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磊
(安徽金寨職業學校 安徽 金寨 237300)
長期以來,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人才始終是中職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標,而在傳統灌輸式教學思想的影響下,包括計算機應用基礎在內的多個中職課程均以理論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這使得學生就業能力嚴重缺失,并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對此,就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工作來說,如何在市場需求指導下轉變傳統教育思想,是提升其整體教學水平的關鍵所在。基于此,文章結合實際就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進行了深入剖析。
針對現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模式,與市場需求不符仍然是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基于中職學生群體,其本身計算機技能水平相對有限,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大難度,同時受制于學生理解能力有所不同,使得一些較為科學的教學方法難以有效施行,最終導致教學工作陷入較大困境;其次,基于中職教師群體,多數教師仍以理論教學為主要教學內容,再加上其專業素養的缺失,使得計算機教學根本無法達到預期的職業化教學,進而輕則影響學生日后就業,重則使得學生浪費大量的學習時間;最后,基于中職教學環境,拋開并不合理的課程設置不談,多數中職院校在硬件設施、技術水平等方面仍存有較大不足,尤其是實踐機房的缺失,極易影響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2.1 轉變課程教育方向,明確課堂教學方案。針對現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要在市場需求指導下深入挖掘問題根源,在不斷吸取經驗教訓的過程中有效轉變課程教育方向,進而依托明確的課堂教學方案實現對課程教學模式的真正創新。其中,考慮到中職教育更加強調實踐教學,因此應在優化現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的基礎上,盡可能于教學過程中滲透實踐教學,尤其是應突出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而一方面滿足學生的日后就業需求,另一方面確保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職業化發展。此外,針對原有相對落后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體系,要盡快施行“1+X”課程體系結構,以計算機辦公自動化模塊為核心、以專業計算機技術模塊為拓展來就學生專業技能進行培養,最終以此確保學生的就業條件。
2.2 基于多元教學渠道,提升課程教學水平。對于計算機應用基礎來說,其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始終關乎到學生的就業發展。因此,中職院校要深化改革,積極溝通,通過構建完善的實踐培養機制有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學習機會,進而在融合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就學生的全方位素養進行培養。其中,院校要進一步拓寬課程教學渠道,盡可能于教學過程中引入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手段,并在聘請專業計算機人才講解社會工作案例的同時滿足學生技能學習的切實需求,最終以此保障課程教學的具體水平。同時,基于中職學生所擁有的學習特點,教師要始終秉承人盡其才的教育原則,盡可能在保持一視同仁教育態度的基礎上施行因材施教教育理念,最終以此充分激發所有學生的學習潛能,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發展方向。
2.3 基于網絡資源應用,拓寬課程教育內容。考慮到計算機學科所擁有的發展性和創新性,應在現行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材的基礎上不斷就課程教育內容進行拓寬,進而一方面彌補教材內容存在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保障學生多方面知識的有效學習。其中,基于計算機課程與互聯網的密切聯系,教師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全面性優勢,盡可能于課程教學中引入包括計算機等級考試真題在內的相關知識,最終在增加課程教學專業性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并以此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能力的逐步提升。同時,針對php、java等當前計算機熱門知識,教師要在深入研究企業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就課程教學的重點進行轉變,尤其是針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計算機焦點話題,教師要及時引入相關概念,在啟發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使學生能夠真正適應市場需求。
綜上,文章針對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工作,詳細闡述了市場需求背景下就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優化的具體策略,其中,中職院校需進一步就自身教育觀念進行轉變,并依托于多元教育手段有效改善教育水平,最終以此保障課程教學質量,并切實提升學生的就業水平和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