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利
(河南省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 河南 中牟 451450)
1.1 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的語文技巧已經掌握,有著足夠的閱讀和習作的能力。因此,教學的重難點已經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而是提高學生的能力。利用“一課一研”的教研方式,是為了運用這樣的方式消除一些不合適的教學辦法而是采用創新的教學方式,在平時的教學研討中運用每節課下來都要進行教學研究活動,教師之間進行教學方式的探討,使得每節課都能呈現出精彩的課堂內容,進而提高課堂的效果。
1.2 “一課一研”的教研方式不僅對學生有著良好的幫助作用,對于教師而言,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每位教師和每位教師的成長經歷以及教育背景的不同,他們對于教材的理解也是不一樣的,因此,需要進行教研讓教師之間學習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的效率。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這個時候就可以說出來大家進行討論,那么問題很快就可以得到解決。“每位教師都有別人不具備的長處,每位教師都有自身的優點,“一課一研”的教研方式就是找到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身的短處,對自身有一個良好的提升。”[1]
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一般都是獨自備課,不互通有無,并且學校對于教學進度的安排,只是從整體上進行安排,與教師的個人的教學進度安排不一致。就會導致有的班級學的快、有的學習的慢的情況。在對課本的講解上,有的教師對于重難點的把握不一樣,對重點的把握也不一樣。這就導致重難點的認知存在一定的偏差,復習的效果也不一樣。
3.1 切實貫徹“一課一研”的教研流程。要想貫徹執行“一課一研”的教研模式,就應該保證有一定的時間進行專門的教研活動,要讓所有的教師應該認真地參與進來,說出自己在上課的過程中是怎樣進行授課的,說出自己的思路。作為學校的領導應該積極為學校的教師開展“一課一研”的教研措施,幫助教學以進行教學方式研究和課本的研究,比如開展課后反思這樣的教研形式,讓教師能夠更加具體地了解新課標的內容。“課堂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的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對于學生和課本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對這兩個方面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就導致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方面把握的不是很靈活,課堂效率不是很高。”[2]
3.2 注重實用原則。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注意實用的原則是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需要注意的就是實在的教學,切實為學生的學習服務。也就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應該為教學任務的完成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真正能夠教給學生一定的知識和能力。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還要對學生有一定的了解,教師要想教給學生知識自己,首先就要對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自己知道了,才能給學生教授知識和方法。在進行課堂研究的過程中,尤其是在“一課一研”的過程中,有的教師剛開始不知道怎樣進行下去,不知道怎樣進行研究,不知道怎樣進行問題的討論,但是,一旦把這樣的問題解決掉,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實際上,“一課一研”是一種良好的教研方式,作為教師應該主動去把握這樣的情況,對研究的內容進行一定的梳理,然后說出自己的見解,只有敢于說出自己的講解,才會推動教研的進行。
3.3 研究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起到引領的作用,實際上,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在教學目標的指揮下進行的,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參考。比如我們在講授詩歌《蜀相》的時候,就可以設置這樣的教學目標,作者通過蜀相想表達怎樣的情感,運用什么手法抒發他憂國憂民之情的。還有的教師認為可以為學生設置煉字的教學目標,從小到大的教學方式。針對不同的班級以及不同的學生情況,應該采用不同的教學目標,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學習到一定的知識。開展這樣的教學研討方式,針對的就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假設沒有一定的教研活動,那么學校的教學工作就不容易取得長足的進步。“教研過程中對于在課堂教學中實際遇到的問題應該勇敢的說出來,這樣有問題大家可以一起解決,教師之間彼此相互交流,分享自身的教學經驗,然后逐漸提高課堂教學。”[3]
3.4 備學生。備課不僅是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只有備好學生,對學生有一個充足的認識,才會針對學生的情況做好充足的上課準備。教師不光要對所有的學生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還要認識到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因材施教,掌握好學生的特點,然后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3.5 研究課堂問題。研究和設計課堂教學也是實施好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假設教師的提問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思考,那么這個提問就是有效果的,學生也會受到一定的啟發,這對學生的學習也是具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幫助作用。因此,作為教師,應該注意對課堂提問的把握,多設計一些對學生思維起到啟發作用的課堂提問,進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3.6 研究練習題。“一課一研”的教學研討會,對于教師而言是一種無形的財富,是教師取長補短的關鍵所在,具有很好的積極作用。“一課一研”,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師的專斷,另一方面可以從其他的教師身上吸取有用的東西。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非常關鍵的環節,練習題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的一種檢測,練習題的設置也是一種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假設設置的練習題過于簡單,對學生的學習起不到良好的推動作用,設置的過于復雜,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總之,在“一課一研”中,老師們必須探討習題設置的難易適度、涵蓋面、知識點的全面性,要求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在練中鞏固知識點,循環上升。
教研辦法的選擇并沒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尋找,關鍵是教學內容是什么,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就要可以選擇適合的教研模式。我們在“一課一研”模式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從有經驗的教師那里學習一定的經驗和教學的策略,“見賢思齊”、“擇其善者而從之”,不斷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