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銀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第四中學 福建 壽寧 355500)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英語寫作不僅對學生語篇內容以及語言組織能力有了更高層次的標準和要求,同時對于語篇整體邏輯結構以及表達思維的系統性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傳統英語寫作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的跟隨教師的講解進行機械性的寫作訓練,缺乏有效的思維發展和情感融入,寫作過程學生主觀參與意識較差,寫作教學質量并不理想。因此,在新高考模式下的英語寫作教學應當積極革新教學思維,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方式,促進英語寫作教學更好的適應現代化高考需要,全面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是保障寫作質量的基礎和前提,提升學生英語寫作能力首先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英語寫作習慣。在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規范化學生寫作習慣,提高學生英語表達技巧。一是認真審題。在英語寫作實踐訓練中要求學生在面對寫作內容時首先要認真閱讀寫作要求,明確題目寫作的主要對象,并將題目要求中的關鍵信息進行提取,然后再根據要求確定語篇寫作時的時態、主體框架以及體裁形式。二是根據寫作內容明確寫作框架。在明確題目要求以及寫作內容后,先在草稿紙上列出語篇的框架結構,并寫出各段落內容的關鍵詞句,然后再根據框架信息細化寫作,逐步豐富語篇內容。三是在寫作過程中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或者表達方式,避免出現語法表述錯誤,同時針對拿不準的詞性,選擇恰當的詞匯或者詞組進行代替,保障寫作文本內容的清晰與準確程度,借助適當的連詞進行上下句的銜接,提高語篇整體連貫性。四是完成寫作后進行復讀檢查。寫作檢查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以“讀者”的角度去審視整篇內容,包括題目要求中的要點信息是否體現的正確、完整,遣詞造句是否正確,時態是否適合表述內容等等。
在英語寫作訓練中夯實的詞匯基礎和熟練句型應用能力是保障英語寫作的重要基礎。在寫作過程中離不開遣詞造句的應用。因此,在實際教學實踐中首先要從學生詞匯入手,提高詞匯容量和質量,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詞匯發音,避免由于發音錯誤導致的拼寫錯誤出現。同時,熟練掌握英語寫作中常見的幾種句型,如:Subject (主語) + Verb (謂語) /Subject (主語) + Link. V(系動詞) + Predicate(表語) / Subject(主語) + Verb (謂語) + Object (賓語) / Subject(主語)+Verb(謂語)+ Indirect object(間接賓語)+Direct object (直接賓語) / Subject(主語)+Verb (動詞)+Object (賓語)+Complement(補語)。在保障學生夯實的詞匯基礎和熟練的基本句式應用能力后,在寫作過程中大多可以按照要求寫出一篇及格的英語短文。所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強化學生基本句式的表達能力培養,從而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英語寫作的能力。
在英語寫作教學訓練中離不開廣泛閱讀的輔助,在寫作訓練中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廣泛的閱讀是學生提高寫作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徑,在閱讀過程中許多范文的框架結構是可以應用于寫作實踐中的,同時閱讀材料中的素材也能給學生寫作帶來啟示,因此,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模仿寫作和有效的閱讀積累。以此同時,廣泛的閱讀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思維,降低跨語言文化差異,在閱讀過程中汲取范文中的寫作思維、語篇框架信息英語表達方式等內容,通過寫作訓練逐步內化為自己的寫作能力,促進英語寫作質量進一步的提高。
傳統形式的英語寫作評價大多通過教師單方面閱讀評分為主,學生在寫作評價活動中并不能夠準確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這種單一形式的評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寫作評價可以立足學生實際寫作情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糾錯、生生評價對比以及教師點評提升等方式,通過系統全面的寫作評價,幫助學生在互評過程中發現自己寫作中的不足,在教師的點評講解中發現表達思維與語篇框架提升點,借助這種系統的評價,促使學生在活躍的學習氛圍中逐步活化寫作思維,提升英語寫作的能力。
新高考模式為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改進方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學生寫作學習實際情況,借助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寫作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進而促進英語寫作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