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士渠 福建省泉州市臺商投資區洛江中學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時指出,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鍛煉意志[1]。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防控時期,對于學生體質健康的關注被提到了新高度。學生經過超長寒假的居家學習,體質、體力、運動技能下降明顯。充分挖掘課余體育訓練的功能和價值,科學開展適時的課余體育訓練迫在眉睫。面對新形勢下的突出問題,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學校體育工作的指導意見》[2]。本文對泉州臺商投資區的6所初中校課余體育訓練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探索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初中校如何更好地開展課余體育訓練等問題,為改善初中課余體育訓練現狀,進而促進體質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本文以泉州臺商投資區的6所初中校課余體育訓練現狀為研究對象。涉及學生327人,其中男生159人,女生168人,分別占比48.6%和51.4%。
1.文獻資料法
查閱、收集國家、福建省有關課余體育訓練的文件,近幾年來國內學者發表的有關課余體育訓練的研究論文,以及我區6所初中校課余體育訓練的相關數據、材料,為本文的選項和論述提供理論和客觀依據。
2.專家訪談法
通過走訪和電話聯系市、區有關體育教師,對防疫常態化時期課余田徑訓練的具體組織形式及訓練情況進行訪談,并對防疫常態化時期如何提升課余體育訓練效果等問題進行探討。
3.數理統計法
對所回收的問卷數據用問卷星和Excel軟件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處理。
4.問卷調查法
特殊時期采用電子問卷,計劃發放問卷330份,共收回327份,均為有效答卷,其中女生168人,男生159人;七年級114人,八年級104人,九年級109人。回收率為99.1%,有效率為100%。
問卷顯示,在關于對課余體育訓練感興趣程度的問題上,有100人選擇很感興趣,占比30.58%;選擇一般的有222人,占比67.89%;還有5人選擇沒興趣,占比1.53%。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對課余體育訓練的興趣度一般,課余體育訓練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
問卷顯示,在關于每周參與課余體育訓練次數的問題上,以每周參與1-2次為主,有183人,占比55.96%;有64人每周參與3-4次,占比31.8%;有36人每周參與5次以上,占比11.01%;仍有44人每周不參加課余體育訓練,占比13.45%。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生每周參與課余體育訓練的次數較少,并且有部分學生不參與,說明參與程度整體水平較低。
問卷顯示,在關于平均每次訓練時長的問題上,有120人選擇了30分鐘以下,占比36.7%;有177人選擇了30-60分鐘,占比54.13%;還有30人選擇了60分鐘以上,占比9.1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生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時間相對合理。
問卷顯示,在關于課余體育訓練運動強度的問題上,有144人選擇了一般,占比44.03%;有32人選擇了強,占比9.79%;有137人選擇了弱,占比41.90%;還有14人選擇了不清楚,占比4.2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生認為自己參加課余體育訓練的強度適中,同時也有不少同學認為強度較弱。
問卷顯示,在關于課余體育訓練更傾向于哪種方式的問題上,有246人選擇了和伙伴一起,占比75.23%;有42人選擇了獨自一人,占比12.84%;還有39人選擇了喜歡人多但不一定是朋友,占比11.93%。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學生喜歡訓練時有伴。
問卷顯示,在關于課余體育訓練喜歡哪個運動項目的問題上,有197人選擇了跑步,占比60.24%;有157人選擇了羽毛球,占比48.01%;有119人選擇了武術,占比36.39%;選擇籃球、足球、排球的同學,分別占比29.97%、26.61%、12.84%。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多數學生更喜歡參加少身體接觸、少聚集的運動項目。
問卷顯示,在調查的6所學校中,33.3%的學校訓練項目和時間減少,66.7%的學校訓練停擺。調查發現,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各校均對學生的健康高度重視。部分學校因課余體育訓練對疫情防控存在風險、安全責任重、配套條件不成熟、無比賽任務、天氣炎熱等原因導致訓練項目和時間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訓練停擺等情況。
問卷顯示,在影響學生參與課余體育訓練因素調查中,47.9%的學生選擇了缺乏時間,41.89%的學生選擇了父母不贊成和學業繁重。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晚,網課教學效果不理想,文化科在較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全冊的教學任務,導致教學進度快,教學任務重。加之家長、科任老師對課余體育訓練認識不足、不支持,認為訓練占用時間、消耗精力,會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使得學訓矛盾突出,進而出現訓練對象缺乏穩定性等問題。
認真制定課余體育訓練計劃,是保證訓練科學、有序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課余體育訓練質量的重要措施。問卷顯示,33.03%的學生對學校開展的課余體育訓練的情況持一般和不滿意的觀點;只有30.58%的學生對學校開展的課余體育訓練感興趣。同時調查中發現,部分學校存在訓練內容設定不合理、訓練方法不科學、訓練時間未保證、訓練方式較單一,訓練指導模式趨于表面等問題。這將嚴重影響課余體育訓練的訓練效果。
學校后勤部門是課余體育訓練的堅實后盾,做好訓練的后勤保障工作,讓運動員無后顧之憂地投入到訓練中,對提升訓練效果和訓練的長期開展具有積極作用。問卷顯示,29.21%的學生對學校的醫療、食堂等保障不滿意。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醫療保障方面較薄弱,沒有配備專職校醫。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所學校餐飲方面均為食堂或配餐公司統一配餐,這就導致運動員訓練后飯菜已涼,長期下來對身體健康埋下隱患。
1.課余體育訓練開展情況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課余體育訓練開展情況是訓練是否有效的基本前提[3]。調查發現,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各校課余體育訓練開展的整體情況堪憂。部分學校因課余體育訓練對疫情防控存在風險、安全責任重、配套條件不成熟、無比賽任務、天氣炎熱等原因導致訓練項目和時間大幅縮水甚至出現訓練停擺等情況。同時部分學校大課間流于形式。這都嚴重影響課余體育訓練的持續性、有效性,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有很大的消極作用。
2.學訓矛盾情況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學訓矛盾是長期以來影響課余體育訓練開展的重要因素[4]。調查發現,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各校學訓矛盾突出。受疫情影響,文化課在較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全冊的教學任務,導致教學進度快,教學任務重。加之家長、科任老師對課余體育訓練認識不足、不支持,使得學訓矛盾突出,進而出現訓練對象缺乏穩定性等問題。這使得體育訓練給文化課讓位的現象重現,嚴重影響課余體育訓練的系統性、有效性。
3.課余體育訓練計劃質量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認真制定課余體育訓練計劃,是保證訓練科學、有序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課余體育訓練質量的重要措施[5]。調查發現,部分學校存在訓練內容設定不合理、訓練方法不科學、訓練時間未保證、訓練方式較單一,訓練指導模式趨于表面等問題。部分學生訓練后由于時間等原因,無法得到充分有效的放松,導致疲憊和埋下受傷的隱患。這都將打擊學生的參訓興趣,同時嚴重影響課余體育訓練的科學性、有效性。
4.后勤保障情況對訓練效果的影響
學校后勤部門是課余體育訓練的堅實后盾,做好訓練的后勤保障工作,讓運動員無后顧之憂地投入到訓練中,對提升訓練效果和訓練的長期開展具有積極作用。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醫療保障方面較薄弱,藥品匱乏,沒有配備專職校醫或心理醫生。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所學校餐飲方面均由食堂或配餐公司按時統一配餐,這就導致運動員訓練后飯菜已涼,長期下來對身體健康埋下隱患,對課余體育訓練的持續性、系統性、有效性造成消極的影響。
1.提高體育教師責任意識和綜合素質
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學生們對提升體質的需求極為迫切,而體育教師在特殊時期更應勇于擔當起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重任,為課余體育訓練的正常開展創造條件。同時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對課余體育訓練的效果至關重要。學校應建立健全體育教師培養體系,定期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培訓和教研,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2.科學制訂各類訓練計劃
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文化課教學任務重,學生的課余時間所剩無幾,留給課余體育訓練的時間非常有限。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認真制訂每日、每周、每月等訓練計劃[6],優化訓練 和放松方法,豐富訓練形式,充分利用體育節的契機和互聯網技術,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適當開展線上體育活動或訓練,提升效率,提高訓練有效性。
3.關注隊員學業成績
在大多數人眼中練體育都是不會讀書的學生,很多家長都擔心學生因為訓練而影響學業。部分科任老師也對課余田徑訓練不理解、不支持。學校可以召開田徑隊員家長會,介紹訓練的時間、情況,減輕家長的顧慮。同時體育教師應與科任老師保持聯系,定期了解學生的學業情況,合力促進學生學業成績的提升。
4.扎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學校后勤部門是課余體育訓練的堅實后盾,要做好訓練的后勤保障工作,一定的經費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學校應爭取優秀校友、愛心企業的支持。并將籌集的經費用于教師培訓、購買藥品、聘請校醫、邀請教練等方面。同時和食堂或配餐公司溝通,做好參訓隊員的健康用餐工作。為課余體育訓練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激發運動員和體育教師積極性,確保訓練長期有效地進行。
5.加強安全健康教育
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期,健康是大家最為關注的,這也和體育與健康學科“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相契合。體育教師在訓練前一定要加強學生的安全健康教育,保持間距,避免聚集,科學訓練,預防受傷。同時學校應完善各項防疫保障措施,利用班會課等機會,提升學生防范和安全意識,將健康運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