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開來
(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月亮島街道中嶺小學 湖南 長沙 410000)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性課程,在整個語文的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提升,對于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教學要更加重視對學生思維和素養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利用語文知識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目前的小學生在學習語文上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為了樹立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教師應該積極地利用繪本進行教學,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繪本中包含了精美的圖片和生動的介紹,通過一種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呈現,成為了教師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資料。教師通過繪本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性質,更好的建立起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學生通過繪本的學習能夠更好地建立起獨立學習的意識。而且繪本和小學生的認知和年齡相符,更容易被學生接受,讓學生在學習語文上面獲得更多的自信。
1.1 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要想讓學生樹立對于語文學習的自信,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興趣。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語文課堂的趣味性,這樣學生才愿意去學。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掌握的知識也閱歷還比較的少。如果教師還是按照傳統的模式進行教學,往往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將繪本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可以借助圖畫了解知識,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給學生營造輕松地課堂氛圍,讓學生逐漸的對語文產生興趣,使得語文學習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1.2 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養成。新課標下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它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而良好的語文素養包含了學生扎實的語文基礎、良好的語文習慣和其他的語文能力。在小學階段如果能夠將繪本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讓學生思考和表達,那么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得學生獲得表達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2.1 引導看圖,品味圖畫。繪本本身就是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借助于圖片和簡潔的文字進行呈現。而其中圖是關鍵,要想領悟故事的內涵還是需要從圖中入手進行分析。為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仔細的看圖,學會觀察圖片中人物的形態、動作等等,通過圖片的賞析感受故事中蘊含的情感。比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母雞蘿絲去散步》這部繪本作品時,如果學生只是對繪本中的文字進行了閱讀并不能夠深刻的領會到繪本的趣味性,這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看圖,通過圖片的展示學生才能夠看出整個故事的跌宕起伏,而這樣的一種教學也對于學生進行多幅圖的看圖寫話起到了很大的幫助。當學生學會了如何通過圖畫理解故事后,在后面的寫話中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2.2 講解語言,感受積累。雖然繪本中圖畫是核心內容,但是也離不開文字的補充。所以教學中教師也要能夠注意引導學生理解文字,能夠做到文字和圖畫的配合,感受繪本中語言表達的獨特魅力。例如在學習《暴風雨中的孩子》的繪本時,作者通過一些小詩展現了暴風雨這個自然現象,對于自然界進行了細致的描述,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聲的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另外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的教材中,很多的課文也是通過小詩的形式呈現的,這樣一來也促進了學生對于這些課文內容的理解。
2.3 感悟內涵,分享體驗。繪本中除了有趣的圖畫和生動的語言外,其實也蘊含了很多的哲理,那么這也是教師需要訓練的一個方向,通過引導學生感受故事中的哲理和思想,讓學生的心思變得更加的細膩。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進行溝通交流,培養學生表達自己的自信心,分享自己的一些閱讀的體驗,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例如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就是一篇講愛和生命的寓言故事。那么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思考這一部繪本作品的內涵,讓學生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而這些對于后續的部編版教材中《狐假虎威》、《坐井觀天》這些寓言故事的學習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探索全新的教學方式,通過繪本教學來不斷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在學習語文方面的自信心。通過繪本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起到育人的效果,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不斷的提升。使得學生真正愛上語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