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縣八里灣鎮八里灣小學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除了注意傳統的知識、能力、情感目標培養之外,還要關注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因為這與語文審美情趣、良好個性、健全人格構建都有關。比如,在小學識字寫字訓練時,應一方面注意到學生能力的訓練,另一方面也注意到對學生文化的熏陶。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下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就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談談自己的看法。
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是學校開設這門課程的目標所在,每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提煉出該校的文化,一所學校的培養目標、校風、校訓等組成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一旦擁有了對學校發展有用的先進的辦學理念,那么這所學校就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保證著學生自身的發展和課程之間的聯系,作為語文教師,只有真正地把握好學生核心素養的特征,才有可能真正實現對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現今教育界的理念已經轉變為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身的關鍵技能與核心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因為對核心素養的理解程度,決定著教師教出什么樣的學生。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核心素養,自己課堂中存在著什么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更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提高對語文核心素養的認知程度,在上課的過程中要舍棄陳舊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圍繞著提升學生核心素養而設計,使學生愿學、會學、愛學,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都獲得大幅度增長。
落實核心素養的基本載體是課程,主渠道是課堂,最根本的是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的轉變。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發揮引導作用,努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應用、說明和解釋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設計,要記住語文的四大核心素養,以學科核心素養來引導備課、上課以及評價。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應遵循核心素養的發展規律,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實踐平臺,為學生創設更多的教學情景,為學生設計更多的問題與項目。從而讓學生在這樣的一個學習環境中,真正實現知識、能力和態度的綜合性發展。
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上,教師要明白原理、意義和準則并不是核心素養的唯一要求,更多的是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自己去發現,學習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學生應該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完成跨學科學習,把原本就有的定理和公式融入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找出它們。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并非易事,傳統的知識傳授已經發揮不了作用,如何巧妙地構思出學科活動才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核心。學科活動并不是課堂活動或是簡單的動手操作,它要與學科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整個學科活動過程中都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究并一步步地引導學生找到最終的答案。在設計學科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盡量避免“演繹”的干擾,將學生的學習形式真正地轉變為歸納學習,這一學習方式更有益于學生的學習。但是這種方式卻給教材的編撰者增加了更大的難度,原本教材只要能夠做到直觀地體現學科知識就可以,但現在不僅要精確體現學科知識,還要按照核心素養的形式去編撰。將核心素養的觀念加入到教材之中并非易事,這要求教材編撰者在編撰過程中增加更多的發散性活動以及跨學科活動,要想完成這些活動,學生們必須把各個學科的知識都了然于心,只掌握本學科的知識是無法完成學科活動的。設計這些學科活動的最終目標就是提升學生們的核心素養,因此,教材所設計的問題必須恰當,能夠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而不是只針對小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教材應該由知識的再現者轉變為學習知識的引領者,讓學生在教材的幫助下以自主探究的方式習得新知。
總之,語文核心素養應該是學科化的具體反映,是個體通過語文學習活動所形成的、能在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中發揮語文自身價值、能夠幫助個體實現自我價值的語文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在語文教育實踐中,只有將核心素養融于學科核心素養之中,并貫穿于學科教育的始終,學科素養的培育才不會迷失方向,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