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廣東廣州 510000)
隨著我國《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發布,對中國田徑事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涌現出了劉翔、蘇炳添、王麗萍等田徑運動健將,將中國田徑提升到了世界級水平。成績的背后是運動員付出的青春和努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小學是田徑訓練的關鍵階段,田徑訓練中速度力量訓練尤為關鍵,結合實例,希望能為小學田徑速度力量訓練指明科學方法。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建于1937年8月,是一所遠近聞名的省級重點小學。學校始終秉承“德育為首,教育為主,科研為先,育人為本”的辦學思路,在教育界享有極高的口碑。值得一提的是,華南師小在體育教學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校田徑隊于2019年取得了廣州市傳統田徑項目團體總分三連冠的成績,同時連續5年斬獲廣州市天河區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冠軍,在廣州市小學田徑賽場上屢摘桂冠。
通過與華南師小田徑教師溝通交流,在運動員日常訓練中加入速度力量訓練方法,通過近1個月的系統訓練,運動專家結合錄像分析訓練的效果,對獲得的運動數據進行歸納總結,根據運動員和教師的建議改進訓練方法,再進行教學實踐,直到尋找一套科學的速度力量訓練方法。通過教學實踐探索更多速度力量訓練與田徑訓練相結合的方法,將進一步提升學校田徑運動員的綜合身體素質能力,在田徑各項目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為個人添彩,為學校爭光[1]。
小學田徑以60m、100m、200m、400m短跑及接力項目為主,規范蹲踞式起跑動作,核心腿放在起跑器后側,雙腿彎曲,頭部自然下垂,雙手緊貼起跑線撐地,身體下蹲,重心微前傾,起動前深呼吸憋氣,臀部抬起略高于肩,腿部肌肉緊繃,等待發令啟動。起動力量訓練要注重核心腿發力技巧,原地練習可以使用深蹲練習,大腿盡量與地面保持水平,雙手平伸,腳跟有節奏抬起,此訓練方法可以有效鍛煉股四頭肌和小腿三頭肌,熟練者也可以選擇腿部綁沙袋或者舉杠鈴搭配鍛煉;還可以使用臺階跑、沖破跑、折返跑等訓練方法,也可以借助彈力繩、跳繩等器械輔助腿部拉伸鍛煉,一般每次3組,每組15~20次。起動力量訓練顯得尤為關鍵,是后續一切技術動作的基礎。
制動力量訓練在壘球擲遠訓練中較常見,主要練習連貫動作后身體瞬間停止,將力量轉移到手臂上,是一種典型的瞬間能量轉換過程,可以通過側向交叉步、轉向跳、陀螺翻滾、蹲互推等方式來練習全身的協調性;通過杠鈴、啞鈴、壺鈴練習腰腹、上肢等核心力量,采用慢速動力法,一般選擇2~5kg的器械,初學者采用2~4組訓練量,每組15次,每組間隔2~4min為宜;中期增加訓練量到6~12組,每組20次,主要練習運動員的胸大肌、肱三頭肌和前鋸肌等肌肉群,能夠充分調動全身肌肉,增加制動力量[2]。
反應動力力量主要應用在一些突發性運動項目上,比如4×100m接力、4×400m接力項目,運動員要根據突發事件在大腦中快速作出反應,然后支配身體作出相應動作,反應動力力量訓練主要是鍛煉大腦和身體的協調能力,可以通過羽毛球、排球等球類運動來練習反應力,每次訓練量不宜過大,以30min為宜。讓學生鍛煉自己的大腦、眼、身體的協調能力,提醒運動員注意使用眼神和肢體動作進行相互配合。
爆發力力量訓練在田徑運動中至關重要,運動員要借助全身發力。做單杠俯臥撐時雙手迅速推開身體,將雙手快速握拳,然后松開再推杠,每次動作要快速,抓握要用力,一組10~15個,一次2~3組,間隔休息2~3min,練習上肢的爆發力力量。雙手握啞鈴做仰臥起坐,啞鈴重量為1~2kg,注意啞鈴要置于腦后20次,分2組練習,練習腰腹的爆發力力量。10m后蹬跑搭配5次立定跳躍練習腿部爆發力量,循環一次為1組,開展3組練習[3]。
60m、100m屬于無氧短跑項目,運動員需要借助最大速度沖向終點,規范短跑項目中的步幅和跑姿,最大程度上減少風阻力,最大化提升自己的速度,可以采用20m加速跑來加強沖刺訓練,運動員以90%以上的速度進行沖刺練習,每組跑3~5次,每次慢跑休息5min,訓練3組,每次加速跑之前要充分熱身,避免突然加速造成腿部拉傷;搭配杠鈴進行爆發式深蹲練習,采用50%的身體極限重量,雙手持杠鈴于胸前,采用前后交叉步將杠鈴舉過頭頂,起身時呼氣,下蹲時吸氣,每次5個,休息3min,訓練5組,以此來增加自身的肺活量。
田徑項目中起身和加速是決定成績的關鍵,起身要牢記動作要領,集中精力聽發令槍響,用最短的反應時間起動。可以做一些顛球、踢毽子的訓練,練習運動員的集中力。加速跑距離一般為20~30m之間,要注重加速練習的動作要領,充分借助兩臂擺動來增加發力點,前腳掌充分抓地來獲得更高的摩擦力,四肢協調配合,控制呼吸,最大化提高移動速度。可以采用原地支撐高抬腿來練習四肢協調能力,每組20次5s內完成,休息5min,分3組練習。采用快頻跑樓梯訓練方法,訓練時必須以碎步踩到每級臺階上,快速向上沖擊20級臺階,然后在兩側走下臺階,往復練習5組。
變向移動速度訓練是田徑訓練的必修項目,主要包括側向移動速度、多向移動速度和變向移動速度訓練,200m、400m及接力項目,可以應用到變向移動速度技巧,要注意變向移動的技巧,身體要根據運動趨勢改變發力方向,均衡身體平衡和加速度之間的關系,可以通過側向交叉步加速跑來練習側向移動速度,每次20m,進行5組;采用去程慢跑,返程加速跑的10m折返跑練習變向移動速度,循環一次為1組,進行5組[4]。
定期拍攝田徑隊的日常訓練圖片,以圖文的形式來展現速度力量訓練方法,結合田徑隊比賽安排和訓練時期,制訂科學、詳細的速度力量訓練方案,最終將其應用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可持續提升小學生運動員身體素質的目標,教育部門夯實“體育強國”理念,推行田徑速度力量訓練方法普及,以點帶面,努力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優秀的田徑運動員,在國際田徑賽場上為國爭光,為民族添彩。
結合文章了解了速度力量訓練對田徑訓練的意義,結合華南師小的日常訓練內容,采用起動力量訓練方法、制動力量練習、反應動力力量訓練方法及爆發力量訓練方法來加強力量訓練,采用最大速度沖刺訓練方法、起動和加速訓練方法及變向移動速度訓練方法來加強速度訓練,結合田徑項目制訂詳實的訓練方案,夯實小學運動員田徑素養,逐步推行科學訓練方法普及,讓中國運動員在田徑賽場上賽出水平,賽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