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磊 劉平凡 西昌學院
“教考分離”是區別于“考教合一”情況下將教學環節與考試環節完全分離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相較于“考教合一”教學模式而言,具有許多優勢,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本文就針對“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探討。
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考核包括了技術考核、理論考試和教學實踐考核。傳統的“教考合一”存在一定的弊端,第一不利于考試的公平、公正;第二教師沒有統一備課或者授課進度、授課深淺不一致,導致考核標準不一致;第三教師授課隨意性大;第四不利于學生的學風建設。上述弊端的出現,影響了考試的公平公正性以及考試結果的可靠性與可信度,不利于提高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的教學質量。
“教考分離”是將教學與考試完全分離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相較于“教考合一”在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中的實施,具有以下優勢:(1)能夠讓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的教學內容更貼近教學大綱。因為在“教考分離”的背景下,任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設計,從而有效降低了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過程中的盲目性和隨意性。(2)可以端正學風及考風。“教考分離”模式中,因為可以消除學生期望教師劃定復習范圍、重點內容、降低考試標準和考試要求等僥幸心理,同時可以避免學生將考試內容做成小抄攜帶進考場的行為,讓學生認識到要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必須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才能實現,從而端正學風及考風。(3)有助于提高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能夠獲得更客觀、真實的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從而促進公平、公正、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的構建。
通過對“教考分離”的概念內涵進行梳理,以及對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實際教學過程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將“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概括過程為術科考核、理論考核以及教學實踐考核三個方面。
(1)考前階段
一是說明“教考分離”模式。要確保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考分離”改革的順利實施,在考前,應該讓老師和學生清楚什么是“教考分離”,為什么要實施等基本問題,打消老師對教學過程的不重視;同時也打消學生對于考試的僥幸心理,督促學生認真備考,確保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的正常發揮。
二是明確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概括了體操術科考核的主要內容,明確考試大綱,是教考分離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只有明確了考試大綱,教師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把握教學的重點,才能進行科學合理有秩序的教學。
(2)考中階段
體操術科考核的考試過程中首先需要加大監考力度,按照考試大綱嚴格規范地進行考試;其次,術科技能考核實行任課老師交叉監考,如果學校條件允許,體操專任教師數量足夠,監考教師應安排為對應年級的非任課體操專任教師,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考核標準的一致性使考試結果更加客觀公正。術科身體素質部分的考核安排非任課老師進行監考,以保證考試的客觀公平性;最后,對于違規考生應立即終止考試,以保證考試的紀律。
(3)考后階段
考試結果的真實性除了考中階段的監考規范以及監考教師的合理安排,考后階段的成績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客觀公正地對考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統計整理,才能反映學生成績的真實性。針對考后階段的教學改革,一是要加強任課教師的職業素養教育,要求任課教師嚴格客觀公正地對考試成績進行統計整理,以保證最終錄入成績的真實性;二是要加強監管機制,對于任課教師提供試卷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確認考核原始成績材料是否真實,檢查成績統計結果是否正確,成績錄入結果與統計結果是否一致,通過檢查監督的方式促使任課教師在成績統計整理時更加規范嚴謹,從而使得學生的最終成績真實有效。
理論考試是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理論部分的考試目的是考查學生對于體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基于教考分離的背景下,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理論部分考核的教學改革也分為要考前、考中和考后三個階段。
(1)考前階段
一是向學生和教師說明“教考分離”模式。確保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考分離”改革的順利實施,讓任課教師專心教學;同時打消學生對于考試的僥幸心理,督促學生認真備考。
二是明確考試大綱。考試大綱概括了體操理論考試的主要內容,明確考試大綱,教師在體操教學過程中才能夠把握教學的重點和范圍,才能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
三是建設試題庫。根據考試大綱的理論考試內容范圍,按照名詞解釋、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簡答題、問答題等六種題型建立完整的試題庫。試題庫的建設工作應當由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的專任教師以及相關專業的非任課教師共同完成。
四是建立試題庫檢查小組。建立試題庫檢查小組對試題庫進行檢查評估是確保試題庫科學合理地重要手段,試題庫檢查人員應當由專業人員構成,試題庫更新后檢查小組要及時對試題庫進行檢查評估,以保證試題庫的科學合理。
(2)考中階段
體操理論考試第一要合理安排考場座位,讓監考更加容易,讓作弊更加不利;第二,理論考試要合理安排監考教師人數,以及針對監考教師進行規范培訓,以確保監考過程嚴的格規范;第三,強化學生誠信意識,強調監考紀律與要求,強調誠信應考的重要性以及作弊違規的嚴重后果;最后,對于考試過程中的違規考生應當立即終止其繼續參加考試,以維護考試的紀律,確保考試順利進行。
(3)考后階段
客觀公正地對考生的理論考試成績進行統計整理,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成績。針對體操理論考后階段的教學改革,要加強任課教師的職業素養教育,加強監管機制,同時要對于任課教師提供試卷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查,檢查成績統計結果及成績錄入結果是否準確。
體操教學實踐考核是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考核的重要考核內容,體育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中小學體育教師,培養一名合格的中小學體育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體育教學能力,要讓學生明確體育是什么?技術動作怎么做?怎么教?以往的體操教學實踐考核往往是任課教師各自在班上進行隨堂考核,考核教師同時也是任課教師,教考不分離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考試的客觀公平性以及真實性。課堂中教學實踐的隨堂考核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教學能力,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教考不分離導致的考核不公平性,各自教師的考核標準不一樣,評判尺度的差異,以及監考教師的主觀性對自身教學的過度自信都將影響到考核的結果。二是學生的不重視,隨堂考核因為考核環境的相對熟悉,會導致部分學生對于考核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只要和老師搞好關系就能夠順利通過教學實踐的考核。針對以上問題,基于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實踐考核的改革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是,將教學實踐考核從隨堂考核更改為年級統一考核,擴大考試規模,增加學生對于教學實踐考核的重視程度;二是,安排多個體操課程教師作為考核教師組統一進行考核,如果條件允許,考核教師組應不包括本次考核相關班級的任課教師;三是,針對考核教師組進行統一培訓,制定統一的考核評判標準,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價尺度的統一。
第一,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組織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動員會,積極宣傳、正面引導,讓相關專業教師了解并接受“教考分離”考試模式。然后通過教師去引導學生,讓學生也了解并接受“教考分離”考試模式,從而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引起重視,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為“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的推進提供保障。
第二,做好相關制度建設工作。“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能夠順利實施的關鍵是要做好“教考分離”相關制度規范的制定與完善,以制度來作為教學改革實施的保障。因此,制定出的“教考分離”相關制度規范應當是科學合理、可行有效的,這就要求學校和學院相關負責人員應注意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和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的考核要點來制定“教考分離”相關制度規范。
第三,做好監督和評價工作。針對“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的教學改革應當做好相應的監督和評價工作,通過監督和評價了解“教考分離”背景下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的教學改革的實施效果,根據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整改,促進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