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存寶
(寧夏海原縣第一小學 寧夏 中衛 755199)
在目前小學生啟蒙教育中,經常看到一部分老師對課堂的不認真,沒有注重提問的時機,不太會對學生的思想進行開發,提出的問題也有也有些模糊,對提問的藝術性和技巧掌握的不好,或者說提問的問題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沒能讓學生養成自我思考的能力。一味的追求正確答案使得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變得遲鈍,只會在書上找答案,反而忘記自己思考的會更有價值。為了避免出現課堂低效提問的現象再深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注意和認真對待以下問題。
在目前小學生課堂中,一節課的時間并不是太長,要在這短暫的四十分鐘里有效的提問,對提問內容和提問的間隔所選取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課前應該提前準備好,在提問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知識,還能活躍學生們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充分的活躍思維。老師在提問的時機要把握好,可以烘托學生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學習,因此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以下情況來提問: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所感悟,意欲表達交流時,在學生有問題想得到解答時,在學生情緒需要得到宣泄時。老師把握好時機對學生提問會使課堂更加有效。老師講解完時需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對問題進一步理解,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在講課過程中老師不能缺乏耐心,學生不可能總是回答的完美無缺,作為老師不要催促學生回答或者降低難度。讓學生尋求幫助,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思考,去慢慢理解問題再回答問題,有時候這短短的思考時間就可能讓學生解決問題,再學到知識的同時還給學生信心,讓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學習的成就感也會增強。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給學生時間,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合理利用且保證學習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去交流,這樣就讓學生的思維能力一步步提高,使課堂教學目標有效率的完成。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目,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明確學習目標,對課堂學生的提問要精準,一針見血,對問題要提出精髓。要完成這些任務,教師首先要緊扣學習目標和教學內容,提問的問題要多次思考是否值得提,根據提出的問題要簡單明了且包含重點,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理解學習的重要知識點,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老師應該找準問題的切入點以及明白問題的重要性,要問到關鍵的地方,問出效果來,提問過后可以讓學生對本節課內容有深刻印象,這樣才能使學生對重要知識點記得更加牢固。如果老師提的問題本就不夠嚴謹,還含糊不清,那學生的回答必然會不是老師所期望的,這也是現在有些老師的提問的問題所在。而且老師提問題要看質量不看數量,提的問題再多,但都不夠精妙,都不足以啟發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還可能會起到反作用。瑣碎的問題不僅影響學生對本堂課知識學習不充分,還耽誤寶貴的上課時間,沒有太大思考價值以至于對學生思維不能有效的提升。老師們在課前應抓住數學知識的關鍵,明確學習內容,在上課時提問要深入主題,不可太過于頻繁,在提問過程中要多將重點知識帶入進去,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里學會重點知識。作為老師在提問時應達到促進學生深思的目的,讓學生的思維密度得以提高。
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為了使課堂教學有序進行,應該將“預設問題”與“生成問題”直接的聯系搞清楚,“預設問題”是提前考慮到上課對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思考而準備的問題,用來推動課堂的進行,使課堂有序的進行、但“生成問題”的出現往往是意料之外的,一般情況很難預料,遇到這種情況老師應該根據“生成問題”的特點,適當改變一下本節課教學思路,要會隨機應變。老師在課前也可以多做預設,可以有一個問題不斷延伸,使得學生思維在短時間快速轉動,這樣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精彩,也是體驗老師教學經驗的表現。所以說“預設問題”和“生成問題”是相輔相成的,由“預設問題”將學生帶入一個三岔路口,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自己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老師課堂上的成功。老師應該做好引導,真正發揮出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小學生數學課堂有很多需要老師啟發的東西,作為一名小學老師,應將課堂提問當成一種藝術。老師們的隨機應變越好,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開拓的越好,老師們應該對上課提問有正確的認識,對學生要有耐心,勤思考,多分析,積極根據不同情況來努力改善課堂教學情況,教學設計的課堂提問和巧妙絕倫的課堂回答,才能使課堂變得豐富有趣,使學生收獲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