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群發 川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現代教育的視野下,體育教學的地位不斷提高,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但要想使學科價值得到展現,應該不斷地推動課程內涵的豐富,應該加強在其中思政教育的滲透。這樣才能夠使得學科育人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所以,在現階段,一定要加強思政教學的構建,讓學生在體育學習和活動的過程當中有更多的收獲。
在高職生發展與成長的過程當中,體育課堂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將關乎到學生本身身體素質[1]。只有當學生擁有強健體魄,才能夠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獲取到更加長遠和穩定的發展。在高職教育當中,思政教育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通過思政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當中的融合,能夠使得兩者之間的關聯內容得到凸顯,彼此之間互相融合、互相促進。通過兩者之間的結合,讓教育目標得到更好的達成,使得學生不僅能夠增強體魄,也能夠樹立起良好的是非觀念、人生價值觀,讓學生在未來成長成才。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雖然素質教育正在教育領域當中不斷地推動和落實,但是短時間之內應試教育的影子是無法消除的[2]。如,在當前高職課程體系當中,一些教師往往將思政教學和體育教學完全分割,在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只是采取枯燥乏味的模式,認為專業學習才是學生主要的學習內容,無法真正地將思政教育的相關內容融合在一起,使得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在實際融合的過程當中遇到更多的困難和障礙。這樣也不利于體育教學的開展,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缺失興趣,產生反感心理,很難將體育教育的價值和作用展現出來,使得課程教學在開展的過程中一味的停留在表面。
在高職生成長與發展的過程當中,體育學科本身就具備著非常大的價值[3]。特別是在素質教育大力推動的背景下,體育學科的地位得到了凸顯,成為推動學生全面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路徑。而在體育教學當中,本身就蘊含著非常多的德育因素,通過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的融合就能夠將這些教育因素的價值凸顯出來,使得體育學科的特色和價值得到進一步的彰顯。這樣就能夠真正的帶動學生的多元發展,讓體育教學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得到持續的提高。
高職院校最終的教育目的就是培養出更多具備技術技能的專業型人才,而當前社會更加需要綜合性人才。也就是說人才無論在專業技能以及水平方面多強,也應該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責任心、思想意識。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滿足崗位需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獲取到更好的發展空間。所以,在現階段,通過體育課程教學和思政教育的良好融合,就能夠有助于學生構建良好的三觀,正確的思想品質,使其在未來的崗位就業當中也能夠樹立起高度的責任心,懂得為人處世,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專業發展的環境……真正的實現對人才全面及綜合發展的推動。
為了更好地為思政教育的滲透創造良好的條件,身為高校領導,首先就應該對體育課程引起重視,并應該重視日常教學當中思政方面的建設,在經費保障、組織保障方面做好相應的政策支撐,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融合效果。
例如,在思政教育構建的過程當中,可以將“體育夢、中國夢、我的夢”作為主線。在日常思政教育構建的過程當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全校范圍內將思政教育氛圍融入體育教學當中。在實際落實的過程當中,可以大力的組織一些體育賽事、大型活動。院校領導也應該積極參與,以身為范,對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一些“體育強國”以及“中國夢”等新思想、新理念、戰略進行積極的滲透。保障思政課程在實際構建的過程當中能夠真正的落實、落小、落細,將中國夢和強國夢有效地融合在體育教學當中。這樣就能夠使得學生在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方面不斷增強,讓學生積極奮進,為祖國未來的繁榮富強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在思政教育構建的過程當中,教師一定要將學生作為主體。這樣才能夠深化學生的感受,真正的實現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之間的良好融合。
例如,首先,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當前實際情況來對相應的宣傳課積極地進行開展,讓學生意識到在自身成長和發展過程當中體育教學所具備的價值和意義。其次,在日常當中,學校一定要對學生當前的主體性進行凸顯,在對思政進行滲透的過程當中應該注重學生間的差異性,引導學生之間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最后,在思政教育融合的過程當中,應該保障教育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合實際,具備現實意義。在此過程當中,可以聯系社會熱點,對體育的一些相關新聞積極的進行引入,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就能夠在無形當中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實現對學生良好精神的引領,有助于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的不斷融合。
要想使兩者之間的融合效果更好,就一定要對多元項目積極的進行開發。這樣才能夠為思政教育的構建拓展更多的路徑和方法。在此過程當中,身為教師,也應該在諸多項目中對自身人格魅力進行展示,對學生起到一個感染和觸動的作用。
例如,在高職體育教學開展中,可以對乒乓球這類課程積極的引入,讓學生提高反應能力、意志力,讓學生能夠在遇到問題和困難時不驕不躁、冷靜和輕松應對,獲取到最終的勝利。可以大力的開展一些集體類項目,比如足球、排球、籃球等等,讓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當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獲取到幸福感和存在感。在這其中,身為教師,一定要做到言傳身教,慎獨自律,應該展現出自己良好的思政和道德人格。比如,應該讓學生懂得在比賽以及日常訓練當中應該做到“友誼第一,比賽第二”、遵守規則、互相幫助、樹立理想信念,生成道德情操……能夠在無形當中使學生的文化素質、道德修養都得到不斷的加強,達到理想當中最佳的育人效果。
在思政教育構建的過程當中,應該將體育教學作為立足點,真正的做到全面覆蓋式的滲透。這樣才能夠讓兩者之間彼此融合,使得最終的教育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例如,高職學校在對體育教學的實際教學方案進行設定的過程當中,就應該對相應的思政理念積極的進行融入。鼓勵教師在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在教學方法以及手段方面做到創新,能夠實現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之間的無縫對接。在對教育內容進行設置的過程當中,也應該對理論和實踐課程的所占比例科學地進行設置,可以積極地引入一些人文類的知識,讓學生對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更好地理解,以此實現思政教育的良好滲透。在思政教育滲透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運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比如典型示范、視頻、教學案例等,實現對學生精神價值方面的引領。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看往期奧運宣傳短片,讓學生從人文精神角度來更好地感受體育精神,使學生感受到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在無形當中讓學生的思政意識和精神得到構建。
在日常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課堂往往是主陣地,而體育教學本身就具備著良好的在思政和德育方面的優勢。因此,在現階段,體育教師也應該將課堂作為立足點,不斷的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體育課程當中的思政資源充分挖掘,實現對教育內容的拓展以及思政教育優勢的發揮。
例如,在日常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從場地規劃、領取器材入手,再到人數清點、熱身運動、材料整理……來對不同環節的思政教育價值進行挖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受到來自思政教育的熏陶,感染。比如,在器材的發放、整理、回收環節當中,教師就可以加強思政教育的有效滲透。如,可以讓學生積極努力的為集體來作出相應的貢獻,參與到器材的發放和歸還當中。在此過程當中,應該讓學生對器材進行清點,按照實際的需求來對器材進行選擇和發放。在后續,也應該保障將器材歸位,使得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無形當中帶動學生的良好發展。
在思政教育滲透的過程當中是離不開榜樣力量的熏陶和感染的。所以,在體育日常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教師也應該發揮出榜樣的力量,使得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能夠不斷地增強,使得整個班集體能夠朝著一個良好的方向不斷的成長與發展。
例如,一方面,在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身為教師,一定要展現出屬于自己的人格魅力,應該通過良好的品行來對學生產生影響,使學生能夠在模仿的過程當中受到觸動。另一方面,對于班級當中樂于助人、紀律意識、團隊意識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就應該鼓勵其他學生朝著這類學生學習,起到一個鼓勵、正面激勵的作用。能夠不斷的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當中朝著標桿靠攏,更好地展現出思政教育所具有的放大效應和感染力,在無形當中使得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政意識和行為習慣,對于學生后續的成長以及學習也將產生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除了以上這幾個方面,在思政教學構建的過程當中,體育活動的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體育活動的開展能夠使得思政教育在滲透的過程當中真正的做到潛移默化,更好的增強感染力。這就需要教師科學地對活動進行組織和安排,達到理想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學校可以設定體育周、體育節,融入一些健康類、競技類、故事類的項目,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實現自我的展現,對體育競技精神更好的掌握。在日常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將一些體育運動員的勵志故事結合思政教育內容適當的穿插在教學中,實現對學生意志品質和良好素質的培養。學校可以對特色項目進行開發,比如足球、網球、健美操、籃球……使得學生在興趣的帶動下積極的投入到其中,使得學生的全面發展得到推動。在日常當中,也可以對素質拓展訓練積極地進行開展,讓學生的意志力、身心素質能夠得到良好的構建,真正的將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融為一體。
綜上所述,在高職體育教學開展的過程當中,不斷地加強思政教學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更好地將思政教育和體育教學融為一體,讓理想的育人效果得到真正的達成。其中,主要可以通過獲取政策支持、做到以生為本、開發多元項目、加強全面滲透、展現德育優勢、發揮榜樣力量、組織體育活動等,讓思政教學的構建落到實處。