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巖 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zhèn)中心小學
籃球是小學體育學科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良好的籃球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小學生的體適能、鍛煉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均具有重要意義。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游戲教學法以其趣味性、娛樂性的優(yōu)勢,在籃球教學中得到深入應用。下面,筆者從創(chuàng)設情境、因材施教、減少對抗、重視紀律、加強合作、安全防護、反饋評價等角度入手,分析游戲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
小學生在學習中所表現(xiàn)出的熱情大多源于一種感性沖動,而這種沖動感通常需要在良好的情景中生成。對此,體育教師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教學方式,在組織游戲活動之前,為學生營造引人入勝的游戲情景。讓學生在初次接觸游戲時,就對活動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參與興趣。以此作為鋪墊,教師就可以事半功倍的完成接下來的教學設計。
例如,在教學運球、傳球等技術時,體育教師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為學生播放兩個籃球游戲的視頻:帶球障礙跑、溜猴子。帶球障礙跑游戲需要運球者在保持不走步的狀態(tài)下,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到達終點。活動過程中,運球者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障礙物,比如與胸等高的欄桿、窄小的獨木橋等等。溜猴子的規(guī)則是多數(shù)人在外面圍成一個圈,擔任溜猴師傅,少數(shù)人在圈內(nèi)擔任“猴子”。游戲開始時,溜猴師傅在外圈要不停的傳球,猴子要不停搶奪,當碰到籃球時,傳球者與猴子的身份進行對換。當學生通過視頻,看到參賽者在各種奇怪的障礙物前屢屢受挫,以及溜猴師傅被“猴子”搶奪成功,垂頭喪氣走到內(nèi)圈時,就會忍俊不禁,從而對本次游戲活動充滿期待感。隨后,教師再因勢利導,合理利用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將本堂課的傳球和運球的教學目標講解給學生,就能順利完成接下來的教學任務。
由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性格特點存在差異性,所以小學籃球游戲教學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學形式,而是要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jù)學生的身高、體重、性別、性格來制定合理的培養(yǎng)方案。如果教師沿襲“一刀切”的教學方式,那么只能滿足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理念,對小學生的學習成長十分不利。
首先,由于男女學生之間的差異,男學生普遍喜歡運動幅度較大、競爭性較強的游戲活動,而女學生則喜歡運動幅度較小、技巧性較強的游戲。針對學生喜好的不同,教師可以引入多種類型的游戲,以豐富學生的運動選擇。比如,在男學生的籃球游戲中引入比賽機制,鼓勵學生通過個人競技或團隊競技的方式來參與游戲。而女學生的籃球游戲則以花式運球、花式投籃為主,游戲活動中不必拘泥于正統(tǒng)規(guī)則,可以給予女學生更好的游戲自由度。其次,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發(fā)育特點,為其推薦合適的游戲定位。比如,對身體高、彈跳力好的學生,可以多推薦投籃類型的游戲,對個子矮、行動敏捷的學生,可以多推薦帶球類型的游戲。綜上所述,教師應當讓游戲活動能充分契合每一名學生的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在游戲中深刻感受到籃球運動的魅力。
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未發(fā)育成熟,在籃球游戲中,應當保持在適量、適度的范圍之內(nèi)。而籃球作為一種競技運動,經(jīng)常需要進行身體對抗,小學生由于自身肌肉力量、柔韌度、平衡性的發(fā)育不足,很難參與到專業(yè)性的運動之中。此外,小學生的自制力相對較差,在娛樂性、趣味性十足的游戲中,很難克制住自己的行為,不僅會導致自己因運動過度而出現(xiàn)身體損傷,還容易與其他學生產(chǎn)生運動沖突。因此,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法時,應當盡量減少對抗,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針對這個目標,教師首先要合理篩選游戲內(nèi)容,剔除掉容易出現(xiàn)身體碰撞的游戲類型。比如傳統(tǒng)籃球運動中的1v1對抗、爭球游戲,都不適合作為游戲教學的選擇。其次,教師要完善游戲教學的課程設計,盡量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控制好每一個游戲場次的參與人數(shù),調(diào)整好游戲教學的節(jié)奏。即使學生在游戲中出現(xiàn)矛盾,也能維持在可控范疇之內(nèi)。其三,教師要端正學生的游戲心態(tài),提示學生不要過分重視勝負,因求勝心太強而與其他同學出現(xiàn)身體沖突。最后,教師要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用正確的姿勢與他人進行游戲活動,不在游戲中做出危險的動作。由此,從多角度入手,打造健康、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對學生的身心成長十分有利。
小學生的性格比較活潑,在籃球游戲活動中,經(jīng)常會有忘乎所以的表現(xiàn)。一旦學生的興奮度超出其個人的掌控,很容易破壞籃球課堂的紀律。這樣不僅會影響到課堂教學,還會干擾到其他學生的學習。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法時,應當加強紀律監(jiān)督工作,以規(guī)范學生的運動過程。
比如,教師在組織某項籃球游戲活動時,首先要對學生說明,這個游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能對學生的成長起到什么樣的幫助作用。讓學生充分了解游戲活動的目的,而不是以純玩樂的態(tài)度來參與游戲。此外,教師在籃球游戲教學中,一定要強調(diào)規(guī)則的重要性。例如在帶球障礙跑活動中,有些學生為了更快到達終點,沒有按照游戲規(guī)則來面對障礙,而是投機取巧,從障礙旁邊繞過。此時,教師應當嚴肅指出小學生的錯誤,并將其罰下場地,讓學生認識到規(guī)則的嚴肅性,意識到自己行為不正確的地方。由此,通過重視紀律,嚴格執(zhí)行游戲規(guī)則,為學生營造公平、公正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端正小學生的籃球學習心態(tài),培養(yǎng)健康的運動價值觀,充分挖掘學生的成長潛能。
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體育教師在應用游戲法時,不要以單人游戲為主,而是要加強小組合作,讓學生在融洽的團隊氛圍內(nèi)完成游戲活動。這樣不僅能促進學生的人際交流,提高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親密度,也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讓學生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比如,教師可以組織“模擬進攻”籃球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將學生分成5人一組和15人一組,其中,15人一組擔任防守方,可以在籃球場上任意選擇防守地點,但運動半徑不能超過一米,且不能同時集中在籃下禁區(qū)內(nèi)。5人一組擔任進攻方,需要在躲避對方防守的同時,從籃球場地的一側運動到另一側,完成最后的投籃。由此可見,在這項游戲活動中,進攻方十分看重團隊合作。如果只是單人進攻的方式,很難在對方的防守中找出合理的進攻路線。而通過團隊合作,就能提高進攻的機動性,提高攻破對方防守的概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移動設備,為學生播放一些趣味籃球團隊運動,讓學生了解到在這些團隊合作中,每一名成員都發(fā)揮了什么樣的作用,為團隊的勝利作出了什么貢獻。當學生看到視頻中技術出色的個人被配合默契的團隊輕松壓制,就能認識到團隊合作的價值,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成長。
小學生在籃球游戲中,需要進行奔跑、跳躍、迅速轉變方向等身體運動。由于小學生的身體發(fā)育不夠成熟,在運動幅度超出身體控制界限時,難免會出現(xiàn)身體損傷。因此,教師應當盡力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減少小學生受傷的可能性,盡可能的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
首先,在游戲教學之前,教師要檢查好場地設施,觀察游戲設備是否有老化、破損的情況,場地是否有濕滑、塌陷的地方。一旦發(fā)現(xiàn),就要及時加以修補。否則,學生很容易因為場地設施的不完善而出現(xiàn)誤傷。其次,教師要在課前帶領學生做好熱身運動,充分拉伸學生的筋骨、韌帶,讓學生在充分暖身的狀態(tài)下參與游戲,以防止學生出現(xiàn)韌帶損傷、肌肉拉傷的情況。其三,教師要教導學生一些科學的自我保護方式。比如,如果在奔跑時不小心摔倒,應當順著摔倒的趨勢就地翻滾,并保護好頭部。而不是用手強行支撐地面,否則很容易有骨折的風險。其四,如果籃球游戲內(nèi)容相對比較劇烈,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護膝、護肘等裝備,以預防運動事故的發(fā)生。最后,在完成游戲教學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做好整理運動,舒緩身體,防止學生因運動過度而出現(xiàn)肌肉損傷的情況。由此,教師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全面做好安全防護,對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法,教師和學生在磨合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果教師不關注這些問題,很容易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降低籃球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應當重視反饋評價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評價的方式,帶領學生對整堂游戲教學進行復盤,全面總結學習收獲,彌補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比如,體育教師可以組織運動展示會,讓小學生通過團隊合作或個人表演的方式,展現(xiàn)一下自己在籃球游戲中的學習收獲。同時,教師和其他同學擔任評委,對該生的表演成果進行打分評價,談一談這名學生的籃球運動有哪些亮點,有哪些不規(guī)范的地方。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自主評價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運動心得,談一談自己在運動中遇到哪些未解決的難題。隨后,教師全面梳理學生的自評和互評結果,對每一名學生的進步程度、游戲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學生在籃球游戲中體現(xiàn)出的短板,并為學生下階段的鍛煉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調(diào)查問卷的方式,向學生尋求反饋,詢問學生對游戲活動還有哪些學習訴求?自己在游戲教學中有哪些表現(xiàn)不足的地方?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反饋結果,找出合理的改進方案,讓籃球游戲教學做到精益求精。
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應用游戲法,可以讓籃球課堂更具有娛樂性、規(guī)則性、目的性,十分契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體育教師應當合理利用游戲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加強課程設計,用游戲來激發(fā)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心理素質、合作精神,這對于學生的身心成長具有積極性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