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娛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 遵義 563000)
新經濟形態下,社會對于技術人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這使得學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中職生就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理念,能確保學生符合市場需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并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黨的十八大指出:立德樹人是現代教育教學實踐的根本任務,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把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在教育教學中要實現以文化人,醫德育人,全面培養并提升學生的政治覺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1]。這些理念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就中職院校而言,其是為國家培養技術人才的主要陣地,在教學實踐中,其必須牢牢把控市場脈搏,培養高素質的綜合性技術人才。然而就目前而言,部分中職院校將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技術培養上面,對于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使得一些學生缺乏政治覺悟,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質較低,不僅阻礙了自身的發展,更對行業的發展和社會風氣帶來較大影響。新時期,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德育教育,能為學生立良好的道德典范,使得學生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并在學習及實踐中,積極地培養自己的政治素養,提升道德品質,最終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2.1 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價值觀是引導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是學生日常行為的基本準則,積極的價值觀對于學生正向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就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而言,其具有專業定向后初次就業的特點,即自己所就業的方向與自己所學的內容密切相關,指向性、專業性、技術性和行業性較為突出。在就業這一角色轉化過程中,部分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就業壓力,逐漸迷失自己,功利心較強。而在教學實踐中,于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能使得學生以德育為先導,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職業生涯含義、特點、性質的清晰定位,繼而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積極地看待職業生涯規劃,并在所處行業中努力上進,在為企業創造價值過程中,實現自身全面發展。
2.2 培養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現階段,較多中職生缺乏職業規劃意識。一方面,在職業生涯規則中,其對于自己的職業傾向定位不明,這使得在人生職業選擇中具有一定盲目性,影響了自己的職場發展;另一方面,面對著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部分學生缺乏勇氣作出職業決抉擇,造成了嚴重的就業困難問題。而在德育背景下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能使得學生對自身、對社會、對未來形成科學地認識,并以此為引領,正確、積極、健康的進行職業規劃,有喜愛的確保了職業規劃的科學性、提升了學生行動效率。譬如,在制約規劃過程中,較多老師會通過一些經典案例來引導學生,就目前而言,中職生的就業壓力較大,而部分中職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制約規劃意識薄弱,導致后期就業困難。在教學中,教師會引入“魯迅刻苦學習的故事”對學生事實激勵,并通過書桌上“早”字和“魯迅就再也沒有遲到過”的行為對比,引導學生學會約束自己,盡早進行職業規劃,并未職業規劃的方向和內容付諸努力,確保自身職業目標的實現。
2.3 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展。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時間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會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開展教學,實現學生的有效引導。從這種教學引導過程來看,其能使得學生對職業形成良好認知,明確自身發展方向,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確保自身職業生涯規劃目標得以實現。譬如,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教師首先會引導學生認知本專業的就業方向,然后鼓勵學生制定自身的就業方向,同時,針對具體的就業內容,職業生涯規劃老師會開展德育教育,如:學生選擇職業需要什么技能和品質?學生自己具備哪些品質?在未來發展中應培養哪些方面的能力和品質等,這些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個人全面發展均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2.4 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現階段,我國在經濟建設中已經將“重速度”的工作重心轉向了“速度與質量并重”[2]。這對于各個行業的發展提出了較高要求,行業內部急需一大批具有較高素質的專業性、復合型技術人才。中職院校在我國技術型人才培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中職院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時,落實德育教育,不僅能使得學生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且能使得學生擁有較高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在行業發展中,學生能時刻站在時代的前沿和行業前沿,滿足當今社會發展需要。
德育教育對于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具有深刻影響,在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全體師生只有充分認識道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實現德育教育與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融合,才能有效地提升學生職業規劃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