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靜
(廣東省茂名化州市第一中學 廣東 化州 525100)
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學習歌曲的曲調或者彈奏樂曲的技巧,更要了解一首樂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作曲者的悲傷、開心或者慷慨激昂。而學生想要更好地品味一首樂曲,首先要了解相關的背景文化,這樣學生才能置身其中,感悟音樂中的情感。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方方面面,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能夠只是干巴巴的講解理論知識,最好配合一些場景,先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才能夠自主探究。教師在展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設一些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播放相關的視頻;同時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中的情感。
以《廣陵散》為例。《廣陵散》是一首古琴曲,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首古琴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聽兩段《廣陵散》,一段由古琴彈奏,一段由古箏彈奏,在學生聽完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這兩段曲子有什么區別,然后再引出《廣陵散》的相關知識。教師在學生討論了兩段曲子的不同之后,再讓學生聽一聽《廣陵散》的完整曲目,并且讓學生試一試從曲目中聽出故事,最后讓學生進行講述自己聽到的故事;在學生講完自己聽出來的故事之后,教師可以講出關于《廣陵散》的故事,也有人認為《廣陵散》與《聶政刺韓傀曲》是同一首曲子,講述的是聶政刺殺韓王的故事,教師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視頻片段,配上《廣陵散》,讓學生再次品味曲子中的意味。最后教師可以讓擅長古琴的學生在現場嘗試彈奏一段《廣陵散》,讓其他學生對于這段曲子進行點評。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古箏、古琴進行區別,使學生對于古琴有基本的了解;通過講述《廣陵散》的故事使學生了解《廣陵散》中包含的情感,使學生更加熱愛音樂。
教師除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情以外,還可以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練習自己學到的音樂知識,鞏固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實踐活動會使喜愛音樂的學生更加富有激情,在學習音樂的時候更加投入,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音樂方面綜合素質的目的。
以《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章節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歌,比如山西民歌《走西口》、陜西民歌《山丹丹花開紅艷艷》、新疆民歌《天山雪蓮》等等。教師在帶領學生了解了不同地域的民歌,了解了當地的風俗文化以及這些歌曲的寓意之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民歌比賽,學生之間可以結成小組,也可以單人表演,可以對唱,也可以自己演唱,每個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地域民歌進行表演。教師可以按照學生選擇的地域劃分小組,不同的小組可以設計自己的表演形式、表演曲目,也可以即興演唱。另外教師還需要選出幾名學生作為評委,進行投票或者打分。當有學生在上面表演的時候,其他學生作為觀眾在底下觀看。有的小組定下的曲目比較多,有的小組唱的歌曲比較動聽,評委根據學生的曲目多少以及是否動聽進行評分,最終看看哪一個小組的分數比較高,哪一個小組的平均分數比較高,教師對于分數比較高的學生可以予以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活動,學生敢于實踐中展現自我,最終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甚至綜合水平。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要使學生了解音樂的背景以及與其相關的文化,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好地欣賞音樂中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與音樂相關的文化背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使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僅僅了解音樂中的知識技巧,更能夠鑒賞音樂中的美麗之處,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以《國之瑰寶——京劇》為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這一章節的時候,要使學生認識到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除此之外,教師還要讓學生搜集京劇的相關資料,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京劇的了解。以《霸王別姬》為例。首先教師要先讓學生了解《霸王別姬》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即楚王項羽與他心愛的美人虞姬的愛情故事,最后項羽失敗,虞姬自刎。教師在使學生了解了這段故事之后,給學生講解京劇中的具體知識,再讓學生欣賞《霸王別姬》中的韻味,學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了。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了解音樂中的文化感知音樂中的情感,既可以幫助學生積淀文化,又可以提高學生鑒賞音樂的水平。
總之,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不僅僅使學生掌握樂曲中的起承轉合,更要使學生了解音樂中的文化以及所包含的情感,培養學生敢于在實踐中展現自己所掌握的音樂知識,促進學生音樂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