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技術不僅為傳統出版帶來了挑戰,也帶來新的機遇。尤其近年來,它改變了少兒出版內容的生產、傳播與消費的模式,通過各種電商的展示與銷售、近品對比、數據分析等互聯網的手段,在篩選推出優秀童書的同時,為出版社的精準策劃和定位提供了開放的參考依據;并且在新技術的開發使用上,倒逼傳統紙質出版去嘗試和探索新的出版形態,具體表現在閱讀內容和技術的多元融合、尋求多元立體的閱讀方式,制造閱讀體驗的多點觸達,以及實現內容價值的最大化等方面。
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新鮮設備的更新換代,已經將兒童的閱讀模式和閱讀能力全面刷新。“少兒出版物的形式從單純的紙質媒體朝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樣化的方向發展,能夠更好地吸引少年兒童的注意。”[1]
已發布的《關于推動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國家層面指出要堅持“內容為本、技術為用,內容為體、技術為翼”的出版原則。業內開始采用融媒出版的方式,出版容納多種信息介質于一體的新型文化產品——“兒童融媒書”。兒童融媒書就是內容面向兒童讀者群,以紙質媒體為基礎主媒體,融合一種乃至多種其他媒體形式和技術形式的復合式讀物。
“那些有受眾基礎、識別度高、便于跨媒介改編和衍生開發的圖書、歌曲、話劇、影視、游戲等資源被稱之為IP。這些資源通過二次開發或多媒介衍生開發,既能夠提升自身的知名度,也可以獲得豐厚的商業利益,受到文化產業和投資領域的青睞。”[2]少兒出版界如何在融媒體時代對IP進行開發,出版既符合新時代兒童讀者閱讀特點,又符合市場需求的融媒體童書,是時代對業界提出的重要命題。
“IP出版使自身成為融媒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跨媒介多形式出版和營銷實現了商業價值的最大化。”[3]成立于1994年的童趣出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童趣”)是國內第一家經國家特許批準成立的合資出版企業,屬國內領先的兒童讀物出版公司。該機構以引進世界優秀少兒品牌讀物和振興國產卡通為工作目標,經過26年與全球多家公司的合作,在旗下聚集了大量國內外優秀品牌和IP資源,在研發兒童融媒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童趣”經驗是:從價值觀的角度充分理解每個IP的內核和精神,在內容方向上進行深度挖掘,并圍繞這種內核與精神來把控、規劃與管理,保持二次開發的圖書與IP之間形成緊密的聯動關系;同時,充分發揮動漫IP自身的多元化特點,兼容文字故事、手繪、圖片、音頻、動畫、手工、游戲、AR等多媒體特色,增加圖書的附加值和個性化特色,突出趣味性和功能性,使一套書擁有多種閱讀體驗。
以榮獲“桂冠童書獎”的《小雞彩虹多功能有聲互動繪本(全8冊)》為例,該書基于國產低幼動畫品牌“小雞彩虹”進行編寫,利用原片圖片素材進行繪本式的編排設計;同時,在不增加成本和定價的前提下,融合新媒體技術,通過掃描書中的二維碼,可聆聽小雞彩虹的兒歌,觀看小雞彩虹的動畫片,將講故事、聽童謠、看動畫、玩游戲、做律動、秀表演等六種閱讀體驗囊括在一本書中,也強化了家長和孩子的親子閱讀“互動”行為。此外,將日常“親子活動”加入到書籍的設計中去,如:封面函套打開是一張折疊的身高尺和指偶的手工制作,隨書還附贈新春紅包、貼紙等,充分考慮消費者對商品“性價比”的追求。
針對每個IP在傳播和運營的過程中都在不斷豐富內容素材庫的特點,兒童融媒書的策劃可以針對IP不同的特質,加大原創力度。通過實現紙質版本的電子化,巧妙融入幼兒教育、教養功能。一書兩個版本兩個渠道,將科普知識、雙語學習等內容內置于益智游戲中,輔助孩子們進行語言思維、邏輯思維、數學思維的訓練,同時也最大程度地提升內容品質,提高出版效益。
“小雞彩虹”動畫片在央視和網絡熱播。“童趣”依據這個優質的IP 開發了3套低幼原創繪本,共計30個故事,包括:情緒、自控、同伴交往、專注力、自信、好習慣、飲食、睡眠、護眼等主題培養,并邀請了幼兒心理學專家撰寫育兒指導,同時全部實現電子化,自2018年上線,先后在“咔噠故事”平臺上推出“小雞彩虹”三套電子圖書,受到廣大家庭用戶的歡迎。該書以電子書和紙質書相互補充、相互宣傳、相互帶量,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
另外,打造“優質內容”同樣是融媒體兒童書的制作方向。在IP選擇上,須挑選具有高質量的基礎內容進行開發,而且不能只盯在IP內容的簡單復制上,“被IP牽著鼻子走,那樣就會失去出版的主導權,走入狹隘的利益死胡同,不能自拔”[3]。
比如,Highlights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目前發行量最大的兒童雜志品牌。但是,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童趣”在面對這樣的IP時,主動結合中國讀者的特點,抽取其中適合低齡兒童認知的動物科普素材,重新策劃和設計成親子互動早教讀本——《幼兒雙語啟蒙動物小百科》(AR版),將聽兒歌、做游戲、認動物、學英語集于一體,并融入AR技術,點擊屏幕即可呈現3D動物形象,進行聲音互動。在融媒體童書中的新科技成分,增強小讀者的感官體驗,豐富了幼兒的教育形式,協助幼兒對圖書內容的理解和認知,寓教于樂,加強了啟蒙認知和親子互動的功能性。
“互聯網時代,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總是互聯互通的,優質IP資源完全可以做到在第一時間全球共享……”。[3]我國少兒出版在互聯網時代,須注重和加強少兒圖書的文化價值,使得少兒讀者成為人類優秀文化成果的接受者,進而成長為優秀文化的傳遞者,讓中國的優秀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人類文化的交流、互融與發展。兒童融媒書恰好是面向兒童讀者去承載和實現這一目標的便捷途徑,通過巧妙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將視聽感觀多層次融合于一體,全方位增強“中國繪本”“中國童書”的質感,彰顯、傳承中國文化之美。
有聲書作為另一種融媒體圖書形態,已涌入大眾圖書市場。“有聲讀物制作和銷售的繁榮,給大眾圖書帶來了另一種IP變現的形態。”[2]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小喇叭》節目是中國大陸影響力最強的一檔少兒廣播節目,至今已有60多年,所播故事形成一個龐大的IP資源庫。這些故事伴隨中國三代人的成長,不僅收錄了世界經典童話,還匯集了著名作家柯巖、劉心武以及葛翠琳、冰波、金波等中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創作的中國童話故事。每個故事都配有孫敬修、康瑛、曹燦、董浩、鞠萍、春天姐姐等三代知名播音員、主持人珍貴的演播音頻。“童趣”從小喇叭海量故事庫中精心挑選出《母神女媧》《燧人取火》《百鳥朝鳳》(圖1)《荷花仙子》(圖2)等代代相傳的中國經典故事,配以中國風格的插畫,出版了一套“中國特色”的繪本,且通過掃碼可以聆聽鞠萍、董浩等專業播講音頻。這套彰顯中國文化美、民族美、藝術美、聲音美的中國原創音畫繪本,得到國際書業的認可,最終輸出歐洲及亞洲6個國家。

圖1 《百鳥朝鳳》插圖

圖2 《荷花仙子》插圖
對兒童閱讀者來說,文字、聲音、圖畫的多方位視聽閱讀,能夠帶來完全不同于單一文字閱讀的接受效果。通過感官全方位的欣賞閱讀,然后再用自己的話講出來,這就是“完整閱讀”。針對這個新理念,童趣策劃推出了《中國兒童經典廣播故事講讀繪本》(共80冊),以多媒體的創新形式將傳統出版與新媒體技術融合,用“8大主題+80個故事+80個音頻+80個動畫+講讀指導(央廣主持演播)”引導家長,建立“完整閱讀”的理念——孩子的閱讀不僅指“讀故事”“聽故事”,還要學會“講故事”。
為此,編輯在全國舉辦了為期半年的講故事大賽,通過互聯網展播孩子們講故事的音頻,讓他們通過有聲有色的故事了解中國文化,熟悉傳統,將中華文化通過兒童融媒書的出版和傳播得到進一步的傳承與發揚。
兒童融媒書為一個創意多元開發、一次開發多種產品也提供了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在副產品開發上具有較大的空間。如:針對5~7歲兒童拼音學習的特點,出版全文加注拼音的《小喇叭有聲故事書》(共6冊),每個故事都配有知名主持人的演播音頻和動畫視頻,通過掃碼在App“童趣聽聽”里免費聽到和看到,為兒童提供了一個讀繪本、聽廣播、看動畫的全方位的閱讀體驗模式。這樣做不僅充分利用出版資源,使優秀的內容實現價值最大化,同時也提高了出版效益。
在全新技術注入融媒書的時代,如何保留并發揚傳統經典IP作品的藝術魅力,這也是擺在少兒出版同仁面前的重要問題。全然“丟棄”顯然是不可取的,不僅是對前人創作心血的浪費,還很有可能使中國優秀藝術精華疏離于新生代,產生傳統藝術審美的“斷崖”現象。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曾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美術電影制片基地,這里以剪紙、木偶、水墨畫、皮影、折紙等中國傳統工藝作為表現形式,創作了一部部經典動畫。而隨著電影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動畫受到歐美3D、CG等動畫技術的強烈沖擊。如何能讓《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經典作品繼續被讀者看到?“童趣”的做法是根據這些家喻戶曉的動畫片設計出版多種系列圖書,其中《上海美影 國漫經典連環畫》是一套彩色連環畫(即:傳統小人書),內含10冊圖書,有《大鬧天宮》(圖3)《葫蘆兄弟》《阿凡提》《黑貓警長》等耳熟能詳的中國動漫故事。為了再現經典動畫的獨特魅力,他們堅持故事的編寫忠于動畫片,采用64開復古連環畫的形式;所配圖畫均出自上海美影藝術大師原創手繪,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國動畫風格,為中國幾代讀者原版重現中國動畫的藝術魅力。

圖3 《大鬧天宮》插圖
此外,每冊書上設置了二維碼,掃描即可看到由上海美影官方授權的動畫視頻。隨書還附贈1張藏書票,提升了圖書的收藏價值。圖文加影音的“活”的“動畫書”,加固了中國動畫藝術的經典意義,在紙媒的融合技術的開發應用中,繼續成為當代人不滅的國漫記憶。
時代在變,技術在變,環境在變,市場渠道在變……兒童讀物的內容載體必然會隨之發生變化。家長和小讀者對高品質童書的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傳統的少兒出版就必須順應趨勢,緊跟時代步伐,不斷開拓創新,增強互聯網思維和用戶思維,樹立融媒出版理念,將新技術新媒體融合到出版工作的各個環節,探索全新的出版形式,實現一個內容多種創意、一個創意多元開發、一次開發多種產品、一種產品多個形態、一個形態多種體驗,為中國的家庭和孩子們提供精彩紛呈的內容,以多樣的圖書形式豐富孩子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