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麗雪
(貴州省遵義航天高級中學 貴州 遵義 563000)
新課程改革明確了“教育回歸生活”的重要教育理念,要求現代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積極融入生活化的教育元素,構建“知識與生活應用統一”的教育目標,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在“生活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生物作為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積極構建生活化的生物教學模式,將生物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生活實踐等有機統一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科學知識,同時提高學生的生活應用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生物綜合素養的提升。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生物教學實踐經驗,探索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元素的滲透意義極其對策。
教育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思想。在現代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中生活化教學元素的滲透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1 有利于轉變傳統應試化的生物教育模式。一直以來,“應試”是廣大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尤其是高中階段的教育,由于高考壓力的影響,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因過度重視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而采取了機械灌輸的教育模式,學生長期處于死記硬背、題海戰術的學習模式下,影響了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同時,這種應試化的生物教育模式,使得教師的生物課堂僅僅局限于課本教材,難以引發學生的思想共鳴,久而久之,學生對生物的學習失去興趣。和傳統應試化的生物教育模式不同,教師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積極滲透生活化的教育元素,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開展生物教學,將通俗易懂的生活案例詮釋抽象化的生物知識,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生物科學知識,進而達到改革創新高中生物教學的目標。
1.2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育應當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那么,就高中生物的教學而言,教師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呢?筆者認為:教師要想培養全面發展的人,需要從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育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目標,積極改革創新高中生物的教學,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在此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能夠加強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生物應用和實踐能力。同時,教師結合生活化教育的思想,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責任感和生物科學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科學責任,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由此可見,生活元素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1 課堂導入生活化。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過去單一的復習導入的教學模式,不斷優化課堂導入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筆者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通過生活化課堂導入的構建,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導入效果。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細胞中的元素和無機化合物》教學時,為了積極融入生活元素,教師通過學生耳熟能詳的廣告入手,如葡萄糖酸鋅口服液的廣告:“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藍瓶的,好喝的”,學生看完廣告之后,教師提問:“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包含的金屬離子是什么呢?”,還有黃金搭檔:“吃黃金搭檔,花一樣的錢補五樣”,所補的五樣是什么呢?教師提出問題之后,學生這才發現:原來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廣告詞還蘊含著生物知識。這種借助生活元素進行課堂導入的形式,能夠通過學生熟悉的案例自然而然地過度到微觀的、抽象的生物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
2.2 教學內容生活化。教學內容生活化,是指教師在開展生物教學的過程中,積極改變過去應試化的生物教學模式,將生活化的教學案例、元素等與生物的教學有機整合起來,借助現實的案例詮釋抽象的生物知識,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如在學習《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的時候,教師在說道“酶”在最適合溫度時活性最強時,可以引導學生說說人的正常體溫為37攝氏度左右,人體在這樣的溫度下會感覺舒適,而如果體溫上升到39攝氏度左右,人就會感到渾身無力,如果體溫超過40攝氏度,人就會意識錯亂,昏迷不清。對于這些情況,從生物學來講,就是人的體溫升高,導致“酶”的活性下降,人體的細胞代謝速度就減慢了。這種通俗易懂的舉例模式,能夠讓學生輕松地理解生物知識,同時強化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促使學生生物學習質量的提升。
2.3 教學活動生活化。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元素的滲透,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構建生活化的實踐活動。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對生物實踐活動格外喜歡。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很難深刻理解理論性知識,而對實踐活動比較感興趣;二是在實踐活動中,如果遇到問題,學生可以嘗試著去解決。在解決過程中,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和理解會更加深刻。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小生態瓶,調查身邊常見的色盲的發病率、調查轉基因食品種類、本地生態果園的系統結構等。通過這些生物實踐活動,學生切身體會到生物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在生物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改變自身傳統的教學觀念,多帶領學生走出課堂,組織生物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對高中生物學習興趣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應當積極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強化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