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星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始終存在理念更新與操作策略改進的問題,也始終存在著一些有失偏頗的地方,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值得推敲的問題也隨之出現。
1.1 課堂“格外熱鬧”。現在的課堂,常常是熱熱鬧鬧的,學生積極性很高,有時整堂課學生都處在異常亢奮的狀態,但學生往往在熱鬧過后,所得有限,課堂教學低效。
1.2 探究“格外順利”。課堂上經常出現探究“一帆風順”的景象,難道是學生都很聰明?仔細反思,不難發現原因在于教師給學生提出的探索的空間過于狹小。
1.3 教學“格外完美”。課堂教學安排像排演節目一樣,課堂看似完美,教學環節十分“緊湊”,忽視了學生的思考、操作、討論。
數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思考、判斷、分析的過程,若不留有空間讓學生去經歷這一過程,或留得不夠,那必然會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適當的“留白”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2.1 概念解讀。課堂“留白”是在數學教學中以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基礎,在課堂教學中適當的“留白”,給學生觀察、思考、探究、合作的時間以及思維的空間,以及實踐、探索、持續發展的機會。
2.2 價值思考。
(1)從思維角度看,“教學留白”是學生積極思維的過程,容易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在課堂教學中留出一定的空白,鼓勵學生發表見解,大膽質疑,學生的創新思維自然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2)從記憶角度看,“教學留白”使學生不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習內容更容易記憶。課堂留白的合理利用,有利于營造一個張弛結合的課堂節奏,在這個節奏里,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從心理角度看,“教學留白”可以使學生得到積極的休息,以消除心理疲勞,避免走神現象。合理利用課堂教學的空白,有助于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有建立一種和諧、平等、雙向、開放、優良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巧妙“留白”,引導學生在“留白”處思考、學習、體會數學的樂趣,要充分發揮“留白”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可以適當地給課堂留下冷場空白,為學生提供一個“鬧中取靜”的、利于思考學習的空間,學生才能夠自主洞察,學習到知識和技能,為以后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3.1 留好學生新舊知識的“白”。
(1)重視原有知識,做好課前的“補白”。充分利用課前生活實踐中相關知識的“留白”,讓學生去了解并準備課堂有關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人民幣的認識》課前讓學生去了解人民幣,調查生活物品的價格。通過這樣的課前“留白”,既拉近了教材與生活的距離,又為新知準備了必要的舊知,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2)重視新舊聯系,留好學習的“白”。在教學中,教師應在舊知和新知之間讓學生留有適當的“白”,設計學習活動,達到知識遷移,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新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2 留好學生學習過程的“白”。
(1)給課堂問題“留白”——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好的數學問題,必須具有“啟智”的功能,教師需要設計整體、開放的問題,給學生留予充分探索的“白”,讓學生有一個充分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對學生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2)給數學實踐“留白”——給學生嘗試的機會。“留白”能滿足學生求知的需要,要給學生適當“留白”的機會去嘗試,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設計相關的實踐活動和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思考、交流、討論、反思提升數學思維。
3.3 留好學生鞏固發展的“白”。
(1)留好課堂作業的“白”,讓學生從“懂”到“會”。通過課堂基礎、變式等練習,及時、全面的獲得反饋信息,調整教學進程,促進學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2)留好課后拓展的“白”,讓學生從“會”到“用”。要根據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已具有的數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以學生主動探索、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索性作業,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
4.1 學生學習的興趣明顯提高。學生對課堂內容都保有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有效地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將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4.2 課堂教學的氛圍更加和諧。學生在課堂中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了。課堂呈現出民主、寬松、開放的氛圍,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言,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
4.3 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開放。課堂上的每一個問題、每一次活動都給學生一個思維的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的自主探索。在課堂上,學生能夠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方法去思考問題,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開放。
4.4 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的提高。每一位學生都在自己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而不是依靠死記硬背地去學習,切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
“留白”雖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回歸,但它讓課堂擁有更大的容量,是教學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課堂教學我們要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