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玉英 河北省張家口市蔚縣西合營中學
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探索和學習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其對于教學的創新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自學能力的培養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好的事情,其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學習特點,有針對性的培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來看,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作用表現在多個方面:一是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和發現化學知識的欲望。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和動手性很強的學科,許多知識都需要在實踐之中去驗證和分析,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之后,其可以憑借自身的努力感受化學知識學習對于自身發展的重要幫助,其實踐動手能力不斷提升,因此探索知識的積極性將會更好的被開發出來。二是可以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傳統化學課堂上,學生始終處于相對比較被動的狀態,即化學知識的學習完全是由教師做主,學生缺乏自主思考和反饋,但是在學生具備相應自學能力之后,他們可以全方位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其從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課堂參與積極性提升,教學質量也得以不斷優化。三是有助于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自學能力的獲取絕非是一蹴而就的,在培養學生相關能力時,需要教師長期的堅持,同時還需要教師積極正面的引導,師生以及生生之間都需要進行多元化的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實現思想的交流碰撞,保證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獲和成就。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導入至關重要,如果教學導入方法不當,學生無法在課堂上感知化學知識學習的趣味性,那么其很難產生自學的欲望。在教學導入過程中,教師要靈活應用多種方法,比如說可以借助簡單的小實驗或者是小游戲切入新課,如在學習“鈉”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做一個小實驗,將金屬鈉放置在酒精燈上方,然后讓每個學生嘗試用水點燈的操作,在學生的潛意識中可能認為用水點燃酒精燈是無法實現的,但實驗結果卻恰恰相反,基本上所有同學點燈之后,酒精燈都成功的亮了起來。在學生感到好奇和驚訝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教學過渡到教材之上,讓學生們分析金屬鈉的特點以及性能等,激發學生探究化學知識的欲望。
化學這門課程的實踐性很強,許多化學結果都需要借助實驗去反復的分析和論證。因此,借助實驗操作并配合提問就顯得極為有必要了,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糾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問題。比如說在實施銅、濃硝酸、稀硝酸的對比實驗時,學生在實驗時容易出現紅棕色的氣體,這一實驗結果相較于教材來說存在有較大的差異,許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道應當從何入手,針對這一類問題,在發生之后教師不能急著去否定,而是可以嘗試讓學生彼此之間交流合作,自主的尋找答案,這樣也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實驗環節中的問題分析與解決來進行的,但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不可分割的。教師通過指導,幫助學生加強合作,通過分組等方法,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充分發揮每個成員的能力。例如,在學習中,學生對某些問題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師不應該簡單的解釋,而應該引導小組成員發展思維,大膽思考,突破課本知識內容的局限,在互聯網或其他書籍上找到答案,總結討論內容,獲得更多新的知識內容,實現對學生自學能力的鍛煉。在教學結束之前,教師需要做一個總結和反饋環節來評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同時也需要學生對實驗課堂進行總結,提高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這對教學內容的創新有一定的借鑒意義,這樣教師在后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也可以靈活的對教學方式、方法予以優化調整。
總之,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對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等進行革新是極為有必要的,其可以更好的優化教育教學質量,展現學習的趣味性,有助于學生自主的探究和發現化學知識,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明確培養的重難點,不斷的優化培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