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僑
(廣西南寧市西鄉塘區北湖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隨著教學教育體制的改革,小學語文老師們對于如何克服學生們在語文學習上的消極性,如何重塑學生們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氛圍等諸多問題做出了很多的實踐。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老師們解決了這樣的問題。小學語文的教學當中,老師們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讓學生們自主語文知識,參與語文教學活動,極大的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當下,由于信息化時代的進程不斷推進,使得社會向全球化方向發展,從而使合作的理念也成為了生活和學習中的重要因素。合作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學中學習合作,并使得學生之間合作機會頻率得到顯著提升。教師需要進行小組的劃分,并根據組織的不同進行差異化活動的設定,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自身認知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中的應用也能使實踐意義得到有效凸顯。
2.1 教師引導不足。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其心智發展還不夠完全成熟,從而使其對事物的好奇性比較高。為了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可以將合作學習融入其中,但由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程度不夠,導致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無法有效的達成。
2.2 教師自身能力和意識欠缺。受到傳統思維意識的影響,使得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知和重視程度不夠,將成績當成教學的重點和目標,從而阻礙了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實施。另外,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沒有進行有效的更新,因此在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2.3 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由于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需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進行處理。但是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的差異化教學程度不明顯,使得接受能力差的學生無法真正有效地參與其中,當其參與感無法得到有效滿足時,就會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從而使得合作學習無法順利開展。
3.1 合理分配,取長補短。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展開合作學習,老師首先要合理的劃分好學習小組,根據學生們學習水平和學習程度上的不同,合理的安排每一個小組中的成員。保證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夠揚長避短,靈活的進行,成員成員選擇,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其次,在小組成員內部也要進行分工,保證每個人都能夠參與到小組討論和活動中去,要完成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老師對小組合作中的相關任務也要給予及時的幫助,合理地將任務分配給小組中的每一名成員,讓他們能獨立完成每個小組所布置的任務根據完成的。最后,老師要根據結果在進行班級活動上進行交流,這樣每個小組成員都可以在完成任務中學習到對方的長處,取長補短,促進每個小組成員的全面發展。
比如在學習《趙州橋》這篇課文的時候,老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學生們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老師首先要向學生們提出問題,比如:趙州橋的作者是誰?作者是怎樣描寫趙州橋的?除了趙州橋,同學們還有知道的著名橋梁嗎?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們之間進行積極的討論,合理分工,能夠更快的解決問題,有效的提高老師們的課堂效率。
3.2 積極討論輪流發言。小組合作中積極討論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在布置完相關的任務之后,要給予學生們充足的討論時間來討論有關問題,在小組內部分享自己的觀念和看法,進而得出一個全部成員都相對認可的討論結果。其次為了提高學生們的自我表達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們進行輪流發言,這個合作形式主要就是小組成員內部圍繞著老師所布置的任務,逐一的進行發言。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們在輪流發言的環節中都能夠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3.3 引導學生積極進行小組合作。在小組合作中,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班級中的小組進行合作學習,主要流程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將班級學生分成5個左右的閱讀學習小組,要求各組學生進行深入討論與合作學習;二是根據課程內容提出問題、布置合作學習的任務,要求組內學生做好分工合作,不同的學生分別負責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繪制表格、匯報發言等;三是讓各小組根據本組的合作學習情況展示成果,讓其他小組的學生給予品評和打分,教師最后對不同小組的匯報結果進行總體評價,糾正其中的不足之處,講解重點內容,從而完善閱讀教學。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不僅能夠讓他們獲得在學習上的幫助,還能夠讓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增進友誼,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對整個班級來說,通過合作還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們的可持續發展。總之,合作學習還需要老師們去認真探討和鉆研,不斷的進行教學實踐,老師們通過自己對學生們的觀察,鼓勵學生們積極的表達自我,讓他們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不懈地進行努力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