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竹
(云南省臨滄市鳳慶縣第二中學 云南 鳳慶 675900)
初中生物是整個學生時代學習生物的開端,是為了學生今后生物學習打下基礎的一部分[1]。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的魅力,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教學質量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成績。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優化教學方案,創新教學方式,使學生踴躍加入探索生物奧妙之中。
1.1 初中生物課程不受重視。由于初中生物相比于其他科目來講,其課程安排的時間較少,并且初中生物并不作為中考測試的內容,往往不受學校的重視。在這些前提下,導致學生在淺意識里認為這一門科目不重要。生物是一個實操性較強的學科,在大部分學校里,學校不僅不夠重視初中生物的學習,連學校的資源也是很少對學生開放。例如,實驗室不常對學生開放,導致教師在教學無法將實驗教學真正的融入到教學當中,同時學生也無法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在這樣的教學狀態下,學生很容易抵觸生物的學習,學生沒有學習生物的興趣就無法掌握生物的知識。
1.2 教學方式單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主要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在進行學習,教學方式單一[2]。另外,生物教學中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括展提升,否則學生在一些沒有連續性的知識里面很難理解、提升。在單一的教學方式上,學生的思維得不到鍛煉,思維單一,僅僅停止在課本表面的學習當中,無法提高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也得不到突出的表現。
1.3 教學手段不夠完善。生物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并且生物與以往學生學習的科目有很大的出入,學生在剛剛接觸這門課程時會對其充滿新鮮感。所以在進行生物教學中,需要教師通過各種媒體、設備等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去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3]。在生物教學中,有很多內容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對生命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和總結歸納,來發現生命的規律。但是在現實的教學中,由于各方面資源的限制,教師在教學中無法順利地開展相關教學內容。例如,一些神經細胞的觀察,這些實驗材料不好找,這些知識在學習上會有一定的難度,再如,學校的實驗室設備出現老化等問題,教師無法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去學習探究生命,教學內容就無法順利完成。
2.1 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教師在教學中作為主導者,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生物的知識,所以教師的專業素養會直接影響到課堂質量和教學效果[4]。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提高直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理念,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僅要具有教學改革創新的意識,還有付出實際行動。教師要學會總結自己的經驗并且虛心學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驗。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深入研究教材,制定出教學策略,再通過教師間的交流,分享教學方法和經驗,對教學策略進行更改優化,在實際上課時,再根據學生實際上課掌握知識的情況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在課堂和課外都要去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情況,很多時候在課堂上教師詢問學生對自己的講解的知識是否理解時,有部分學生在不理解教師講授的知識卻沒有直接提出,這時候教師除了鼓勵學生大膽提出他們困惑的疑問以外,還應該通過作業、測試和主動與學生的溝通來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將學生未掌握的知識列為重點。
2.2 學校重視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學校對初中生物課程的重視可以大大鼓勵教師的教學動力,才能使教師在生物教學中有激情,最終才能受益于學生。一個連學校都不注重的學科,學生也不會太重視這門學科。學校在一些方面需要進行改進提升。例如,學校應該積極開放實驗室,并且將實驗室里故障的設備進行維修,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走進實驗室,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讓學生投入到生物的探索當中;再如,學校可以加強對生物教師的培訓和開展教師教學方法交流會等活動,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除此之外,學校可以舉辦生物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重視度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的教學是對學生未來學習打基礎,學校應該給予重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不斷優化教學方案,使學生掌握生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