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哲
體育教學是中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教育工作的開展。新課改實施以來,體育教學也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是師資力量、教學方法、教學體系等方面仍然存在問題,需要我們進行探討分析,尋求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方案。
隨著互聯網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傳播的速度前所未有的快,知識更新的速度也變得快速起來,這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對教育行業。實行新課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和知識經濟的要求,讓教育工作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從而構建起素質教育的體系并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學生[1]。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課改,做好中學體育教學工作,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各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是針對教學觀念方面,體育教學在逐漸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觀念,重視學生的作用;其次是在教學內容方面,也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和學校基礎設施做了部分調整。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經過一段時間的新課改,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體育課程受重視的程度不夠,不利于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老套,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師資力量與其它科目相比,有一定差距。上述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教學方法創新,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雖然新課改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相對于語文、數學、英語這些傳統優勢科目來說,中學體育教學的師資力量還是有待提高。目前不少學校中體育老師的年齡偏大,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知識體系和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都有待進一步提高;此外大部分中學生一周一兩節體育課,一個體育教師帶多個班級的現象比較普遍,使得體育老師很難準確把握學生的情況,也不利于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
根據筆者的自身經驗和調查實際來看,目前不少學校的體育課教學方法仍然是老師領導學生跟學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學生做熱身運動后開始由老師領學,然后學生自己練習提升,這種教學方法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很難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另外不少學生是獨生子女,存在家長嬌生慣養和學生嬌氣的現象,不少學校為了避免學生在體育課上受到傷害就只開展像是跑步、跳遠、籃球等簡單課程。
雖然近幾年一直說給學生減負、開展素質教育,但是不可避免的,校方、家長、學生自己還是更為重視成績,對于體育課程教學的重視力度不夠。這就導致了學生把體育課當做文化課的補充和放松之處,校方也沒有及時開展宣傳活動向大家介紹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所以體育教學在中學中的地位仍然有些尷尬。
受到上文中提到的體育教學收到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整體團隊素質需要提高、教學方法單一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尚未形成科學科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體系。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包含的體育項目很多,但是大多需要場地和專業設施配合,加強為了保障學生的安全,新課改后體育教學內容做了調整,但是上述調整也僅僅是針對體育教學項目,科學的教學體系尚未形成[2]。
教師團隊的整體素質在體育教學質量和體育教學方法創新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須要加強教師團隊建設。首先,進入互聯網時代和知識經濟以來,信息的傳遞速度大大加快,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所以體育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保證可以跟得上時代發展[3];其次,要學校方面要統籌兼顧,做好體育教師的招聘工作,讓新鮮血液注入教師群體,把有創新思維的年輕教師與有經驗的老教師搭配起來安排工作,進一步合理安排體育老師帶的班級數量,這樣才能全面掌握學生情況,更好的做好教學工作。
對于學生而言,中學階段正是他們精力充沛、活潑好動的時期,再加上受到網絡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影響,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比較多,枯燥或者是傳統的體育課程很難吸引他們的興趣,所以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案[4]。首先,要在教學設計上充分考慮學生感興趣的運動,可以通過籃球、足球、舞蹈等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通過明星效應、名人效應來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其次,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度加入音樂和游戲因素,利用輕松舒緩的音樂來引導學生放松、熱身,利用有激情的音樂來進行常規訓練或者小組對抗。
在新課改條件下,我們發現有不少學生和家長都沒有科學了解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的重要意義更是一知半解,影響了體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所以必須要加強宣傳,讓大家都對體育教學有一個合理的認識。首先體育老師要在體育理論課上給學生講明白體育課程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釋放學生壓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體育教學;其次,校方要用好官方身份,利用家長會、官方網站、校園廣播、校報等形式對體育教學進行多層次展示,還可以征集各方對現有體育教學方法的意見建議。
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學方法創新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多方學習借鑒,形成一個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體系。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開展分層次教學,可以在體育教學開始前對學生進行體測,了解學生的鍛煉情況和身體健康情況,高度重視不適合激烈運動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5];其次,要利用好多媒體,轉變體育教學只能在室外進行的觀念,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動作要領,讓學生直觀學習;最后,要注意體育教學的課后反饋,要及時與學生展開交流,對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動作強度、運動時間、掌握情況進行動態把握,并根據學生反饋及時調整授課方案。
綜上述,體育教學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新課改條件下體育教學仍然存在著師資力量、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我們可以從教師隊伍建設、多種形式教學、加強重視、構建合理體系等方面采取措施,全面促進中學體育教學方法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