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才
(甘肅省臨夏縣新集鎮古城小學 甘肅 臨夏 7318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改革和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完善。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數學時對數學知識掌握不完全,因此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理念,運用創新教學思維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能夠自主探索和思考。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融入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數學教師還應善于觀察學生的數學學習心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引導學生積極探索,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1 忽視對學生空間創造想象力的培訓。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是在客觀事物的接觸上建立學生對空間與平面關系的理解和掌握,而培養學生的空間創造想象能力,則需要增強學生對空間形態的創造性思維,這對學生來說更為困難。如果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不依賴模型,而是依賴于腦海中的空間形態分析和處理,所產生的新空間的形態是模糊的,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困難。
1.2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趨于表面。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讓學生體驗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初步演繹推理能力,但由于應試教育的桎梏,大多數教師習慣于用正規的教學方法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卻忽視了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各種模糊問題,對自己的直覺思維產生懷疑。殊不知只有將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巧妙結合,才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創造力。
2.1 激發學生探究興趣提高創新能力。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首先要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并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有針對性的知識探索。這就要求教師發揮自己對課堂活動的引導和組織功能,鼓勵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同時鼓勵學生獨立提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敢于提問。對于提問的學生,老師必須及時表揚和鼓勵。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與實際情況不符,老師要記住不要批評或斥責,要引導學生從側面分析問題,讓學生充分理解自己的錯誤,從而調整思維方向,更好地思考和探索。對于提問準確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提問的自主性和趣味性,培養學生養成提問和探究的良好習慣。
2.2 創造創新思維的實踐教學環境。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開展多種生活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效地把握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內在關系,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2.3 解決難題提高學生學習應用能力。數學學習的重要目的是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是豐富的,有些很容易理解,有些很深刻。只有學生積極探索,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雖然有些問題看似簡單,但學生在實際解決過程中卻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有效地解決問題,教師必須精心合理地設置教學環節,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習思路,鼓勵學生尋求解決方案和技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潛在規律和創新路徑,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觀點。創新能力越強的學生,就越不會跟風,敢發表自己的觀點。由此可以看出,創造性思維是一種非常規的、求變的思維方式,需要采用多種方式尋求答案的思維方式。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沖出思維領域,大膽思考。教師還要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集思廣益,各抒己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設置障礙,引導學生感受挫折,使學生感受到突破挫折和障礙的成功心理,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具有頑強拼搏的意志,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現實生活中到處都是數學現象,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分析和探索抽象的數學知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創新思維的教學和培養。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動力,是國家繁榮的精神支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真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引導小學生運用創新思維解決數學問題,提高自己的數學見解。教師應在教學中培養創新的教學理念,利用互聯網拓展自己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完善教學資源,使學生在創新資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