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谷縣新興鎮蔡家寺小學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不僅教會了學生聽說讀寫,也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情景教學法,可促使學生獲得形象的場景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本文首先指出小學語文教學現狀,然后分析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優勢,最后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策略,以供參考。
素質教育的推進,雖然改變了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但“填鴨式”教學模式依然在部分學校存在?!疤铠喪健苯虒W以教師為主體,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形式,強行灌輸知識內容,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如此教學,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對教師、學習產生厭煩感,繼而影響個人發展。新的教育背景下,創新教學理念和方法,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就成為了決定教學成果的關鍵因素。
1.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學習知識的效率高,但同時自控能力弱,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填鴨式”教學不適合在小學生中使用。而情景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特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通過分析學生的心理需求、學習需求,利用創設的情景進行趣味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
2.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教材內容。在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景教學法,將不同知識點進行結合,甚至是跨學科整合,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而且,能營造積極、活潑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牢固掌握所學知識。
3.提升學生團隊協作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是相互獨立的,強調學生的個體化。情景教學則經常采用團隊協作的形式,例如游戲、競賽、角色扮演等,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鍛煉思考能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對于培養集體榮譽感具有重要作用。
1.將實物引入教學。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來看,他們對于外界事物的認識、對知識的理解比較淺顯,語文教學必須貼近實際生活,才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變抽象為具體。以《畫楊桃》一文為例,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楊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對楊桃的外觀形態有直觀的認識。然后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文章內容向學生提問:“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將實物引入教學后,可以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教學效率。
2.創設實際教學情景。教師創設教學情景之前,首先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刻、全面的把握,打破學生和教材之間的隔閡,讓學生順利走進文章情景。以《多彩的春天》一文為例,首先,教師讓學生回憶自己曾旅游過的地方,說一下游玩時的所見、所聞、所想,并和其他學生相互交流。其次,把交流互動的重點,從旅游轉移到文章上,告訴學生《多彩的春天》就是作者游玩時的感受。再次,讓學生尋找作者游玩時有哪些和自己不同的感受,學習別人的寫作手法。如此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高效完成教學任務。
3.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小學生學習知識,很大程度上是興趣使然,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景教學法的實施,要求教師巧妙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潛能,帶著疑問學習知識、解答問題,對文章脈絡有清晰的認識。以《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一文為例,教師可以找到大眼睛女孩的圖片,學生觀看后提出問題:有誰認識這個女孩嗎?這個女孩在想什么?我們怎樣做可以幫到她?從教學一開始就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學生保持高度注意力,配合教師的節奏思考,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4.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手段。新時代,信息技術走進課堂,一方面打開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也減輕了教師的壓力。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按照教學要求以及文章內容,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情景,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情景中掌握知識。尤其要注意的是: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時不能單純按照課件的內容照搬執行,而是結合學習內容、學生特點仔細備課,融入豐富的元素,例如圖片、音樂、視頻等,讓學生身臨其境,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
綜上所述,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入手,可知小學語文教學具有一定難度,而且有些教師依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以趣味情景教學為核心,結合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