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秦州區紅山小學
小學數學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學好小學數學對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領悟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靈活選用教學方法,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宰”,學生作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只是按照教師預先設計的思路,按部就班地接受教師的灌輸。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認知僅僅理解為枯燥乏味的理論講述和反復演練,他們很難對所學知識產生深厚的學習興趣。如此教學,教學效率必然是低下的,學生的發展必然會大打折扣。為改變這種現狀,新課改提出,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學生的發展服務的。可見,要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領悟新課改提倡的教學理念,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學習,引導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進而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從而透徹理解知識,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可以說,他們的大多數認知來源于有限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適時創設適宜的生活情境,調動起學生的生活經驗,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教學“認識鐘表”時,考慮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見過鐘表,又對猜謎語特別感興趣,筆者在教學伊始就組織學生猜謎語,以引入鐘表的學習。然后利用多媒體出示各種各樣的鐘表,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都有什么,讓他們直觀地認識鐘面。之后,利用多媒體創設了這樣的生活情境:天亮了,太陽公公伸了伸懶腰,露出了笑臉。明明穿好衣服起床了,吃完早點,明明和隔壁小朋友陽陽一起去上學。請學生認真觀察動畫中的鐘表,說一說明明是幾點起床的?幾點和陽陽去上學?他吃早點用了多長時間?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他們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積極主動地獲取了所學知識,教學效果顯著。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打破了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模式,加強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情感溝通,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學時,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適時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時,筆者以問題“平行四邊形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先獨立思考。在他們有了自己的觀點后,組織他們合作學習。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特點理解得更為透徹、記憶更加牢固。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句話無疑道出了動手操作對學生學習的重要影響。新課改也提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同時,提出了“做數學”的理念。這就將動手操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適時組織學生動手操作,讓他們在“做數學”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提升能力。
例如,教學“認識毫米”時,筆者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毫米的概念,而是組織他們用直尺測量數學書的厚度。當學生發現數學書的厚度不到1厘米時,教師再引入“毫米”這個新的長度單位。然后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銀行卡、身份證、硬幣等,讓學生自己用手捏一捏,實際感受一下1毫米的厚度。最后,讓學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理論知識,還獲得了直觀體驗,對“毫米的概念”記憶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徹,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教學評價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激勵學生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恰當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客觀、全面、中肯地評價,幫助學生建立自信,調動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僅要做到評價語言具有激勵性,同時還要有極強的針對性,能起到引導、啟迪的作用。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領悟新課改提倡的新思想、新理念,并結合自己所教學生的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