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愿平 谷學禹
一個人的本事如何,一般是你經常交往十個人的平均水平。我們要多和高人交流,有思想和靈魂上的碰撞才能有所提高。思想上碰撞,能夠獲取靈魂上的收益,這是一個人最大的收獲。
董秘作為上市公司對外發言人和對外窗口,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我是從參與碧水源公司IPO開始,逐漸走上了董秘這條路。但和其他公司的董秘稍微有些不一樣,我本身是碧水源公司創始人之一,自創業伊始,我就管理著企業的經營、財務等,對企業的各個板塊都比較熟悉。公司上市以后,我就成為了公司管理層決策班子成員之一。
上市審核曾經被反饋十八次
為了推動我國的環保產業做強做大,碧水源走上了上市這條路。碧水源2007年股改,最初計劃到深交所申報中小板上市,也順利過了證監會部任務會審核,不過期間共反饋了十八次,可能這也是很多董秘同行沒有經歷過的次數。因為2008年汶川地震,證監會IPO停了,只反饋不過會,碧水源的材料在證監會躺了兩年。
2009年創業板開板的時候,我們認為中小板都過完會了,而創業板正缺公司,于是我們改報創業板上市。沒想到報過去后,沒能滿足扣非后凈利潤連續增長的基本要求,差了幾十萬利潤,這讓我受到不小的打擊。等待了半年,證監會也修改了上市規則,我們以2009年年報重新報了證監會。
2010年4月21日,碧水源成功上市,曾一周占據國內股價最高點——176元,募集資金也最多,達到25億元,超募18億元,這成了當時的一個資本神話。在創業板的最初兩三年,碧水源市值一直排名第一,我也連續八年被業界視為上市公司身價最高的董秘。2015年,資本市場發生劇烈波動,我們當時進行了再融資,成功融資63億元。
碧水源的發展脈絡,就是剛開始從四十萬元起步,通過膜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管理與機制創新,成為了行業引領者,目前已擁有逾二百億元凈資產。現在我們又從資本市場融資達到一百億元資金,這對公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擔任創業板發審委委員 感悟更透徹
我曾擔任過證監會第六屆創業板發審委委員,代表董秘群體出任發審委委員是我的榮幸。進入到發審委,讓我可以站在證監會的立場思考問題,加深了我對資本市場和上市規則的感悟,更能夠理解所有制度背后的故事,以更高的眼界去看市場。同時,我也有機會見到各個領域的企業,面對企業各式各樣的問題,我更能從證監會的視角去看待和處理。所以,這個角色讓我受益良多。在實際工作中,若遇到某個公司要去IPO上市交流,我可以分享相關經驗和體會。
每周至少踢兩場足球
在中國,做事業的人,90%的時間在工作上,10%的時間在生活上。我覺得工作和生活是可以平衡的。
這10%的有限時間里,要多關注身心健康,要有趣。我在北京組織了上市公司高管足球隊,有五六十位同行隊員,每周都在一起踢球。踢球是我從大學就保留下來的一個愛好,每周至少要踢兩場球。平時若不踢球,也會保持身體鍛煉。運動對身體、情緒和大腦都有極大的幫助,大家經常會看到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信息,呼吁堅持運動。同時,我還有每天獨立思考一兩個小時的習慣。
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習慣有很大關系,只有自律的人才能養成好習慣。真正優秀的人,需要有幾方面能力:第一,不斷學習能力;第二,獨立思考的能力;第三,將思考轉化成文字,保持筆耕不輟;第四,良好的身體素質,這決定了你的工作效率。
生活品質并不是全靠財富,也靠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思想靈魂的品味,這樣才會擁有高品質生活。
好董秘的能力是這樣的
一個好的董秘需要具備很多能力,熟練掌握公司法、法人治理結構、信息披露是基本要求,還要懂得宏觀經濟,會解讀國家的宏觀政策。
董秘還要懂得公司業務,對行業特別理解,才能對公司的發展貢獻智慧;要會解讀公司財務,這和整個資本運營相關聯;還要參與整個公司的戰略決策,只有參與決策,才能實施戰略。董秘要代表公司發言,無論是上市的過程中,還是上市以后的公司做大過程中,董秘必須對公司全面了解,理解公司發展戰略,這樣才能跟投資人深入交流。
所以我說,董秘既是一個專才,也是一個全能冠軍,要有全面知識的能力,把專業知識傳遞給公司。做董秘包括我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大,因為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真正好的董秘,他的眼界有多高,他的水平、知識面有多大,決定公司的發展。
評價一個公司的董秘水平高不高,最核心的是看公司的市值做的大不大。所以,一個董秘不要說董事長沒有給你權力,主要看你能不能跟上董事會,跟著董事長去發展,這也是一個相互的關系。真正厲害的董秘能力是上不封頂的。尤其是這幾年資本市場的變化,對董秘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董秘在公司的角色就特別的重要。我自己感覺到,如果一個董秘在這個公司說話沒有分量,那么你在資本市場基本沒有說話的分量,這個說法非常重要。
資本市場是很講信用的,所以董秘要有很高的誠信度,信息公開透明,引導大家遵守規則。特別是董事會的其他成員、董監高們并不很了解其中的規則,引領他們遵守規則非常重要。我們既要遵守外部的規則,也要對內制定規則,這都是董秘要做的。
董秘還要有獨立思考能力,需要忍辱負重。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公司的股價、行業的發展經常波動,我們要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例如,對規則的理解,不要只從字面去理解,要理理解規則的背后提倡什么、反對什么,我們就知道了做事的方向,從而可以提前去謀劃。對未來的預知能力,是一個董秘最大的能力。
未來市值管理要求會更高
我認為,一個人要成大事,要成為思想者,這和平時的學習、經歷、眼界分不開。很多東西經過總結,不停地復盤,總結出自己認可的經驗,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總結過去,可以更好的預測未來,做出更好的決策。
要學會閱人的能力。我會閱懂我的客戶,閱懂我的上司,閱懂我的合作者,閱懂我的下屬。在各個方面,如果一個人的閱人能力很強的時候,你就能看懂這個事。我過去跟資本市場打交道多年,有著很多感受。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后,很多人會向我咨詢,我對每個政策的解讀都有自己的思考,所以也以行業專家的身份,參與了很多行業政策征求意見等工作,如果一個企業一直在參與行業變革,參與國家的政策制定,這就體現了這家企業的競爭力。
我有時候說,董秘也是一個翻譯機,去翻譯資本市場。企業每年盈利多少,持續盈利的能力要會講清楚。有本事的人就體現在怎么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持續盈利。如果你站在一個投資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公司,就知道自己公司要改善什么,要學習什么。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這個世界變得很快,各種模式、結構的更新很快。很多時候,我們也希望對監管部門曾經提出的建議,可以真正落地到市場上。中國資本市場在逐漸市場化,未來,一個企業好不好的評價標準,并不是能否上市,而是上市以后能不能做強做大。
我認為,未來有些上市公司都要被淘汰。上市公司只有做到幾百億、上千億的市值,才是一個公司可持續生存的基本要素。所以,未來公司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也許上市的門會打得更開、更容易一些,但要在資本市場不被遺棄并不容易。也許三五年后,市場可能對市值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創業者心態來做公司
盡管我在2018年不做董秘了,但我沒離開董秘這個圈子,一直和這個群體在一起。
這么多年,我自己感受到,做企業的人要用創業者的心態、投資人的眼光來做,這樣就能把企業做得更好。從董秘的角度來說,做市值管理,要有企業和投資人兩種視角,兩者價值關系也是一致的,公司產業是和整個資本產業緊密相連的。
擔任董秘多年,深切體會到資本市場的腥風血雨,驚濤拍岸,做實業的人必須有很強的定力。作為董秘,不僅要成為一個好的執行者,還應該更好的去影響董事會,引領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讓公司受投資者青睞。其實,不僅是董秘,上市公司管理團隊也需要以創業者的心態來經營公司。另外,董秘不能向下看,一定要向上看。一個人的本事如何,一般是你經常交往十個人的平均水平。我們要多和高人交流,有思想和靈魂上的碰撞才能有所提高。董秘們能夠多去和高人交流、多去見世面,會獲益良多。
時代在變,我希望年輕的董秘后浪們,能夠比我們老一代董秘更強,也希望他們能夠把中國的資本市場和上市公司做得更好,為社會做出貢獻。只有為社會創造了價值,才能實現政府、企業、機構、個人共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