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主題為“區塊鏈——新基建 新動能 新發展”的2020中國國際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大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通信學會、江西省發展改革委員會、南昌市政府聯合主辦,是中國通信學會落實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科技服務的系列活動之一。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長吳忠瓊,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巡視員李穎,南昌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喜忠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大會為期兩天,舉辦“區塊鏈助力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高峰論壇”“區塊鏈與工業互聯網高峰論壇”“螞蟻鏈江西創新應用高峰論壇”“區塊鏈人才培養高峰論壇”等4場平行分論壇,旨在促進政產學研用合作共贏,推動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創新發展。
日前,以“面向未來的科學素質建設”為主題的第二十七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孟慶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作主旨報告。來自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科協系統的學會和地方科協、科技場館以及傳媒機構的專家、學者、科普工作者400余人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會議。
七位來自中國科協、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等機構的專家學者作大會學術報告。議題涉及全域科普、科技資源科普化、科學教育、應急科普等多領域。大會報告立足新起點,面向新時代,聚焦科學素質建設,提出新理念新做法,具有很強的思想性、針對性和指導性。
大會同期對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普圖書史叢書——悟理之路:中國物理科普圖書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小叢書——新中國科普70年》等最新6項優秀學術成果進行集群發布,并為此次大會評選的優秀論文進行頒獎。

日前,第二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組委會秘書處第二次工作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呂昭平出席并講話,中國科協有關部門和單位、相關活動承辦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秘書處各工作組、相關活動承擔單位分別匯報了工作推進情況,并圍繞重要嘉賓和國際組織邀請、分論壇議程設置、會務保障等重要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呂昭平作總結講話。
呂昭平充分肯定了論壇籌備進展情況。他指出,中國科協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和聯合國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發揮學術共同體獨特作用,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凝聚價值共識,舉辦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用學術共同體匯聚全球人才,用利益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用價值共同體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近日,由中國科技館、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甘肅省科協、甘肅科技館、酒泉市科協和敦煌市委、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流動科技館“跨界流動 助力基層”巡展試點在甘肅省敦煌市啟動。中國科協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殷皓,甘肅省科協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陳炳東,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櫻,甘肅科技館館長張曉春,甘肅省圖書館副館長陳軍,酒泉市科協黨組書記、主席賀俊生,敦煌市政府副市長徐銳等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上,中國科技館向敦煌市東街小學捐贈200套《科技館里的科學課》圖書。活動期間,殷皓還深入敦煌市圖書館、七里鎮中學、敦煌中學、東街小學等地,實地考察敦煌市流動科技館巡展、校園科技館建設運行以及學校科普教育工作情況。
近日,第61屆國際數學奧賽原計劃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市舉辦。受疫情影響,比賽轉到線上舉辦。經過兩天的努力,在攻克本屆比賽的六道難題后,中國代表隊6名參賽選手獲得五金一銀的出色成績,成為本屆比賽獲得金牌數量最多的代表隊,以領先團體總分第二名30分的優勢,再次蟬聯團體總分第一名。中國參賽選手包攬了比賽個人成績的前三名,其中重慶巴蜀中學的李金珉以本屆比賽唯一的滿分成績獲得個人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
本屆比賽共有來自104個國家和地區的616名選手參賽,俄羅斯代表隊以兩金四銀的成績獲得團體總分第二,美國代表隊以三金三銀的成績獲得團體總分第三。中國代表隊領隊和副領隊分別由華東師范大學熊斌、何憶捷擔任,隊員包括重慶巴蜀中學李金珉、浙江省樂清市知臨中學韓新淼、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依嘉、浙江省杭州學軍中學梁敬勛、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饒睿和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嚴彬瑋。
近日,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揭牌儀式暨2020首都海智“創新鏈接”年度會議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宋軍發表視頻致辭。
作為第23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重點活動之一,本次活動致力于搭建海外人才、項目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建設需求交流的平臺。活動期間,舉辦了“工程教育及其國際交流合作”“后疫情時代科創企業的陣痛與突破”“解密以色列創新基因”“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創新發展機遇”等主題研討會。
來自中國科協-FCPAE歐洲(比利時)海智創新創業基地、北歐致公協會、德國OWL智能技術尖端集群的海外專家,海內外知名院士、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媒體記者近300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