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碩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主要就慕課背景下,各大高職院校中體育精品在線課程的開發與研究進行總結,希望可以幫助學生加強鍛煉,培養體育競技精神,讓學生能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學習、迎接挑戰。
慕課,也就是MOOC,為最近新出現的一種線上課程開發模式,其是在既往資源發布、學習管理系統及網絡資源等相結合的新的課程開發模式。其中慕課的主要特點有:
(1)大規模:慕課,并不是個人發布的一兩門課程,而是大型的或者大規模的課程,才是典型的MOOC。
(2)開放性課程:它尊崇創用共享協議,且只有課程為開放式,才為MOOC。
(3)網絡課程:并非采用面對面授課,而是課程材料分布在互聯網。人們上課地點不受局限。
1.對于知識點、短視頻的創新
與傳統的線下課程不同,在現在的慕課程序中,一般沒有超過15分鐘的課程,大多數時間都是10分鐘,它主要以短時間的課程吸引學生。因為有人研究表明,長時間面對計算機學習是不太可能的,大家總是有所分心,因此將上課時間縮短至10-15分鐘,能將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精神充分利用起來。于是將課程分為若干個知識點,5~10分鐘講解一個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隨堂考試,滿十分過關
眾所周知,在線下的課程中,隨堂考試是學生最害怕的事情之一。但在慕課程序中,隨堂考試為從計算機游戲中所產生的一種游戲,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關,只要學生將所有困難都通過,就可以再升級。有很多家長會比較好奇,孩子在小學低年級時學習成績非常不錯,為什么到了高年級后成績就變化了。其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學生的主要學習方法是采用集中考試,在考試的時候檢查一次。而利用隨堂考試,是在5分鐘看完后進行考試,不但要完成考試,且需要滿10分過關,要求100%準確,才能進行第二個五分鐘的課程。如果未能答對,則需要再看一次,再回答一次。這樣的教學方式考驗了學生專注力,并以此確保學生在每一個概念都會學得非常的準確。
3.即時獎勵
就現在的大學生活可以看到,不管是大一、大二還是大三的學生,手上都會捧著一部手機,甚至于可以在網上幾個小時的游戲。對此,慕課課程推出即時獎勵的機制,在即時的獎勵過程中,只要完成學習和考核,且百分百通過,就可以在考試后告知你的學習排名,是第幾位達成的等。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下一次考試中會特別認真,還能激發學生之間的勝負欲,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的作用。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精品課程建設逐漸滲透到各大高職院校中,并在這些校園中生根、發芽,甚至讓精品課程在全國同類課程的建設和競爭中脫穎而出,與此同時,它還能不斷的成長,讓精品課程的脈絡更加堅實。尤其是近幾年,國家不斷提高對人才的教育條件,讓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使得精品課程也在不斷成長,現在逐漸趨于成熟。在高職院校的體育精品課程教學中,主要在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效果方面做好優化,讓更多的學生真正愛上精品課程。帶動校園內的體育鍛煉,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體育課程[1]。
在慕課中,體育課程的主要優勢在于,慕課下課程資源能夠更方便的獲取,且一門優秀的體育慕課課程,學生會不斷的反復學習,進而體會到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主體性。不僅如此,在慕課中的體育教學,還提倡創新和個性化,具有獨特的思維模式。不同的體育教師,對同一個教學內容的理解會有一定的差異,會上傳到慕課的課程中,進而將體育教學過程與教學手段個性化,有利于學生根據自身需求,理解并找到適合自己的體育課程。部分學生還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和需要,選擇學校課程以外的體育學習內容,進而擴展自身體育活動體驗,實現體育教學的個性化發展。
由于部分高校在體育設施建設方面,受到了資金條件等影響,因此并不夠完善。體育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期間,會由于體育場地及器材的設備不足,進而影響體育活動。因此在體育課上,一般會看到多個班級,共享教學場地、教學器材和設備,并以理論教學,代替體育鍛煉。這就直接導致體育教學很難通過足夠項目練習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不能幫助學生進行更好的身體鍛煉,很難滿足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要求,也會對學生的積極性產生影響。
目前高校體育教師并沒有完全意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沒有認真思考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更好的培養學生,且其會認為,體育教學與專科教學不同,并不需要十分認真的對待。因此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延續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大部分體育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方法,都是先講解體育項目的理論知識,隨后再演示體育動作,再由學生根據演示結果自主學習。這種教學模式不但落后,而且不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會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很難做出后續的針對性的指導,學生體育水平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2]。
現如今,高校體育教學內容并不豐富。首先,在教學模式的限制下,教師對體育項目的教學方法選擇較為死板,缺乏多元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幾門相對固定的體育課程可以選擇,且都較為常見。甚至課程的安排方面,學生也會不斷的重復去學習同一門課程。其次,在體育教學內容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并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性格愛好等,教學內容固定化模塊化,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不能充分展示自身個性,學生的體育才能也沒有被發揮出來,進而抑制了學生在體育方面的個性化發展[3]。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手機網絡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既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單一無趣,因此學生精力不集中,容易將注意力轉移到手機和互聯網。而慕課,作為線上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且慕課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與面對面授課相似。且學生與教師、同學之間的溝通,可以通過慕課平臺,進行互動討論。且教師能夠實現隨時隨地對學生進行管理。且隨著慕課在全球范圍內開展,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將體育課程多元化[4]。
大量研究表明,學生目前對課程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在學會,而是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教師傳授課程越精彩,越容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因此針對我國高校教師資源分配方面的問題。慕課教學能夠對全世界一流大學的優秀體育課程做共享,并將大師課程與百家名著相結合,開放優質課程,呼吁學慕課在教學模式上為“過論式”。相對傳統的“講授型”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更好[5]。學生能夠在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模式下,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進一步強化,并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在視聽結合、小組討論模式等方法下,對課堂內容的掌握程度更高。且學生還能夠在網上成立學習小組,并組建面對面學習討論組,促進學生與學生的溝通。
傳統課堂中,任課教師往往只是采用單一教學計劃和推進策略,并面對全班的多個學生個體。教師的話術、方法和概念的傳授,即使學生沒有聽到,或者沒有聽懂,也不能讓老師停下來,老師也不會再講一次。因此一個學生的成績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也是學習過程中不斷累積疑惑的結果。而慕課課程并不同,學生能夠讓老師在任一地方停下來,并可以讓老師再講一次,或者講很多次,在他明白并理解后,再繼續。這樣的一種改變,會對教學效果、學生成績的影響起到較大的積極作用[6]。
既往對慕課視頻,很多人所關注的是碎片化記憶。但是從實踐結果看,慕課視頻的交互性和可參與性更為重要。通過設計和開發交互式、互動式的慕課課程,能夠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高密度的一對一的聊天互動[7]。因此,也可以將這種“慕課”技術叫作“聊課”技術。在慕課的平臺上,教師通過視頻講授過程中所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做出積極的回答,學生的答案會由電腦自動批改。學生在回答正確后,視頻會自動向下播放。這樣的技術,不但可以監督學生觀看視頻,并集中注意力,還能讓學生全程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進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這種一對一的互動,在傳統模式下無法實現。
通過對體育教學的考評,可以檢驗學生對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并可以為教師進行課程優化。在慕課背景下,教師需要及時轉變教學評價方法,改變以往單一傳統和片面的評價模式,充分利用慕課平臺,創造健全和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在具體考評過程中,學生平時學習情況,課題中學生的表現,師生之間的互動,都可以作為教學評價內容。且在評價方法上,也不會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也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等,使教學評價手段多元化、客觀化、全面化[8]。
通過以上對慕課課程以及現代高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學現狀的了解可以發現,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學生們更愿意接受新興的教學方式。故而在慕課的未來發展中,應更與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喜歡體育、熱愛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