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縣三立小學
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是作文起步的最初階段,也是作文教學的基礎。由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形式上的單一和教學流程的機械化,抑制了學生的想象力,致使不少學生逐漸喪失寫作興趣,甚至對寫作產生畏懼心理。因此,作文的起步教學很重要。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聽說讀寫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的有效手段就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幾點體會。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特別強,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創設直觀形象的情景,畫面、色彩、音樂,這些都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能夠激發他們的觀察興趣,為此,教師要指導他們有序地觀察事物,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說寫訓練。比如,口語交際課《晨練》,教師可抓住小學生最喜歡看動畫片的特點,課上先播放光盤《晨練》的連續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指導說話。動聽的音樂,迷人的畫面,讓學生們個個趣味盎然,學生們都情不自禁地“說”了起來。
1.借助幻燈片合理想象。學生看好圖看懂圖的關鍵就是“想”,這也是培養他們思維能力的手段。幻燈片展示的畫面都是形象的,教師要指導他們邊看邊想,讓他們正確理解畫面內容。如,我在教授《無家可歸的小鳥》時,先出示插圖,讓學生們仔細觀察圖畫,看圖上畫了什么,給大家說一說?發生了什么事?它們的家呢?(被人類毀了)想象一下它們以前的家園是什么樣的?(配音樂想象)以后是什么樣的?這樣便輕松地說活了一幅靜止的畫面,學生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了。
2.借助動畫展開合理聯想。在作文教學中運用卡通動畫,能以其動感的畫面、絢麗的色彩、生動有趣的形象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為此,在教學中,應努力發揮卡通動畫的功能,看故事時讓他們合理展開想象,然后補充故事。最后,進行說話和寫話訓練。
想說、敢說是寫話的前提條件。在寫話教學的時候,則需要我們提供給學生自由地、無拘無束地“說”的環境。通過信息技術激發他們的興奮點,從而實現暢所欲言的課堂效應。動畫片幾乎是所有兒童喜歡的的節目,為此,可以把學生們著迷的動畫片“搬進”課堂,變“看圖寫話”為“看動畫片寫話”,感觀而生動的情境充分迎合了學生的趣味,從而提高了他們寫話的熱情。如,在教授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課后,我組織學生們上網閱讀了多篇安徒生的童話故事和格林童話,感受美麗童真的童話世界;教授以冬天為主題的課文后,引導學生上網查找冬天的圖片,閱讀有關冬天的文章、詩歌,欣賞關于冬天的歌曲,然后組織學生制作以“冬天”為主題的手抄報,彼此交流、寫下自己的留言。同時,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實踐閱讀,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豐富了語言積累,提高了寫作素養。
1.將寫話輕松化、簡單化。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培養其寫話興趣是首要的,但是要適當降低難度?,F代媒體直觀而又形象,既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又能便于教師指導學生說話。采用文字引導看圖寫話的方法指導低年級說寫作文,能將寫話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增強學生的習作信心。對于寫話能力較差的學生,只要他們能寫出一句通順的話,就給予表揚,鼓勵其繼續努力。而對于說寫能力較強的學生,則提出符合他們最近發展區的要求。
2.結合固定句式總結方法。學生們的觀察能力不斷地在提高,對圖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作文也可以言之有物了。為此,我利用多媒體結合固定句式,指導學生去說寫。如,指導學生以“課間十分鐘”為題練習說話寫話時,我利用多媒體動態反映學生們下課后的活動,打沙包、踢毽子、滾鐵環、跳繩、做游戲等的情境,學生能在情境中感受到事情發生的時間以及場景的轉換,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輕松連貫地表達圖意。
指導學生修改習作,是一種提高作文水平的最佳方法。根據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利用投影實物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在大屏幕上,并用彩色筆直接在學生作品上進行作文評改的指導,可以通過典型句子肯定和評改的過程,讓學生識別寫話中的好詞好句,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指導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懂得不同修改符號所代表的不同意義等。評改中,及時進行鼓勵與表揚,倡導他們互相學習,并學會根據評議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這樣在引導學生合作修改、評價他人習作的同時,也能向他人學習,從中不斷探索寫話技巧,提升寫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