中,如果想要讓患者通過醫療體育來改善患者的身體功能、使患者擺脫病態,那么就必須要充分掌握大量的體育知識以及多樣化的體育鍛煉方法,這樣才能夠很好的實現上述所說內容。所以,在醫學院校體育教學中醫療體育的融入十分重要,不僅能夠讓學生正確認識到體育健身的重要作用,還能夠讓學生充分貫徹”預防為主、醫學治療為輔“的健康原則。俗話說的好是思想是行動的最好動力,當學生有了思想上的認識,那么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以及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會再將體育學習當作一種枯燥無聊的學習,而是能夠積極參與,更好的學習能夠為國民提供疾病預防以及治療的輔助方法與手段[3]。
剛剛已經向大家說到過了醫療體育是一種包含了體育與醫學的課程,如果想要在體育教學中很好的引入醫療體育,那么教師就必須要對醫學以及體育兩門教學課程的專業知識進行充分的掌握與了解。但據相關調查顯示,當前這種復合型人才主要集中在我國的體育研究單位以及體育事業競技體育部門當中,且復合型人才的數量較為稀缺。基于此種情況下,如果想要有效促進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的有效融合與教學開展,那么各醫學院校就應該積極的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教學師資培訓與再教育,對學校相關專業的教學老師進行專業培訓,例如對體育教學老師進行專業醫療體育知識的培訓與教育;這樣一來才能夠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促進體育與醫療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更重要的是還能夠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復合型人才[4]。
為了有效的促進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的有效融合與滲透,能夠在體育教學中融入醫療體育,各大醫學院校應結合醫療體育進行相關專業課程的設置,并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課程的教學。例如,在針對剛剛入學不久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時,教師則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基礎理論課程的教學,譬如運動醫學的基礎理論課程;當學生在進行人體解剖以及人體生理學等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后,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可以對學生們進行運動解剖、運動生理學以及運動生化等相關知識的補充與教學。當然除了以上這些課程之外,各醫學院校還應設置一些與運動有關的醫學專業,例如運動與健康臨床課程以及運動生物化學等等。以此來促進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的有機結合與滲透[5]。
為了充分發揮醫療體育課程的優勢,在日常體育教學活動中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改編、整合以及拓展等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例如體育教師結合現有的課程資源以及教學條件對原來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與改編,從而時教學內容更加的符合醫學院校學生的特長,且這樣一來還能夠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能夠得到一定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夠具有獨立從事醫療體育的能力,這一點是非常符合醫學院校的特色。例如在實際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可以開展運動處方教學。通過運動處方的教學學生則能夠學會根據運動者自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其運動的方式、運動的強度以及運動的持續時間等等,從而充分發揮出醫學和體育的綜合優勢;又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中醫專業學生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則可以開展體育保健、體育康復以及太極拳等內容的教學,這樣一來不僅能夠很好的繼承與弘揚中華傳統醫療養生功法,還能夠有效的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又例如體育教師在進行護理學專業學生體育教學時,體育教師則可以開展健美操、瑜伽以及體育舞蹈等內容的教學,如此一來既符合護理學專業學生的特點,又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體形以及氣質的塑造與優化,從而為其今后的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禮儀、氣質與形態。通過教學內容的豐富,不僅能夠很好的促進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教學特色的結合,還能夠更好的促進各醫學院校實用型人才的培養,使其將來能夠更好的為國家以及國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6]。
總而言之,體育教學與醫療體育的相互融合與滲透有著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作為優秀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以及特殊專業院校的醫學院,承擔著保障全面健康以及建設健康社會的重大責任與使命,體育課程的教學應充分貫徹新時代發展需求,將體育與醫學相結合在一起,構建“體醫結合”特色教學模式,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為國家與社會培養滿足疾病管理與健康管理的復合型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