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佳
(四川省宜賓市翠屏區沙坪初級中學 四川 宜賓 644000)
1.1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初中物理學科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多,并且其內容特點也與其他學科不同,而這一情況也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初中物理教學中演示實驗的重要作用。針對剛剛接觸物理的初中生來說,其對于物理的興趣也是非常高,經常抱著一個好奇的心態學習物理。所以,在學生趣味性以及好奇心非常強的情況下,對演示實驗進行有效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證學生的興趣可以被大大激發,進而能夠引導學生主動的進行學習,以便學生的學習效率能夠得到提高。比如:在給學生講平面鏡成像時,可以找三面成90度角的平面鏡,前面放一束鮮花,多次反射成像,成為花束,由于這一現象較為好看,學生的也會有很大的好奇心,能夠強化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而如果學生產生了興趣,那么其就會主動的探索,并且不斷的練習和預習,這對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非常有益。
1.2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1]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教學中給予學生機會,讓學生跟隨老師步伐,進行分組實驗,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比如分組完成馬德堡半球實驗,雞蛋撞地球實驗,杠桿蹺蹺板活動,大家一起參與的氛圍極好,會讓整個課堂都活潑生動起來,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動手發現規律的愉悅感。在初中物理教學期間,進行演示實驗,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能夠多個角度理解物理,從而可以主動的進行探索和實踐。在學習之余,也會主動且不知不覺的模仿教師的做法,對教師在課堂上所做的實驗進行反復練習,深度的探索物理實驗,了解物理知識所蘊含的意義,對提升其能力以及水平非常有利。
1.3 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2]用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是物理賦予我們教師的使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是活動的核心,而思維一般從問題開始,在具體實驗中可以打破常規,改進實驗。如做冰的熔化實驗時,傳統方法就是加熱熔化,可以改裝為在燒杯的冰里加入小試管,小試管也放碎冰,當燒杯里的冰開始熔化時,觀察試管里的冰是否熔化,讓學生猜想再實驗,啟發學生分析原因,通過改進實驗,讓學生充分了解晶體熔化的特點。這種方法對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1.4 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上好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的實驗探究意識,規范的實驗操作和嚴謹的實驗態度,為學生樹立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因此演示實驗課、分組實驗課,讓學生成為實驗的設計者,探索者,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在實踐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樹立科學態度觀。
為了可以將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和價值全面發揮出來,在具體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該強化對實驗教學的重視,并且將實驗在課堂上進行演示,有效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保證能夠將學生心中的疑惑與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積極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學習,提升學生的水平,強化教學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科學的制定演示方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能力,合理制定演示方案,積極引導學生,保證學生能夠主動探索,獨立解決遇到的問題,以便其能夠朝著良好的方向進步。
在教學中碰到一些疑點,難點,語言難以描述,而演示實驗則一針見血,非常直觀,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物體的沉浮”一節,判斷物體浮與沉的條件是一個難點,對于這個問題,教師可以設計實驗方案:讓裝入“不同質量的水”的乒乓球放入水中,提問:“三個乒乓球所受浮力有什么關系”為什么一個漂浮,一個懸浮,一個沉底,進而分析出受力關系,得出結論。演示實驗使抽象問題具體化。
在初中物理教學工作開展細節演示實驗的作用至關重要,所以,作為物理教師,應該加大對演示實驗模式的重視,并在具體教學工作中能夠在明確教學內容以及學生水平的情況下,科學應用這一手段,保證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物理興趣,讓學生的物理思維可以得到進一步拓展,確保學生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初中物理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