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培
(開封大學醫學部 河南 開封 475000)
實訓教學是為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而做的系統工程,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動手能力訓練、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非常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1]。當前高職高專實訓教學存在實訓教學條件相對滯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實訓教學理念陳舊等問題。本文關于加強實訓教學有以下一些建議:
1.1 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室和實訓設備等必備的硬件環境是實訓教學的重要支撐,實訓基地的建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前提。由于經濟以及職業形態的多樣性,建議學校在安排、布置實訓室時應盡可能地模擬真實的職業環境,例如本校藥學專業實訓室中的模擬藥房,學生可以真實的體驗臨床工作中的情景,更加直觀的了解藥品相關的管理知識,熟悉藥房工作的流程,為以后畢業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加大實訓基地的投資建設力度,實訓經費的籌措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在積極爭取國家對高職高專院校經費投入的前提下,也可以適當利用職業教育的特色,借助學校實訓室自身的優勢,將一部分對社會的服務工作轉化為自主籌措建設經費的來源[2]。
1.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實訓室管理工作多而雜,一套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實訓室工作標準、規范化。首先,要建立健全主管實訓室的行政機構,對各教學部門的實訓工作定期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宏觀調控管理。其次,實訓工作相關的規章制度比如實訓教學管理、實訓環境管理、實訓設備與操作規程管理等方面都要建立完善的相關管理制度。最后,尤其要加強安全方面的管理,安全無小事,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安全常識,避免灼傷、試劑中毒、觸電、火災等安全方面的事故發生。
1.3 建立科學的實訓課程質量評價體系。科學的評價體系一方面可以檢驗實訓教學管理體制是否合理,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對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程度進行全面的評價。因此,要盡快建立完善的實訓課程質量評價體系,在指標設置中要突出應用技能方面的考核,確保對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
2.1 提升實訓教師教學水平。對于學校實訓教學水平的提高,擁有先進的儀器設備是前提條件,擁有一支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必要保障。因此,要充分借助高等院校、行業、企業等諸多資源,為構建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創造各種學習條件,例如: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實訓教師到相關行業、企業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實訓教師更好地了解行業最新動態信息和發展趨向,避免學校封閉式教育模式的產生[3],通過多方面引導充分調動實訓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積極性。
2.2 改革實訓教師教學理念。針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師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應當盡快更新理念,理論教學應結合職業技能標準,把握好適應專業需要的度,專業理論知識“必需、夠用”即可[4]。要主張“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5],以理論結合實訓為基礎,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實踐,自主學習,自主研究,實訓教師做高明的教學組織者和指導者,師生共同探討交流,促進實訓教學的改革,提升高職高專院校辦學水平。
2.3 加強實訓教師的師德建設。對于醫學專業的實訓教師來講,“德為醫之本”,融合醫學職業道德的師德建設更是重中之重,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醫學高職高專實訓教師,一方面要必須具備普通高校教師所必需的良好的職業道德,另一方面也要具備醫學專業技術人員所必需的“以患者為中心、救死扶傷”等相關職業道德。
在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為基礎的前提下,人才的諸多能力如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適應能力、創造能力等必須通過實訓環節的訓練和培養才能體現出來,二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協調統一的[6]。希望通過加強實訓環節的管理和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