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亮
(甘肅省華亭市皇甫學校 甘肅 華亭 744100)
初中生是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因此老師應該重視起來,通過改變教學模式或者其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能力。數學一直都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比較重要的一門課程,但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數學也考查學生的一些能力,需要老師的指導。我們都知道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問老師,但是好多學生因為不自信或者學習成績不好而不敢問老師,慢慢的就放棄了,所以老師要將學生的這種能力在教學中逐漸提高,下面就是我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的淺談。
課前預習對于每一個學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提前預習會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不足,并且預習之后學生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說出來的可能性更大,老師再對此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主動提問。如,在前一節課程中提出下節課的預習要求,并且提出幾個問題給學生,讓學生在預習中解決這些問題,進而使得學生在預習中發現更多的問題,這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也會有所提問,加深學生的記憶,培養學生提問的興趣。在不斷的重復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就會有所提高,而且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也會相應的提高,學習效率也會增強,一舉多得。
例如,在初中數學中我們會學到:三角形,在這一章中設計到的概念很多,而且可能會有學生將其弄混,尤其是學到“三角形的高、中線與角平分線”,因此老師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讓學生自己了解,并在課上的前幾分鐘說出自己的疑問點,長時間的這種方法就會讓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有所提高。
與其他學科相比,初級中學數學難以理解和掌握,主要是因為初級中學數學中有許多抽象的概念,需要理解大部分的定理與公式,對大部分學生來講,數學學習中可以感受到困難。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越來越不適合當今學生的發展,因為這種方法是老師處在主動的地位,學生是非常被動的,既不符合當今的教學理念,也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所以老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因為在小組中,學生會比在課堂中更加主動,并且也會因為一些問題而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對不懂的問題進行提問,從而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
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是初中數學中較為重要的一節知識,在這一節中會涉及到它的概念、解法和與實際聯系的問題。如果只是老師進行講,學生的印象可能并不會特別深刻,所以老師可以將學生按照對知識的接受程度進行分組,出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討論,比如可以出一道計算題,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解出來,然后在組內討論怎么運用消元法來解決,在此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問題很困難,學生就會向老師和學生進行提問,從而培養了學生主動提問能力。
評價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好多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他們就是因為怕自己的問題過于簡單而受到嘲笑就漸漸不敢主動提問,進而喪失了這種能力,所以老師要有科學的評價機制,不管是多簡單的問題也要有耐心,并且還要在回答完之后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能夠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問,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提高他們主動提問的能力。
例如,初中數學最開始講的是“有理數”,然后我們會學習其運算,對于一些接受能力較差的同學,以有理數的乘方來說,他們可能就不會特別清楚這些運算,但老師要在做完題之后進行詢問同學是否明白,有不懂的同學老師就可以問他哪里不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會提出自己的問題,提出之后,老師要耐心的回答,提高自信心,并給他們一些評價,引導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提問。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老師要在教學不斷提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發展過程中,培養了學生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論是哪一個學科,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數學這門學科更需要這門能力,因為數學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所以老師要通過一些途徑來有效提高學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