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旭 四川省成都市籍田中學
在籃球比賽中,一攻一防的形式構成了其主要的攻防轉換定律,也正因如此,這一轉換定律讓籃球比賽也變得更具沖突性與精彩性。然而攻防轉換本身也有其存在的因素,也就是我們在日常籃球比賽中談到的節奏。節奏在整個攻防轉換之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想有正確的節奏,我們必須要了解它的特征、屬性,并在長期的實際訓練過程中總結經驗。本文也正是在籃球比賽的攻防轉換特征、形式等方面了解攻防轉換,以期更好地培養籃球運動員的攻防轉換意識。
在籃球比賽中,我們為了使球進入對方的籃筐而采用的一切合法的手段與方式,都被稱之為進攻,相反,為阻止球進入籃筐而采取的一系列合法手段與方式,則被稱之為防守[1]。若想提升進攻與防守的水平與質量,更好地贏得比賽的勝利,此時,籃球教練員必須要對雙方的戰術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快速制定一個具有進攻意識的積極防守和具有明確目的的防守式攻擊策略,讓進攻與防守都具有雙方的優勢,攻防兼備、全攻全守,掌握進攻與防守的主動權。
進攻與防守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體。顯而易見,進攻中隱含著防守,而防守中也包含著有效的進攻。防守也早已不是消極、無奈的等待,而是帶有攻擊性的防守,給搶斷反擊提供了機會。
籃球運動是一個合作式的運動項目。在比賽中,每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在集體的配合之中,只有有效的配合才能真正發揮出隊員們的戰術水平。
在進攻時,如果投籃失敗,應拼盡全力搶籃球板,在地面進行圍追堵截,控制對方球員的運球與傳球,并盡最大努力爭搶對方的球。攔截住對方在傳球時的有利位置,盡量限制傳球,阻止其反擊。除此之外,在靠近持球者時,我們也要盡量讓對方面向前場,以期干擾他們對場上賽況的觀察視線,影響其傳球。在成功搶奪籃球板后,立即轉入防守,在快速轉換間,有效緩沖對方的轉換速度。此時的防守為進攻型的防守,阻止對方投籃得分,使我方獲得更多傳球、進球的機會。
投球中籃后一直到端線擲界外球,在這中間有效的時間差內,往往一些反攻意識較強的隊員會迅速做出反擊,縮短這一時間差[2]。基于此,培養投籃后的快速防守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防守時靠近的對手也要迅速向前,以邊防守、邊撤退的形式控制對手,給其施加壓力,盡量控制其反擊。而處于攻守狀態的后線隊員,則要打好默契配合戰,在有效的前后夾擊下,防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防守難度的不同與具體的實際情況、球員傳球、投籃的位置等都有密切的聯系,尤其是控制球時的后線隊員,他們的失誤率與難度相比之下,更高、更大。如果后線隊員出現失誤,難免后方會出現一定空隙,由于補救難度較大,這就要求控制球的后線隊員應拼盡全力保護好球,還要減少在最不利位置上的失誤球。當出現傳球或運球失誤的情況時,其他隊員不僅要加強防守,后方防守隊員還要迅速追趕,爭取最快時間內在對方落位之前攻擊到位。在防守上,有時出于人數原因的考慮,往往會處于劣勢,但很可能由于其他隊員的圍追堵截,給對方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從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方的運球、傳球與投籃命中率,為我方反擊做好了準備。
1.反攻
獲球后由守轉攻,此時的進攻則被稱之為反攻。此時有球的球員在獲得球后,必須迅速反應,看是否有處在最佳傳球或進球位置的同伴,如果有,他們必須及時傳球,還要盡量控制路線,精確落點;如果沒有,而且伙伴位置不佳時,他們也必須將球給在賽前安排好的同伴。如果他們不選擇及時傳球,也應快下運球。如果此時要求其快速將球傳給位置最佳的隊員,他們也進入了前場。而在反攻時,除有球隊員之外,其他無球隊員必須緊緊圍繞本隊戰術需要、比賽的整體情況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分布。比如,有一些隊員可以選擇接應,以便順利推向前場;還有的隊員可以積極向前場跑,搶占最佳的接球、運球、傳球的位置。從實際情況出發,無球隊員的一切行動必須要圍繞同伴與對手的變化靈活采取措施,為本隊的反攻做準備。
2.落位(陣地進攻)
根據戰術需要,在進攻與防守時,各落各的稱為落位或陣地進攻。落位的優勢在于,隊員可以展現自身的進攻優勢,牽制對方。落位的安排也是由戰術需要、隊員的籃球優勢與戰術而定。球在整個落位階段,也多被控制在外圍球員手中。如對方防守為“2—3”聯防,進攻則為“1—3—1”的落位隊形[3]。
1.封堵與退守
如果隊員在進攻時不小心失去了球,進而由進攻轉換為防守,要在默契配合下阻止對方傳球,不給對方反攻的機會。而且,本隊其他無球隊員也要協調一致,默契配合,共同夾擊對方的接應隊員,快速防守,以期搶占最佳位置。而且在退守時,必須要根據對手的實際情況、本隊最佳運球與傳球位置上的隊員、籃板與球的距離等快速做出反應,搶占最佳位置。如果此時退守與封堵成功,那么應立即轉化為進攻;如果封堵與退守沒有成功,對方將球運至前場時,應立即轉入防守落位進行調整。
2.落位與調整
根據對方的大致進攻特點,我方采取以人盯人的形式或者根據戰術需要,采取事先安排好的位置落位,這是在防守階段的落位與調整。在內線、外線、有球、無球的賽場狀態下,防守隊員的位置也要靈活根據球的位置、同伴距離、對手與球的距離等進行有效調整。這樣既能發揮出隊員的防守優勢,還能阻斷對方的進攻。同時兼顧人與球,但要按照以球為主的原則,主動占據防守優勢與主動權,鉗制對方。
進攻轉換與防守轉換是攻防轉換的兩種主要形式。進攻轉換主要是在未命中時、跳球未能獲球時、進攻失誤時、違例時、投籃命中時等情況下的轉守;防守轉換主要是在獲得球時、對方犯規時、對方投籃命中時或者搶籃球板時等情況下的轉攻。
1.攻轉守類型
①主動轉守
主動轉守是基于心理方面與神經方面都處于較積極狀態時,投籃命中的轉守。在心理上會由于投中得分而產生較積極的情緒,并信心十足地迎接即將到來的進攻挑戰,這時只要加以有效引導,隊員們的神經狀態也會處于高度集中的狀態。除此之外,由于此時的攻守狀態也有利于轉守,比如位置合適、人數相當且時間較為充裕的情況下,這都為轉守時采取攻擊性防守提供了便利條件。轉守的關鍵就在于,籃球運動員是否能抓住這一契機且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有效因素,調動其他同伴的積極性,以先發制人的態勢采取攻擊性防守。而且在賽場上,“內憂外患”的形勢往往更能促使對方失誤,內在的防守壓力與外在的規定違例時間限制,在心理上會給對方施加一定壓力,因此,在主動轉守的過程中,場上隊員之間不僅要默契配合,動作同步,還要迅速搶占,完成控球、封傳、卡堵的任務。
②被動轉守
在轉守時處于被動狀態,則被動轉守形成。這時,如果投籃失敗,球又落在對方手中,我們首先要克服自身的被動心理因素,迅速做出判斷,調整心態,以守控制對方速度。當轉守人數大致相當,而位置又較為接近的情況下,只要配合默契、迅速反應,往往也能有效抵御來自對方的快速攻擊。
2.守轉攻類型
①主動轉攻
主動轉攻即條件具備,此時搶奪對方手中或跳球時的球等。如果主動轉攻成功,相應地,隊員士氣大增,也處于較為興奮的比賽狀態。這時,則要快速反擊,以分散的隊形對時間空隙,或者趁對方還未來得及作反應、又或者對方處于不利位置等有效因素的前提下反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主動爭取轉攻優勢。
②被動轉攻
當主動轉攻意識不強時獲球被動轉攻,或者由于對方的違例與失誤,由守轉攻的形式被稱之為被動轉攻。在這一狀態下,隊員們不僅要在思想上快速銜接,還要迅速發動,進行有效攻擊。
攻守轉換大致包括,連續進攻、攻轉守、守轉攻、攻轉守轉攻、守轉攻轉守等。
為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整個攻防訓練的水平與質量,相應地,對運動員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運動員要具備快速攻防轉換的意識、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與體能素質、具備扎實的運動技能、支配能力等。
1.由攻轉守的訓練方法
①攻防轉換的整體訓練
在半場,進攻與防守的隊員在各自位置,互相之間間隔兩米的距離。首先,進攻方三次傳球投籃,防守隊 搶得籃球板后,進攻隊轉成防守隊,要特別注意第一傳,要求快、準、狠。
②攻轉守的個人練習
兩人一組進行訓練,其中一人為進攻隊,另一人為防守隊。先由進攻隊打板,防守隊搶奪籃板,攻防轉換,防守隊快下進攻,進攻隊轉為防守,緊盯進攻隊員。
③攻轉守的單隊三人練習
其中一人進行投板,在球快要落地之時,三名隊員要迅速向側后方跑。此時要求及時、快速。
2.由守轉攻的訓練方法
①由守轉攻的單隊三人練習
一人在圈內,余下兩名隊員在籃板前。在兩名隊員中,一人投籃、搶籃板成功,將球給中圈隊員。此時兩名隊員要圍繞中心隊員進行交叉跑,而中圈隊員要將球傳給處于最佳位置的隊員,確保其能夠接球上籃。其余隊員迅速跟進,搶奪籃球板。
②守轉攻的半場2對2練習
進攻隊員由攻轉守:進攻隊員進行傳球、上籃,防守隊員搶奪籃板,由守轉攻。
作為一項競技運動,籃球也在不斷發展,運動員的體能也在不斷提高。由于籃球比賽中攻防對抗的激烈性與觀賞性,其轉換節奏也隨之加快,這就要求籃球運動員必須要掌握相關的攻防轉換定律、把握其特點,在科學的訓練中切實提升自身的轉換意識,更好地提高在比賽中的攻防轉換靈活性,進而在這一環節上占據主動權,讓比賽始終朝向有利于本隊發展的方向,最終贏得比賽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