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正霞
(西藏日喀則市拉孜高級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分層的情況日益凸顯。部分學生對英語存在興趣和好感,因此英語成績相對較高和穩定。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加上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陷入惡性循環。對此教師在新的教學時期,應該秉承科學開放的教學態度,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和重點突破,促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有效提升。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前提,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進行積極引導,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1.1 閱讀教學是對學生綜合語言素養的考驗。英語閱讀是對學生的綜合語言素養有著交較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對文章的字詞意思進行充分掌握,了解到英語語言的表達技巧和表達邏輯,對文章大意做到有效掌握和熟知。
1.2 閱讀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英語教學中,通過對新語言表達的不斷學習,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進學生對其它語言的有效學習和琢磨。此外英語文章中的具體內容,也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外國人的思維習慣、邏輯形式、語言文化做到充分了解,使學生了解到東西方文化的深層次差異。總之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最具趣味性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綜合語言通識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價值和影響。[1]
2.1 刻板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陷入惡性循環。在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在教學態度和能力上存在較大問題,上課過程基本采用自說自話的教學方式,未能有效顧及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感受,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教學分離的趨勢,使得英語閱讀教學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2.2 教師未能對全體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充分照顧。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未能對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充分了解和調查。對差生和優等生采取同樣的教學策略,導致教師課程只是給部分學生進行講解,其他學生不能充分了解教師教學的思路和內容。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愈發別動,給部分學生的長期英語能力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2.3 教師未能對閱讀教學進行系統性的講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對文章的文化特點和字詞句式、表達邏輯、知識框架都需要教師進行充分的講解和說明,促使學生對英語文章保持通識系統性的了解。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往往只是針對語法和單詞進行講解,未能對教學資源的價值進行充分挖掘,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相對僵硬,學習思路存在缺陷,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發展和提升。
2.4 教學過程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使學生在正確的學習方法指導下,其基礎知識和深層通識得到不斷的累積,為學生的有效進步打下堅持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習慣的有效培養,導致學生的學習長期陷入被動狀態,使得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訓練陷入停滯。
3.1 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分層教學的基本策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具體方式對教材文本內容進行細化講解,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對文章內容做到充分理解,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提問和發言。對不同學生布置不同的閱讀任務,例如對差生而言,是對課本內容的鞏固復習和預習,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背誦和默寫,促使學生對基礎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培養學生的基礎語言素養。對相對優秀學生則鼓勵其進行更多的閱讀實踐,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視野得到不斷拓展,促使學生的英語閱讀得到有效收獲。
3.2 傳授給學生閱讀過程中的自學和分析技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在英語閱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和習慣,對學生英語素養的長期發展有著巨大作用。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教學環境下,學生遇到的問題可以進行自主方便的查找,使自主學習的實踐價值大大提升。對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遇到的字詞問題進行劃定查找。在訓練閱讀中對不懂的字詞進行猜測,最后再進行驗證等。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不斷發展。[2]
3.3 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保持開放性和以人為本的教學本質。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幽默的語言、熱情的演講保持和學生的充分交流,促使學生理解教師的語言和思路,和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
3.4 鼓勵學生進行更多的閱讀嘗試。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依然通用。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對自身難以掌握的文章進行反復的閱讀和復習,促使學生在長時間的閱讀訓練中,對英語的語言特點做到更有效的掌握,使的學生對英語閱讀水平得到綜合化的發展和提升。
高中學生普遍面對著較高學習壓力,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簡化說教成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使學生對英語閱讀保持興趣和習慣,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視野和閱讀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