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武漢市光谷第十五小學
新課程改革的目標為“讓學生在體育學習和訓練中增長知識、鍛煉身體、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鍛煉習慣?!边@些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教師要讓學生將體育融入到生活化之中,也要將生活要素走進體育教學的內容選擇、教學組織與拓展延伸之內,利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健康發展。生活化教學是以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為基礎,在課堂上展開教學任務。運用生活中的實例,不僅可以使學生輕松地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更有利于教師展開教學任務,便于管理和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理念,可以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使教學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起來,讓教學訓練形式和學生的課外生活游戲相一致,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另外,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采用“動作式”傳授方法,極易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較大的體力消耗也會降低學生的投入程度。因此生活化教學則可以將體育課堂與生活緊密結合,教給學生一些健康的生活常識及自我急救的方法,為學生健康成長發揮出保障作用。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會提升體育鍛煉的興趣,養成科學鍛煉習慣,使之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于教師枯燥的教學活動可能會不感興趣,教師如果能夠利用生活當中的一些體育故事,教育引導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興趣,那么就可以在學生的內心埋下運動的種子,啟發學生今后保持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生活當中有許多著名的體育人物和體育故事,這些故事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參與體育運動,熱愛健身鍛煉。女排奪冠的故事、鄧亞萍的故事、郭晶晶的故事,這些故事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是十分吸引人的體育故事。
教師可以對學生講道:“同學們,女排姑娘們勇于拼搏,在平時苦練競技技能,加強體能訓練,最后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奪冠;鄧亞萍從小個子矮小,教練一開始并不看好這個小個子姑娘,但是她憑著一股不服輸的精神,不甘于被埋沒,刻苦訓練,最終得到教練的認可,成為世界冠軍;郭晶晶在小時候還沒有表現出跳水的天賦,教練抱著讓她試一試的態度,讓她參加試練,郭晶晶在訓練當中展示出異人的天賦,最終憑借努力成為世界冠軍。同學們,你們覺得她們的事跡感人嗎?”學生們回答道:“她們好厲害啊,可以成為世界冠軍?!苯處熯@時再對學生講道:“同學們,這些冠軍也是從小開始鍛煉和培養的,大家只要保持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堅持體育運動,將來也一定會取得驕人的成績,鍛煉出健康的身體?!?/p>
小學生非常喜歡一些游戲,在學習和生活當中如果能夠結合一些生活當中的游戲開展體育教學,那么就可以在不知不覺當中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生活當中有許多游戲都是可以作為體育教學內容的,我們常玩的“老鷹抓小雞”“雙人綁腿跑”“小馬過河”等都可以作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游戲當中跑跳,鍛煉身體素質。
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講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作‘老鷹抓小雞’,老師來當老鷹,同學們來扮演雞媽媽和小雞。老師跑起來可是很快的,同學們可不要被老師抓到呀?!边@時,學生會很想和教師一起玩游戲,接下來教師帶著學生一起開展游戲,教師要多跑動,多抓后邊的“小雞”,但是也不需要用全力,只需要注意游戲節奏,帶動學生多跑動即可?;蛘?,利用“雙人綁腿跑”游戲,要求學生兩兩組合,將兩人的一條右腿和另一人的左腿綁起來,之后進行賽跑,對于跑得慢的組合要給予一定的懲罰,要求多跑一圈,以此帶動學生多跑跳,參與體育鍛煉。結合這樣的生活化體育游戲,便可以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
針對小學生的體育教學活動,可以融合一些體育運用項目開展教學,夯實學生的體育競技知識,提高競技能力。足球、羽毛球、籃球、乒乓球等項目都是可以開展教學活動的,小學生在球類運動當中會展現出很高的運動興趣。在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基本的技能訓練,也可以在學生掌握一定的規則和技能之后開展一些簡單的比賽,豐富教學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以足球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到操場,對學生講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練習足球,嘗試踢足球。不知道你們在平時有沒有看過電視節目當中的足球比賽呢?”有的學生回答道“沒有”,而有的回答“有看過”。這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觀看一段足球視頻,為學生展示足球運動的魅力,之后對學生講道:“同學們,足球運動是不是非常精彩呀,我們接下來一起學習足球運動的知識,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好不好?!敝?,教師帶著學生一起學習踢球,教師要帶著學生一起運 動,開展傳球、帶球、顛球訓練,之后為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的足球比賽規則,之后要求學生一起參與比賽,試著在比賽當中提高運動能力。又比如教師在講授排球墊球、籃球運球訓練時,便可以采用生活化手段,改編成學生在生活化中常用的游戲形式,要求他們四人一組,進行正面墊球、小組運球的接力活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抓住課堂的授課時間,還要將教學拓展到課外。教師要著眼于學生生活中的多種需要,使得體育教學活動具有針對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著當地的社會治安情況,對學生進行自我防衛技能的指導,讓他們可以在他人突然襲擊中自保,對小學生而言至關重要。教師還要為學生普及一些急救技能,當遇到他人觸電、骨折或溺水等意外事故時,要有效進行救援,促使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遠離危險、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通過這樣的活動內容,學生便能夠掌握破解常見危險因素與安全隱患的技巧,促使他們健康成長。
同時,體育教學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幫助學生認識到健康身體素質的鍛煉需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除此之外,還要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在課程構建中,教師要增加健康飲食的內容,防止他們放學后去校外小攤胡吃海塞“垃圾食品”。教師要將不吃早餐容易引發結石、胃病,晚餐吃多會發胖等內容融合到課程之中,讓學生對一日三餐合理安排,食用健康的食物,促使學生可以反思自己在飲食過程中的問題,制定出適合自己成長的食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程中加入科學鍛煉的知識,讓學生掌握不同的訓練方式,不同部位采用對應的訓練方式,強化身體機能,真正地將生活和體育結合到一起。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采用生活化的授課方式,通過結合生活游戲、拓展生活知識等方式,讓學生在理解生活與感悟生活提升對體育知識的運用能力,以此更加地熱愛體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