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禮琴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習酒鎮中心小學 貴州 習水 564622)
隨著教育的改革與時代的進步,教學的方式與教學目標也不斷地在革新,結合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更好的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數學,發掘自己的數學能力,讓學生的數學能力更加突出,也能夠完善教師的教學方式。
加強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在學習數學時能夠形成完善的數學體系,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這也是學生綜合素養的核心內涵。課程的標準也將數學設定了四個宏觀維度:數學知識技能,數學思維,數學的應用意識與數學的態度精神。這四個維度又劃分了數學的核心素養:即數學的運算能力,直觀的想象力,抽象思維,立體思維,靈活性,學習興趣,創新意識等,與課程目標相聯系。
2.1 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思維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必要能力,它是通過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去學習,能夠讓學生對知識有著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一個人思維能力的強弱,不單單與理論知識,學習水平有關,還與學生的思維方式有關。因此,為了學好數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重中之重。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將數學教學中實踐,培養學生多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2 數學故事的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難度,學生的學習面臨巨大的阻力,很可能因此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老師首先要注意增強學習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讓數學變得十分枯燥無味,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結合學生在心理和學習狀態方面的特征,在課堂上適當添加數學領域故事的成分,這是課堂創新必須要加入的一環。可以以簡單生動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數學,從而讓學生產生了解這門課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要結合實際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將數學故事引入課堂之中,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2.3 利用網絡空間和多媒體,完善教學方式。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的方式與內容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網絡學習和智慧課堂因為得到計算機平臺和信息技術的支持,對教學有積極影響,成為新的教學工具。基于網絡學習的智慧課堂,具有直觀化、智慧化、自主性等特點,也能夠與時代一起發展,與科技互相促進,緊密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更好的課堂學習氛圍。
2.4 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在新課程標準的內容中,教學不僅是關注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數學實踐活動和綜合應用已經成為改革的重要的內容,這種改革方式,既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也是數學教學改革的必然結果。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也是世界教育的發展趨勢,強調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學習相結合。
2.5 注重課后的練習以及練習課的有效性。小學數學計算練習課是以鞏固數學知識為目的,用做習題的方式來實現的一種上課的形式,能夠培養小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小學數學計算練習課也是一種關鍵課型,它表現出一種對學生進行目的性、規劃性、實踐性指導的特征,成為學生鞏固知識、增強實踐能力的一大渠道。通過小學數學計算練習課的開展,學生能有效地提高數學能力,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但是,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教師逐漸減少了數學計算練習課的開展,將課后的計算題留給學生們當家庭作業,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對日復一日,枯燥的教學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數學的學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學習數學,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與學習能力,讓學生更加靈活的運用數學的知識。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參加一些實踐,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所在,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最終提高小學生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