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洮縣第四中學
每當觀看的電視劇在精彩之處戛然而止,我們便會產生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其實,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長篇小說,基本上都是通過懸念激起讀者的好奇心,促進讀者主動探索故事情節。問題式教學方法屬于現代化的啟發式,其主要是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以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為目標提出針對性的問題,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質疑和探究。好的問題可以起到點撥引導的作用,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情境的認識,還能內化學生的情感。下面,筆者結合工作實踐,就問題式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問題的數量不宜過多。部分教師對問題的設置認識不足,錯誤地認為設置的問題越多,學生就越會高度參與課堂教學,學生也會加倍努力學習,學習到的東西也就越多。由于教師對問題的認識不正確,沒有意識到問題僅是起到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方法,而不是唯一方法,如此也就使得教師在課堂上設置的問題過多,那么就會堵塞文本的每個空間,甚至是教師完全幫助學生理解以及解讀。
2.問題的設置既不能過難也不能過易。教師如果不重視精心設計與組織問題,就會使得學生缺少認知沖突以及質疑。有的教師設置的問題僅停留在理解知識以及記憶知識的層面,且很多問題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學生打開課本或者是無需思考就能找到答案,這樣的課堂表面熱鬧非凡,但是流于形式,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有的教師設置的問題比較難,不在高中生的知識范圍與認知水平上,致使學生百思不得其解,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1.轉變教師角色,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一節課成功與否,與師生是否信任有著很大的關系。對此,教師應轉變自身角色,從課堂的“領導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主動傾聽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如,以教授《計算機的安全》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改革了教學方式,先要求學生主動閱讀教材內容,當學生們大致了解了教材內容之后,筆者再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們帶著問題去思考,這樣學生們在預習的過程中也能提出很多的問題,如“計算機病毒有何特點?”“計算機安全是什么?”“病毒通過什么途徑傳播?”最后,筆者在講解知識時穿插了很多學生們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了學習。整個課堂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精心設置問題,提高課堂導入效率。問題是學生思考的前提,也是他們學習知識的緣由。為此,教師要精心設置課堂導入問題,將學生的思維激發出來,讓學生保持較高的熱情參與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探究并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如,以教學《體驗手工制作逐幀動畫》這部分為例,筆者設置了問題導入:“今天的內容比較特殊,上課之前我們先看一個動畫——美麗的小花(接著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動畫)。同學們看看大屏幕上的花兒是不是特別美,怎么樣才能制作成類似的動畫呢?如何才能讓小花‘跳舞’呢?接下來我們來學習今天的內容。”通過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并通過提問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為學生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問題猶如一把鑰匙,不僅開啟了學生的智慧之門,也喚醒了學生的探索意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中精心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3.創設問題情境,活躍學生的思維。根據相關的教學實踐來看,若教材內容與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及生活經驗產生密切聯系時,那么學生也會主動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為此,教師應了解學生的認知規律,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態以及生活狀態,通過結合生活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學習的樂趣。如,以教授“WPS”的相關內容為例,筆者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小則動畫片《海賊王》,學生們個個都興致勃勃。在學生們看得入迷的時候,筆者切斷畫面提出了問題:“同學們喜不喜歡這部動畫片?都認識里面的人物嗎?”由于同學們對這部動畫片比較熟悉,因此也都能回答出來。接著筆者繼續追問:“老師對這部動畫片的人物還不是很熟,有誰能幫老師一個忙,將這些圖片放到文檔中并寫上相對應的名字。”這時,學生們開始了操作,但是很多學生提出了問題“為什么圖片與文字的位置總是不對應呢?”接著,筆者給學生們演示了如何正確插入并編輯圖片,使得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