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科加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 青海 瑪沁 814000)
英語作為一門人文性的語言學科,主要是通過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來讓學生將來能融入國際社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老師越來越注重對孩子德育的培養。如何讓孩子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中找到主導權和興趣,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德育的培養,是很多小學英語老師必修的功課。
“育人之道,德字為先”。今天在社會大變革的現實情境中,強調“立德樹人”顯得尤為重要。行為比知識更重要,良好的行為是人生幸福的保證,優秀的品德是人生素質的體現。對于教育工作來說,老師們教育的德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考核,也是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對于學生來說,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德”是首當其沖的考核。要想使學生們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發展,就需要老師進行積極的進行引導。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從小培養孩子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傳承優秀的道德品質。在授課的過程中,老師通過聯系課本的內容、結合自身的感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循循善誘的方式,讓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文明禮貌等優秀的品德,深入每一個學生的腦海,使同學們的道德品質全面得到提高。
2.1 聯系課本教材,滲透德育教育。選進小學英語課本上的內容,除了是讓學生學會具體的基本英語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明白其背后滲透的正確的德育理念。小學英語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不應該不僅僅只關注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透過知識讓學生們懂得的一些人生道理,引導正確的方向,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2.2 教師不斷反思,深化德育教育。老師是學生前進路上的航帆,是引導學生正確觀念的指標。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為了豐富英語課堂的文化,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觀念,小學英語老師應該養成:“五日三省吾身”的良好習慣。例如:小學英語老師可以經常依據現階段發生的事件,然后結合自己的自身感受,進行睡前反思和總結,以便達到深化德育教育的目的。如:最近的比較熱門的一個事件——貓眼評分9.7的《少年的你》的播出。老師可以以這個電影為切入點,聯系電影內容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的反思。如:英語老師可以在晚上休息之前,躺在床上進行自我的反思。如:“這個片子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次又一次地一個人吃完飯后去觀看,這部片子主要講述的是關于校園欺凌而引發的一系列事件的故事。大概因為是老師的緣故吧,校園題材的電影我一直都是蠻喜歡的。可是,這部電影看完后,我的心情一直很壓抑和有一種喘不過氣的胸悶,孩子是無辜的,少年是無知的。這些校園欺凌頻頻發生的背后有太多的起因,首先就是家庭教育的欠缺和歪曲,獨生子女為家族寶,什么都滿足他/她變成全組人的唯一目標,有時會不懼觸及法律的界線和不顧人文道德的底線,還有就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而全民素質跟不上物質需求所帶來的誘惑和感染力,使得“自我主義”和“個人主義”占據“社會生存的唯一標準”。其次,就是學校教育只注重成績和排名,忽略了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最初宗旨。最后,就是教師的“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完成任務式無良教育意識形態,從而導致這些本不應該發生的事件,一次又次的沖擊著我們。自從習總書記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些列主題教育活動的推廣和實施,使教育有很大的改進和改善,可是,作為一名老師,我們不應該只是抄抄筆記和寫寫簡報就完了,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不能只教書而不育人,不能忘了初心——那顆“不忘為人師表 牢記立德樹人”的初心。那么作為一線教師的我應該怎么做?我真的該好好反思和總結過去這16年的教學。其實,我有點后怕,我可以說在過去的16個春夏秋冬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我只教過書,而忽略甚至是沒有育人,我可以拍著胸口說教書我是認真的,當然自己的專業學識不扎實和專業素養不高,沒有出什么驚天動地的成績,當然也沒有誤人子弟,荒廢學生們的大好時光。可是,我必須要承認的是我忽略了育人,而且我時常會罵學生,也有打他們的時候,并且有一位益友告訴我適當的體罰是可以的,可反過來想想,如果把體罰當成唯一方法和最后的辦法,那么這個老師一定就是無能的、不稱職的,但自己不就是這樣的老師嗎?正因為有太多我這樣的教師,所以才會造成一次次的校園欺凌事件。我真的該反思一下,怎樣做一個合格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怎樣為復興中華夢而添把磚,怎樣為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服務。我想今晚我又要無眠了,不知道明天還能記得多少,哈哈哈,可是就像這部電影里的臺詞:“長成大人唯一的好處,就是記憶力不太好”,這里再分享《少年的你》里的一段臺詞:“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2.3 豐富教學活動,培養德育觀念。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能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更能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想學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只靠一些規章和制度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正的多參加、多感受。例如:英語老師可以組織舉辦“節約用水”、“貧困捐”的活動,讓同學們面向廣大社會人員,去宣傳和募捐,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們走向社會的勇氣,還能讓學生們真正的感受到節約和奉獻的美德。
在教育改革不斷發展的今天,德育觀念已經走入校園,雖然說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進步,但是必須要說的是還有很多的不足和很大的上升空間。這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斷的努力,把孩子們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