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東平 杭州市蕭山區(qū)進化鎮(zhèn)初級中學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大量攝入,平時又缺少運動。大多數(shù)的同學忙于做作業(yè)、看電視、玩游戲,根本不會主動參與課外的體育運動,造成很多學生越來越胖。而且越胖的人越不喜歡體育鍛煉,時間久了就恐懼體育運動、怕上體育課。而我們的體育教學的要求和考核標準是一刀切,沒有因為“小胖子”“特殊孩子”的原因而改變。這對那些向小沈同學那樣的胖子就帶來煩惱和難度。要提高他們的運動成績十分困難,讓體育教師也束手無策,不知如何去教他們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能夠充分享受的運動的樂趣。一方面我們作為教師也要反思,是不是我們的教學方法、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存在著什么問題?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去關(guān)注這些“特殊孩子”的實際情況呢?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體質(zhì)、運動技能、運動水平、學習態(tài)度、學習興趣的劃分,來改進自己的教學技巧。如何做到確定區(qū)別對待,因材施教,確保每個孩子真正享受到運動的樂趣。
小沈同學由于父母很早就離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在家由爺爺奶奶照看。平時在爺爺奶奶的寵愛下,家里成了“小霸王”“小皇帝”,雙休日、假期整天待在家玩手機、看電視,而零食又不斷、缺乏體育鍛煉,逐漸變成了一個小胖子,現(xiàn)在體重有117公斤。本身他的體能、技能都比別的同學要差一些,對體育學習態(tài)度也不是很端正。一到體育課就跑到教室辦公室先問一下“老師,今天是自由活動還是什么內(nèi)容?”如果與跑步、技巧有關(guān)的內(nèi)容,他就說“老師,今天我的胃有點不舒服,想請假。”總是找借口逃避上體育課,即使到了操場上,也是找個理由要見習,逐漸的產(chǎn)生了自卑心理,其他的同學都要說他的病是裝的,是偷懶,還給他取了個綽號叫“沈賴皮”“沈胖子”,讓老師不要相信他,他就和同學吵架,不是與這個同學打架就是與別的班級的同學在吵嘴,弄得與同學之間的關(guān)系很不融洽。班主任老師多次與他談心、去家訪,收到的效果較差。有時他還與老師頂嘴,說“我這么胖的一個人,讓完成真難得動作,而且不是跑步就是引體向上等項目,都是我不喜歡的,況且我做不到也做不好,你們不要管我吧!再說,我的身體很好,也不需要這樣鍛煉……”態(tài)度十分不友好,搞得體育老師也無語。
準對小沈這樣的同學的情況還有許多,那我們作為體育教師應該如何讓這些孩子與其他的人一樣呢?讓他們也能夠積極參與體育運動,享受運動的快樂,掌握鍛煉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為終身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作為一名體育人都應該深思的問題,我覺得我們在教學方法和要為這些特殊孩子量身定制一套運動處方,在教學策略上要精準施策,做到策略跟進。
策略一、促膝談心,疏導情緒。
為了給小沈同學這樣過于肥胖的孩子,在上體育課時有困難的學生樹立自信心和鼓勵,消除心理上的一些緊張、不安、克服自卑、自閉的情況,我們就要想辦法讓他改變一些不良的學習風氣,讓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能夠融入班集體的活動中。因此我們教師要有耐心、多次交流、溝通,疏導這些孩子心理情緒,同時我們對他們要有充分的信心,要循序漸進,不能過于急躁、不能急于求成、對他們的要求不要過高,就像牽著蝸牛散步一樣應該慢慢來。一旦過快過高的要求,容易使學生反感、厭煩,有抵觸情緒。
策略二、個體差異,激勵進取。
在體育教學中,一個班的學生沒有幾個在身體條件、身體素質(zhì)各方面都是很優(yōu)秀的。這種差異一方面與本身的運動天賦有關(guān)。另一方面與家庭的生活條件、平時吃喝的營養(yǎng)搭配、空余的時候的鍛煉、周圍環(huán)境因素也有很大的關(guān)系。如果我們在教學中往往采用老一套的做法:統(tǒng)一的教學內(nèi)容、固定教學方法、死板的評價方式來衡量學生,那么我們收到效果肯定是失敗的。在面向全體學生體育課程教學中,內(nèi)容的選擇、評價方法等等,都要充分關(guān)注孩子的自身的身體條件的不同,不能過分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比較,更不能將學生的一刀切的分成好、中、差這些等第,而是要給孩子們營造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和提高,體驗到的成功樂趣,提高他們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勵他們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思考:在此案例中我們體育教師由于沒有過多關(guān)注學生的身體條件、身體素質(zhì)、運動技能的差異,而搞一刀切,采用傳統(tǒng)的標準、陳舊教學內(nèi)容、過時教學方法、單一的評價標準來要求每一個學生。向小沈同學由于過于肥胖,如果我們在1000米測試時候降低評分要求,例如先讓他盡力的跑,看能夠跑到什么時間(7分20秒),通過溝通、鼓勵,然后與他約法: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但也不能要求太大,鼓勵他盡最大努力囊過跑到7分鐘以內(nèi),如果能夠在進步一點,我就給他一份禮物,只要他盡力。這樣,就要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希望他再盡一分力能達到理想的成績,這樣逐步逐步的一點一點的努力,他終于能到5分30秒,最終到達了我們第一步想要的成績。首先不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比較,不分優(yōu)秀、良好、及格幾等,而是先要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氣氛。經(jīng)過一學年不同方式的練習(興趣練習、游戲練習、)下來,小沈同學改掉與他人吵架,克服自卑心理,覺得自己也能與其他同學一樣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享受運動的樂趣。
策略三、降低要求,循序漸進。
由于每個學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興趣愛好,在一定條件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多關(guān)注這種差異,培養(yǎng)他們的特長,終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設相互合作學習、互幫互學的氛圍,不斷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小沈同學開始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甚至害怕上體育課,只要我們找到癥狀病因,就可以對癥下藥。可以通過心理疏導、小組互助等形式來幫互他,或者利用在自主學習中讓他能夠融入班級中,在自主運動中體驗到運動的樂趣,讓他在心理上能夠接受體育運動,走出去投入到參與運動的一個過程,慢慢的他在運動中體會到樂趣,運動熱情會逐漸高漲,就能夠積極的參加體育運動中來,運動水平也會逐步提高。對運動產(chǎn)生自卑心理的也會逐步消失,人也變的開朗、活潑、陽光啦。
思考:對于案例中的小沈不喜歡體育課中高強度、大運動負荷的運動項目采取逃避、搗亂,究其原因主要是對讓體育運動沒有興趣,與同學關(guān)系相處不是十分融洽,同學們覺得他是搗蛋王,也不理睬他、厭惡他、排擠他。教師在上體育課時候一方面要更多的關(guān)注他,另一方面也要跟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讓更多的同學喜歡上體育課。同時挖掘他們的興趣點,通過興趣的培養(yǎng)、同伴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幫助,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內(nèi)容(推小車、齊心協(xié)力、抱球接力等等)這樣不但能引起他對運動的興趣、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友誼,就能夠積極的參加運動,也不會擾亂課堂紀律。
策略四、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
記得一次在《助跑起跳在跳上成跪撐狀》中,需要分4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學習《踏跳技術(shù)》,第二課時是《踏板起跳在跳箱上成跪撐狀》,第三課時是《站在跳箱上向前挺身跳下》,第四課時是學習《練習組合動作》。在前三個課時上,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單個動作。由于只要完成一個單一環(huán)節(jié),因此難度相對比較低,每個學生都能順利的完成練習任務,在第四個組合動作的學習上就存在較大的問題,不管從動作完成的難度,還是要順利完成動作的要求上心理壓力就比較大,學生會有一定的恐懼心理。在老師和旁邊同學的鼓勵、吶喊聲中,多數(shù)學生能夠基本完成了動作。但是小沈同學就是不能順利的完成動作,不是踏跳不準確到位,就是起跳時間把握不好。看到這些現(xiàn)象,我對他采取先分解一些動作,做到逐步鞏固、多練措施:第一,讓小沈同學多次復習前面的動作、鞏固分解動作;第二、利用同學們的拍手鼓勵、語言鼓舞、請優(yōu)秀生同學給他做展示、多次講解等來增加他的信心和勇氣,我也不失時機的給予積極性的語言鼓勵、表揚:“剛才的幾個動作已經(jīng)做的不錯,再努力一點就更棒了”。但是小沈還是猶豫不決,十分膽怯,不敢嘗試做組合動作,好幾次跑到跳箱又走了回來,不敢跳上去。在這樣來回好幾次,還是要求他繼續(xù),讓他勇敢的嘗試,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克服心理恐懼障礙,相協(xié)調(diào)一定會順利完成任務。我再次分析了一下原因,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次做組合動作時,還沒出色完成,對自己不自信,再加上意志薄弱,才產(chǎn)生此時的情況。所以我轉(zhuǎn)變剛才的鼓勵,柔和的教學態(tài)度,轉(zhuǎn)用比較嚴厲的語氣,用堅定的手勢,要求他注意力集中,必須在這節(jié)課完成任務。小沈原先那猶豫不決的表情轉(zhuǎn)為了無可奈何,眼睛死死盯著前面的跳箱,終于下定了決心。助跑,踏跳,成跪撐狀,起立,挺身跳下,盡管有些缺陷,但是動作一氣呵成,盡管動作做得不是十分完美,但也能夠順利完成。對他的成功同學們報以熱烈鼓掌,同時我也不失時機的對他進行了表揚。小沈同學由原先的緊鎖的眉毛也舒展開了、笑容也露出來了起來,露出了驚喜的神色,然后第二次、第三次……最后達到了教學目標。采取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讓小沈同學建立信心,克服恐懼心理,基本上也能順利完成動作要求。我再次分析了一下原因,認為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次做組合動作時,還沒完成,對自己不自信,再加上意志薄弱,才產(chǎn)生此時的情況。所以我轉(zhuǎn)變剛才的鼓勵,柔和的教學態(tài)度,轉(zhuǎn)用比較嚴厲的語氣,用堅定的手勢,要求他注意力集中,必須在這節(jié)課完成任務。小沈的表情由猶豫轉(zhuǎn)為了無可奈何,眼睛盯著跳箱,好像下了很大的決心似的。助跑,踏跳,成跪撐狀,起立,挺身跳下,盡管有些缺陷,但是動作一氣呵成,盡管動作做得不是十分完美,但也能夠順利完成。對他的成功迎來了同學們熱烈掌聲,我也對他鼓勵性表揚。小沈的表現(xiàn)欲也強烈起來了,露出了開心的神色,然后多次的努力,最后達到了教學目標。采取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讓小沈同學建立信心,克服恐懼心理,基本上也能順利完成動作要求。
思考:讓有困難的孩子與體育優(yōu)秀生完成同樣的目標是不公平的,教師應該幫助他們形成既有挑戰(zhàn)性的而又不可及的目標,在教學中采取適當降低難度和要求,樹立自信心、克服困難的決心,糾正了他們在體育課中的心理障礙,使原本一個“特殊孩子”也能完成對他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任務,讓他享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
處理設計:試驗共設8個處理。A:施磷肥10 kg/畝(鹽城磷肥廠生產(chǎn)的雙昌牌顆粒磷肥,P2O5≥12%,下同),B:施磷肥20 kg/畝,C:施磷肥40 kg/畝,D:施磷肥60 kg/畝,E:施磷肥80 kg/畝,F(xiàn):施磷肥100 kg/畝,G:施磷肥120 kg/畝,H:不施磷肥,對照。
策略五、關(guān)注技能,熱愛學生。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為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他們的學習內(nèi)容,采用多元的評價方法,使運動技能水平不同的學生都能夠?qū)W習更多的知識,不斷的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獲取成功的喜悅、享受到運動的樂趣。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假如體育教師給予這些學生更多的關(guān)愛,鼓勵、機會,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他們的進步將會很明顯,一個體育“特殊孩子”很可能會轉(zhuǎn)變?yōu)橐幻绑w育達人”,充分享受到體育的樂趣。
思考:由于每個人對運動技能掌握的程度不一樣,向小沈同學由于過于肥胖、自卑,導致對運動技能的掌握存在較大的困難。因為孤獨、不合群,缺少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而造成的心理問題而缺乏運動興趣。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而搗亂課堂紀律,對這些“特殊孩子”首先要心中充滿對他們的熱愛,絕對不能對他們放棄不管。利用課余時間、休息時間、平時空余時間多找他們聊聊,解開他們的心結(jié),關(guān)注他們的實際運動水平,建立運動興趣,采用一步一步的方式方法,讓他們慢慢掌握運動技能。
策略六、尋找榜樣,合作學習。
與班主任及時溝通,改變其周圍環(huán)境的氛圍,調(diào)換體育課的站位,在他的周圍安排幾個比較熱心、主動的同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氣氛,也為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打好基礎。通過合作學習方式對于“特殊孩子”的來說,一方面通過體育教學使他掌握體育鍛煉的方法和同學之間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相互評價,相互激勵的能力,還能培養(yǎng)與同伴共同承擔責任和相互激勵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合作學習中可以分享他人的運動快樂,學會相互包容,有效降低因失敗產(chǎn)生恐懼和因孤立產(chǎn)生的焦慮。因此,合作學習是使“特殊孩子”提高運動成績、享受運動快樂的有效手段之一。
思考:在案例中,小沈與小金建立合作伙伴。他們相互交流,在小金的幫互下,能夠與他的好朋友小金相互合作,通過嘗試練習,取得順利的完成運動項目,并且樂趣,并且愛上了體育運動,上課也不會搗亂了,從一個讓同學們厭惡、老師頭痛的壞學生轉(zhuǎn)變成一積極向上,也能與同學之間相互融洽,讓老師刮目相看的好學生。
策略七、捕捉亮點,多元評價。
思考:通過全方位、多元化的評價,讓那些“學困生”“搗亂生”“體育課會感冒”的“特殊孩子”提高信心,得到自尊。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改變以前不好的行為習慣,逐步產(chǎn)生了愛學、樂學、好學的良好境界。
策略八、相互交流,共同提升。
利用在課前和課后的時間,不拘內(nèi)容、不拘形式地與這些“特殊孩子”交流、談心,拉近老師與他們的距離,讓他對教師產(chǎn)生信任感,像朋友一樣的坦誠交流,在交流中盡量讓他擔當“主角”,老師做一名“忠誠觀眾”,傾聽他的敘說。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從他的敘說中,來改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甚至教學風格。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運動參與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增加與同學間的接觸、交流、相互了解。教師在聆聽中對他付出的努力肯定、及時的鼓勵。
思考:只要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多交流、多溝通。只要教師的角色發(fā)生轉(zhuǎn)換,從一名指揮官轉(zhuǎn)換成一名協(xié)作者,慢慢的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一個過程。學生也會樂學、好學,這樣課堂氛圍濃烈,教學效果也明顯好轉(zhuǎn),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最大化的效能。
1.批評的對象應是運動技能、運動行為,而不是他們的人格
體育教師在批評學生時,應指出的是學生的運動技能上的錯誤,對學校、班集體以及體育課的危害不良影響是什么,而不應該對做出該行為的學生進行人身攻擊、人格侮辱等,尤其不能借體育課的“特殊”之處進行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只有當學生能理解體育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動作技能、行為習慣不良行為的反應時,他改正錯誤的心態(tài)和決心才有可能時堅決,才能奮發(fā)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運動水平。
2.熱愛“問題學生”是批評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證
有些體育老師認為自己只要管理好體育課,至于“問題學生”,那是育德教師或者班主任的事情,更有甚者,直接把“問題學生”送交政教處處理。殊不知,這樣,發(fā)而使“問題學生”更加抵觸體育課,無法與體育老師進行心理溝通。如果老師在平時能夠給學生多一點愛,師生之間相互信任、關(guān)系融洽,學生就容易接受體育老師的教誨。
3.溝通交流是量身定制的前提,精準施策是取得成功的保證
充滿愛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心中有愛,用愛心、耐心和細心去換孩子的一顆懵懂的心,去孵育、澆灌孩子的心。對于“特殊孩子”的教學要量身定制、確定運動處方和改進策略,對于復雜煩瑣的動作要求,只能從簡化到不能簡化為止,讓他(她)逐步掌握、到熟練的過程,使他們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和樂學.就能達到成功彼岸。讓我們生活中處處開滿真、善、美的鮮花,讓每一個“特殊孩子”都能夠享受到美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