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繼有
(廣西賀州市鐘山縣珊瑚鎮(zhèn)衛(wèi)田完小 廣西 賀州 542600)
處于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往往會涉及到加減乘除、圖形的面積與體積等等方面的問題,最后都將以數(shù)學應用題的方式出現(xiàn)。我國生活在農(nóng)村的小學生,普遍對數(shù)學應用題有著明顯的抵觸與害怕的心理,在學習數(shù)學時,會時常感到困惑。教師應當正面去引導與幫助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使小學生從小就能形成一種良好的解題思路,當然,教師如何將這一整套數(shù)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與模式教授給學生,也正是我們今天所需探討的內(nèi)容。
在小學生涯中,數(shù)學是一門必修課,更是組成小學教育最重要的一個部分。數(shù)學作為抽象性獨立的學科,伴隨著我國教學方式的不斷變化,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度地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了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數(shù)學應當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相結合在一起。為了能夠提升小學生在數(shù)學方面的學習能力,首先要學會應用題。應用題的地位在小學數(shù)學中極為突出,同時,應用題能力的提升與數(shù)學中其他方面的知識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說,當教師在講解“雞與兔的頭、腳數(shù)量”問題時,題目最后要求計算出總數(shù),這時就會聯(lián)系到不少相關的學習知識,如數(shù)學知識中的差倍、歸一等等方面。應用題是將數(shù)學中各方面的知識進行融合,小學生掌握了應用題的解答技巧,自然會對數(shù)學中其他方面的知識感興趣。應用題就是與生活相結合,通過題目使學生將學習到的抽象理論性的知識與實際融為一體,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到所學習的知識,并且還能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觀念。
2.1 指引正確的解題方法,種下興趣的種子。特別是處于小學這個階段的兒童,自身的學習習慣并未形成,作為該階段的啟蒙教師,更應當去引導與幫助他們。學習數(shù)學看似十分復雜,小學生初次面對一大串雜亂的數(shù)字,自然會產(chǎn)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負面情緒,其實,學習數(shù)學并非一味的埋頭苦干,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只有學會去利用這些技巧來進行解答,才能使原本復雜的數(shù)學變得簡單化。為了能夠更加精準的答對應用題,當教師在教授課程時,應當更加細致化的去講解解答的技巧,因為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本身就有限,如果講解的過于復雜,會使小學生從此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所以說教師在講解時,應當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的道路上不斷地成長、進步與提升自我。
2.2 開展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相比城市來說,從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孩子,認知水平方面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于小學數(shù)學書本上所出現(xiàn)的應用題,許多生活案例都沒有相關的認知,在解答時,往往難以理解到題目所表述的真實含義,對其思路與解題方案都會產(chǎn)生影響,從而感覺困難。這時,教師應當改善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需對農(nóng)村小學生進行生活化應用題的加強。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多開展教學活動,貼切當?shù)貙嶋H情況,這樣不單單能使小學生積極地參加到教學活動中,還能使書本上的知識面更加的生動化,更加方便學生去記憶,當小學生對實際生活有了明確的概念,自然會對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產(chǎn)生全新的理解[1]。比如說,教師可以自編一些應用題,去組織學生來進行適當?shù)木毩暎绨⒚?、阿黃、阿紅三人約同到兒童公園進行游玩,兒童公園的門票費用是8元,阿明和阿黃的錢剛剛好,阿紅將20元交給了售票員,這時售票員應當給阿紅退還多少元呢?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教師可利用相關的例子來幫助小學生理解應用題實際的含義,這樣不光能使小學生認真聽講,還能發(fā)展小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3 認真審題才是解答應用題的重點。在解答過程中,許多小學生都會碰到不少難題,其中,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理解應用題的題目。作為一門獨特抽象性學科,題目中的每一個字都會隱藏著不同的內(nèi)容與條件,許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沒有很好地理解到題目所要表述的真正含義,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去解題就很容易答錯。比如說,在菜市場里,一位大爺正在賣水果,第一天有20個,當天晚上收攤時,發(fā)現(xiàn)水果只剩下5個,到了第二天還是20個,最后收攤時僅剩下了10個,問題是:賣水果的大爺這兩天一共賣出了多少個呢?這樣的問題,許多小學生都會答錯,在審題時,因為沒有注意到第一天與第二天的分別,結果答錯了題,丟掉了分數(shù),最后學生考完試后,再看試卷時十分懊惱,后悔因為沒有認真審題而失去了寶貴的分數(shù),所以,認真審題才是解答應用題的重點,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時時刻刻提醒學生注意審題。
2.4 通過圖畫解題,有效提升效率。圖畫能夠更加直觀的幫助小學生理解題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幫助小學生從小養(yǎng)成學會利用圖畫來解答題目的好習慣,這樣的習慣不但能夠快速地理清題目,還可以對解題的方式進行一個合理的選擇,從而有效地提升效率與正確率。不過,利用圖畫解題這樣的方式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知識上的,小學生面對題目時,能夠對所舉出的題目進行思路的分析和理解。小學階段數(shù)學的應用題中,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讓小學生對題目中的各種數(shù)量關系進行分析,從中整理好解題的方案[2]。比如說,“阿明的家距離學校有500米的距離,而小莉的家卻離學校有600米的距離,問:學校、阿明以及小莉的家是在一個直線上面嗎?從小莉到阿明家有多遠的距離?”教師在教授這段知識點時,就可讓學生利用圖畫的方式來進行解答。這樣的方式不光可使小學生獲得更好的理解能力,還能最大化的提升小學生的答題效率。
2.5 引導學生打開邏輯思維,學會打破常規(guī)。其實,在數(shù)學應用題中,解答的方式并非只有一個,它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題方法。農(nóng)村的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方面并不突出,面對學習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難題,他們并不會主動去思考問題的答案,甚至有些學生認為該問題的回答方式只有教師所講解的一種方式,其實并非如此,教師應當多去鼓勵學生學會思考,引導學生去探究不同的解答方案,學會打破常規(guī),只有勇于突破,才能獲取更大的進步[3]。比如說,在某家養(yǎng)殖場中,母鴨300只,其中公鴨占取母鴨的三分之二部分,請問公鴨一共有多少只?這樣類型的題目有許多不同方面的解答方案,有容易的也有困難的,但只要學生敢想,敢去思考,就能從中獲得巨大的突破。
為了能夠讓更多農(nóng)村小學生從小就能擁有一個良好的數(shù)學基礎,身為教師還需對教學方式、模式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探索。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教會學生解答數(shù)學應用題中的技巧,還要幫助小學生找到具體的解決思路,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案,從而提升小學生在解答數(shù)學應用題時的正確率,并且培養(yǎng)小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綜合素質??偟膩碚f,應用題的教學是整個小學數(shù)學中最難以把握的內(nèi)容,教師可參考本文所舉出的意見以及結合自身所處的教學環(huán)境來進行實際應用,要相信只要方式方法得當,必然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